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杉磯華人資訊網》出品,轉載須徵求許可,規範署名(公號名/ID/作者),違者必究
據洛杉磯時報 4月4日報道 亞裔學生斯坦利•鍾(Stanley Zhong)的平均成績為4.42分,SAT成績近乎完美,在程式設計競賽中擊敗過成年人,還在高中時就開始在電子簽署服務方面創業。但他卻收到了16所大學的拒信。現在,他和家人對多所大學提起了訴訟。

今年,19歲的Stanley和他的父親鍾南(Nan Zhong,音譯)提起了一系列訴訟,指控包括加州大學系統在內的高校“在招生時採取了種族歧視的做法,使高素質的亞裔美國申請人處於不利地位”。最近一起訴訟是上週針對康奈爾大學提起的。
幾十年來,在美國,大學錄取中是否應考慮種族問題一直是一個激烈爭論的話題。自最高法院在2023年推翻了高校將種族作為決定錄取人選因素之一的平權行動政策以來,這一爭論愈加激烈。該裁決推翻了1978年的法院判決,當時法院認為,大學在追求校園種族多樣性方面具有正當利益,因此在錄取時可以將黑人和拉丁裔申請者的種族作為加分因素。
平權法案的支持者認為,該政策有助於為弱勢群體創造公平競爭環境,並建立一個更加多元的學生群體。但反對者表示,這一政策破壞了擇優錄取的原則,反而歧視了合格申請人。
在加州,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和加州州立大學(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系統長期以來被禁止將種族作為招生的一個因素。
加州大學發言人在給《時報》的一份宣告中寫道:“我們認為這是一場毫無根據的訴訟,旨在分散我們為加州學生提供世界一流教育的使命。自1996年加州禁止在招生中考慮種族因素以來,加州大學已經調整了招生做法。我們堅持我們的錄取政策,以及我們為所有合格學生擴大入學機會的記錄。”
加州大學發言人表示,雖然加州大學申請系統會收集有關學生種族和族裔的資訊,但這些資訊僅用於資料統計,不會與申請稽核人員共享,也不會在錄取過程中被考慮。

加州大學在2024年1月釋出的秋季入學資料顯示,亞裔美國人在本科生中所佔比例最大,達到36.3%。
但鍾南在訴訟中指出,亞裔美國人的高比例入學並不能證明這些大學沒有使用歧視措施。他引用了2020年加州審計員釋出的一份報告,該報告發現加州大學各校在培訓或監督申請打分工作人員方面存在不足,可能導致評估結果“不公平或不一致”。
康奈爾大學的一位發言人拒絕對這起訴訟發表評論。
美國司法部上週表示,將調查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加州大學爾灣分校、斯坦福大學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這四所加州高校在招生中是否存在“非法DEI”行為,暗示這些學校在評估申請者時將種族作為因素,可能違反州和聯邦法律。
據其父親介紹,Stanley在十幾歲時就展現出程式設計天賦。他在MIT Battlecode高中賽區獲得第二名,並闖入谷歌Code Jam程式設計大賽半決賽。
2019年,當他13歲時,谷歌一名招聘人員曾聯絡Stanley,探討公司軟體工程職位的可能性。訴訟中引用的一封電子郵件顯示,鑑於其年齡,公司當時無法提供全職職位,但招聘人員表示會將他的簡歷儲存以備將來聯絡。
2021年,Stanley推出了RabbitSign,這是一項無限制的免費電子簽名服務。據其父親介紹,該專案源於Stanley希望在疫情期間電子簽名需求激增之時,提供一種具成本效益的替代方案,以應對市場上高價的付費服務。
Stanley申請了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和加州州立理工大學的計算機科學專業。他還申請了幾所私立或州外高校,包括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卡內基梅隆大學、康奈爾大學、伊利諾伊大學、密歇根大學、喬治亞理工學院、威斯康星大學、華盛頓大學和加州理工學院。
加州大學副教務長兼本科招生執行主任Han Mi Yoon-Wu在2024年3月致鍾南的一封信中否認存在任何形式的歧視,稱加州大學系統不會基於種族、性別、膚色、民族或國籍給予任何申請人優惠待遇。
Yoon-Wu寫道:“亞裔美國人不僅在加州大學有很好的代表性,而且在過去幾年中,亞裔美國人在加州錄取人數中的比例始終保持穩定。事實上,在該校2023屆加州新生中,亞裔美國人所佔比例最高,接近40%。”
在正式立案前,鍾南曾諮詢多家律師事務所,但均被拒絕或未獲回應。因此,他在ChatGPT和Gemini的協助下自行撰寫了訴狀並提起訴訟。
Reavis Page Jump LLP律師事務所執行合夥人Heidi Reavis表示,在起草法律檔案時使用人工智慧,可能不會影響法官對檔案或法律論點的評估。Heidi指出,律師們可能猶豫是否介入這樣一個漫長而昂貴的案件,或許也只是不同意鍾家對錄取程式的質疑。


洛杉磯最值得關注的兩個微訊號

看新聞 追熱點 關注這個油管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