如何討好特朗普?提名他拿諾貝爾和平獎

轉載:WSJ
直播預告
正文
美國總統特朗普經常對媒體的提問感到惱火。但當一名記者問非洲領導人是否應該授予特朗普諾貝爾和平獎時,他卻精神一振。
特朗普說:“我不知道我會有這麼好的待遇,我們可以這樣聊一整天。”當時,週三到白宮參加峰會的非洲國家元首們正在就挪威諾貝爾委員會是否應將這一獎項授予這位兩極分化的美國總統發表意見。
特朗普一直對精英階層頒發的獎項情有獨鍾,但沒有什麼能像諾貝爾和平獎那樣吸引他的注意。在會議和演講中,他經常提到這項殊榮,有時還抱怨自己沒有得獎。
隨著各國領導人和議員們想要討好這位總統,他們認識到奉承往往是最有效的策略。在電視攝像機前進行的橢圓形辦公室的冗長會面中,他們極力讚揚特朗普,稱他是和平締造者,是一位有遠見卓識的變革型領導人。他們還越來越多地給這份讚美清單上加上一項公開宣告:特朗普理應該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2009年10月,巴拉克·奧巴馬被授予諾貝爾和平獎,以表彰他開創了“國際政治新氣象”。這是奧巴馬上任幾個月後的事,當時遭到保守派和其他總統批評者的強烈反對。挪威諾貝爾委員會前秘書蓋爾·倫德斯塔德告訴美聯社,授予此獎項的決定“沒有達到(委員會)預期的目標”。這種糾結加上其他因素可能會降低特朗普獲獎的機會。
其他在任期間獲得此獎項的美國總統包括調停日俄戰爭的西奧多·羅斯福,以及在建立國際聯盟中發揮作用的伍德羅·威爾遜。吉米·卡特也在卸任二十多年後獲得此獎,原因之一是他為解決國際衝突和促進人權所做的工作。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表示,他已致信諾貝爾委員會,提名特朗普獲得和平獎
今年諾貝爾和平獎的的提名已於1月底截止,如果挪威諾貝爾委員會打算在今年把這個獎項頒給特朗普,那麼提名很可能在幾個月前就已經提交了。挪威諾貝爾研究所不對和平獎的提名發表評論,獲獎名單將於10月公佈。
在特朗普的第二任期內,世界各國領導人正急於取悅這位美國總統。英國人搬出自己的君主,用第二次國事訪問作為承諾。荷蘭人邀請他在一座宮殿裡過夜。芬蘭人則把總統亞歷山大·斯圖布的高爾夫球技派上用場,讓他去佛羅里達州的球場上待一段時間。
現在,各國領導人已察覺到特朗普想拿諾貝爾和平獎。而且,與其他特朗普式的願望(比如增加北約國家的軍費開支或新添一架總統專機)不同,實現這個願望不需要任何真金白銀。各國首腦、議員和往屆諾貝爾獎得主都是可以提名獲獎者的人。
巴基斯坦在上個月發表宣告稱,特朗普應該得獎,理由是他在解決印度和巴基斯坦這兩個擁核國家最近的衝突中發揮了作用。巴基斯坦執政黨巴基斯坦穆斯林聯盟(謝里夫派)的一位前資深部長表示,提名特朗普為和平獎候選人符合巴基斯坦自身利益。這位前官員指出,特朗普在化解近期緊張局勢中發揮的作用已促使伊斯蘭堡方面與美國建立更緊密的聯絡。
在本週早些時候的一次白宮晚宴上,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向特朗普遞交了一封信的副本,說這封信是他寄給諾貝爾委員會的提名特朗普的信件。特朗普邊看邊說:“特別是出自你手,這意義非凡。非常感謝你,比比。”
非洲國家領導人也迅速做出反應,在週三表示贊同這個想法。幾內亞比索總統烏馬羅·西索科·恩巴洛說:“我們當然支援。”加彭總統布里斯·奧利吉·恩圭馬說:“諾貝爾和平獎,我覺得沒問題。”
茅利塔尼亞總統穆罕默德·烏爾德·加茲瓦尼說自己不瞭解提名程式,但表示他的國家不會阻礙此事。他說:“我們的世界需要更多和平。”
塞內加爾總統巴西魯·迪奧馬耶·法耶表示,這個獎項不是由各國投票決定的,但他認為特朗普拿獎當之無愧。“到時候,我想大家都會贊同,這個獎項實至名歸。”
將特朗普的名字與諾貝爾和平獎聯絡在一起的不僅僅是各國領導人。加州共和黨眾議員達雷爾·伊薩在3月份致信諾貝爾委員會,提名特朗普為和平獎候選人。其他推動特朗普獲獎的議員還包括俄亥俄州共和黨參議員伯尼·莫雷諾和佐治亞州共和黨眾議員巴迪·卡特。
特朗普的支持者說,在他決定由美國出手打擊伊朗核設施後,他為促成伊朗和以色列停火所做的努力使他有資格獲得此獎。他們讚揚特朗普為解救加沙的美國人質所做的努力。雖然特朗普曾承諾上任後結束加沙和烏克蘭戰爭,但他並未在這兩個地區實現持久和平。
特朗普的批評者則表示,他的大規模驅逐行動和打擊政治對手的行為讓他沒資格獲獎。
在特朗普的第一任期內,一名挪威議員曾因他促成兩個中東國家間的和平而提名他為2021年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最終這個獎項頒給了分別來自菲律賓和俄羅斯的記者瑪麗亞·雷薩和德米特里·安德烈耶維奇·穆拉托夫。
特朗普還曾對普利策獎的獲獎者發表看法。他起訴了普利策獎委員會成員,因為他們在2018年將獎項頒給了《華盛頓郵報》和《紐約時報》,以表彰其對2016年大選期間特朗普與俄羅斯有瓜葛的報道。特朗普的律師目前正在進行取證。
點選以下連結,即可檢視美國頂級高校中國學生錄取資訊:
活動預告
點選以下圖片,即刻掃碼預約翠鹿升學榜最新線下活動:
相關閱讀:

特朗普:對14國加徵關稅

紐約時報:特朗普正在幫中國打贏科技人才戰

為何美國的科研既能得諾貝爾獎,又能產生高科技產品?


轉載:WSJ,本文版權歸屬作者/原載媒體

喜歡本文?歡迎掃碼加入視角&翠鹿公益交流社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