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錫悅大機率保不住自己的位子了,距離他作死那天也有一段時間了,寫一篇我的想法。
那天他發動了“提刀上洛”,正好有幾個韓國那邊的晶片專家在我們這邊一起幹活,那幾個人當中有倆華僑跟我們私下聊的很多。
多說一句韓國華僑,我之前都不知道韓國有那麼多華僑,估計有幾十上百萬。這些人跟韓國人沒啥差別,但會說漢語,祖上山東或者延邊,不少都過去一百多年了,依舊沒入籍,他們心態上也覺得自己是中國人不是韓國人。這些年中韓貿易裡,會雙語的華僑非常活躍,一般韓企會優先派這些人過來出差。
就在韓國亂糟糟的那幾天,他們的觀念就經歷了三個轉變。
尹錫悅剛釋出那個緊急令,讓軍隊去圍國會,他們都覺得糟了,弄不好軍政府要回來了。
很快的,國會宣佈解散軍隊,軍人們撤離。軍隊走後,大家又覺得幸虧這些軍人們不是尹卡卡的親信,不然就是“首爾之春”;
過了幾天,大家往深想了想,覺得就算那天的軍人們是尹錫悅的親信也沒啥,社會已經變了,小丑就是小丑,掀不起多大浪。
那天尹錫悅調動部隊去圍國會,眾所周知,韓國兩大權力部門,就是國會和總統府,相當於兩個發號施令的打起來了。
那就引出了第一個問題,軍隊的決策動機是啥?憑啥聽某個人或者某個組織的?
這個問題我也想了很久,後來在《冰與火之歌》裡有個劇情非常解惑,小惡魔和八腳蜘蛛在一起嘮嗑。
大概意思是,假設三個位高權重的人站在一起,國王,主教,富翁,還有一個持劍武士,其中一個貴人想殺死另外倆,那麼,這幾個人裡誰最有權力?
很明顯是那個武士,武士可以把他們仨都殺了都沒問題,儘管他沒王冠,沒財富,沒神靈給背書,但他就是最有權力的人。
可見權力在於劍,而不在於那些虛頭巴腦的東西。
但是武士可能沒這個覺悟,如果他是國王的親信,如果他愛慕錢財,如果他是虔誠的教徒,結果都完全不一樣。
也就是說,武士聽從了內心的觀念放棄了自己的權力,能指揮動他的那個人也就擁有了權力,武士自己沒意識到而已。

這其實道出了一個基本的道理,在任何組織任何國家裡,最有權力的,都是那些手持利刃的人,他們傷害值拉滿,傷害能力即權力。但是他們自己不這麼想,他們的價值取向決定了他們的效忠物件,權力也就跑別人那裡去了。
有點像類似“簽名照”、“棒球卡”、一些奇怪的古董玉石、加密貨幣,價格幾百上萬倍波動,本質也是願意花錢的人的觀念和共識,共識一變,價格也跟著變。
所以韓國那天的事,就演變成了一次軍人們的觀念之戰,他們認可誰,誰就有了權力。
這時候韓國幾十年的宣傳就起作用了,尤其光州那事,被拍成了無數的電影,其中不乏影史佳作。也正是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在韓國,軍隊彈壓老百姓已經成了永久的政治不正確。
前段時間李政宰那個電影《狩獵者》,裡邊的男主角就是參加光州事件的年輕軍官,他也因為那事背上了一生的負債,最後相當於以死謝罪。
也正是這種堅持幾十年的持續影響,軍人們的行為就很好預測了。
那天晚上尹錫悅搞緊急狀態的時候,我們這邊韓國專家憂心忡忡。到了第二天,他們又覺得自己昨晚想多了。畢竟他們的想法就是韓國老百姓的想法,他們的擔憂也是現場老百姓和那些軍人的擔憂,韓國人對軍政府的反感是長在骨子裡的,軍隊服從誰的命令自然也就順理成章了。
所以既是這一個人心問題,又是一個共識問題。
不過那些華僑也有個擔心,如果那天晚上在場的不是講道理的那群人,而是尹卡卡的親信,這些人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堅決聽從尹卡卡,會不會情況不一樣?
不排除一種可能性,當時尹卡卡確實是成功了,但事後會有更大麻煩。
其實歷史上發生過無數次這類事。一小撮堅定團結的軍人集團,憑藉著驚人的決心,直取對方頭腦人物,然後一擊必殺,徹底掌握政權。
往遠說有高平陵之變,司馬懿靠著家裡的三千死士翻盤。要知道,當時曹家還有大量權臣領兵在外。司馬懿敢鬧事,靠的就是所有人都相互猜忌,沒法形成合力,這時候誰堅決誰下手狠誰贏。
這也很正常,一個群體裡,經常異常堅定的一小撮人能決定整個組織的走向。
有點類似你們領導說週末出去玩,咱們去哪裡好?有幾個平時就很活躍而且整天混在一起的人大聲說去農家樂烤全羊。你不想去,你想去滑雪,其他人可能也有各自的想法,但是大家這個時候往往選擇了沉默,因為自己勢單力孤,那幾個又團結又強勢的人就綁架了所有人。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那個朴正熙,也就是朴槿惠她爹,當初也是政變上臺。而且他政變前並不是真正的實力大佬,他就是單純依靠自己手底下的人比其他人更堅決更無情更有執行力鎮住了場子。而朴正熙最重要的鐵桿親信,就是全斗煥。
《首爾之春》大家看過吧,說的就是朴正熙死後,全斗煥有樣學樣,硬是靠著自己手底下那些忠心耿耿的“一心會”軍人們控制住了局面,然後開啟了自己的軍政府時代,重演了一次他領導經歷過的事。
也就是說,如果這次尹錫悅在軍界有自己的一群鐵桿親信,這些親信如果把自己的前途看得比道德上的譴責更重要,這時候是完全可能幹出來極其過分的事,說不定能讓尹錫悅重演一次“首爾之春”。
問題來了,就算他贏了,然後呢?
其實看一眼全斗煥就知道了。
全斗煥透過軍變上臺,合法性缺失,自然有很多人不滿意,不滿就要鬧。
他手底下的“一心會”到處抓捕所有不服的,任何敢跟他對著幹的人,輕則關進去,重則人沒了。
韓國安企部這種國家情報部門也成了總統的個人工具,到處給總統打擊異己。也正是因為這個機構臭名昭著不幹人事,後來軍政府倒臺,這個機構裡管理層很多進了監獄,基層特工奉命行事倒是談不上犯罪,但是不少丟了工作。據韓國人自己披露,各種軍警巔峰時期總共抓了幾十萬人,韓國才多大。
既然下手這麼狠,全斗煥位子坐穩了嗎?
當然沒有,他在任期期間鬧心極了。全斗煥上臺後,把韓國幾乎所有核心部門都換上了自己人,但韓國依舊亂做一團,儘管經濟發展的不錯,奧運會也申辦成功了,但是依舊被此起彼伏的各種鬧騰折磨的焦頭爛額,後來只好把總統位子交接給別人。
這裡就有個問題,如果他一直在那裡不交權,會發生啥?
不得好死唄,弄不好全家不得好死。
他已經意識到時代變了,共識也永久變了,時間最終站在年輕人那一邊,一直鬧下去,遲早有一天自己再被另一個野心家搞掉,到時候想過普通老百姓的日子都不行。
野心家們最大的麻煩不是上臺,而是下不來臺。
你什麼手段上臺,將來就會有另一個你以同樣手段重演一次,你怎麼對別人的,別人就怎麼對你。
最明顯的就是司馬懿,大騙子野心家指洛水為誓忽悠了所有人,一時安穩了。他的後代碰上的全是司馬懿一樣的大騙子野心家,後來整個司馬家都不得好死,幾乎被連根拔了。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選一個接班人,然後接班人上臺後把他特赦了,相當於平穩著陸。這時候他終於想起來法律這個擋箭牌了。
誰能想到多年以後,他和自己的接班人一起上了審判席,然後被判了個無期。很多人說韓國總統下場不好,其實大家捋一捋,就能發現基本都不冤,尤其全斗煥這種貨色,沒被槍斃已經屬於好下場了。
說到這裡其實已經很清楚了,韓國經過那麼多年的現代化,疊加鬧騰了幾十年,文藝作品教育了幾十年,老百姓對軍政府和僭主門的反感已經深入骨髓,共識決定了權力走向。就跟大清倒閉後,袁世凱一稱帝,他自己的小弟都開始跟他做切割,沒了共識,權力也就失去了合法性,誰都指揮不動。
這種情況下,尹錫悅搞這事註定只有一個結局,最好的情況就是那天晚上無事發生,軍人順利退場。然後尹錫悅就算被抓,判刑應該不會太重,畢竟沒死人。
最壞的結果是那天血流滿地,他倒是成功了,但韓國就麻煩了,可能會陷入幾天到幾年的內亂。尹錫悅揹負太多的血債,然後他下臺被抓,這下可能要被判無期了。
所以那天國會透過法案讓軍人退場,軍人們跑路之後,尹錫悅趕緊跳出來說支援國會決定。
他也終於反應過來了,唯一能保護他的就是法律了,如果自己再繼續破壞法律的正當性和程式性,自己可能會被暴民給撕了。
不管咋樣,最後的結果他都是個小丑。
尾聲:
本來不準備多寫了,不過又有兩句別的想說的。
我以前是理解不了為啥那些黑幫片裡大佬們那麼在乎規矩,明明很多規矩束縛住了自己的手腳。也不理解古代很多皇帝能被大臣們嗆到崩潰。
這些年慢慢理解了,規則之所以會出現,其實是在保護所有人,尤其老大自己。如果自己都不尊重規則,那遲早有一天老大力不從心了,也會被其他野心家搞下去。或者時間拉長,父債子還,類似李世民玄武門事變成功上位,他的後代就像被下了詛咒似的沒完沒了重演這種骨肉相殘。
而且沒了規則約束,鬼才知道下一個野心家怎麼對你。這也是為啥從宋朝開始,皇帝們收斂了很多,因為就算他們是豬腦子,他們也明白如果自己定的規矩自己都不遵守,就會有無數更不守規矩的人,到時候統治成本暴漲,自己的位子也就岌岌可危,身死族滅也是遲早的事。

轉自微信公眾號:九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