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日,美國政客又上演了一齣荒誕戲碼:賓夕法尼亞州國會議員布賴恩·菲茨帕特里克在烏克蘭前線,穿著烏軍制服、操作火炮向俄軍開火,還在社交平臺高調發文,曬出寫有“送給普京,來自賓夕法尼亞第一選區”字樣的炮彈。

菲茨帕特里克這種看似“強硬”的刻意行為,實則將美國置於極度危險的境地。因為美國與俄羅斯並未宣戰,而一名美國國會議員直接參與對俄軍事行動,已涉嫌違反國際法。
更諷刺的是,菲茨帕特里克事後在社交平臺釋出的影片中,滿臉得意地展示“戰績”,彷彿自己成了拯救烏克蘭的“超級英雄”。

面對這種“政治真人秀”,美國網民並不買賬,紛紛抨擊他身為美國官方人員,冒失地向未宣戰的俄羅斯發射炮彈,會直接引發軍事衝突,闖下大禍。


曾擔任特朗普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的美軍退役將軍邁克·弗林,更是發帖大罵菲茨帕特里克是個“純粹的蠢貨”,並稱他應該慶幸俄軍沒有當場把他炸死。
“因為他們沒有你那麼無知和腦殘”,弗林罵道。





儘管特朗普已就任總統,但美國兩黨圍繞搖擺州的爭奪並未停歇。菲茨帕特里克深諳此道——在保守派選民眼中,“反俄強硬”是票倉的硬通貨。
菲茨帕特里克透過高調支援烏克蘭、抨擊拜登政府對俄“軟弱”,塑造自己“國家安全捍衛者”的形象。
此次烏克蘭之行,更是直接迎合了特朗普陣營“美國優先”的民粹主義敘事:“我們為烏克蘭花錢,但為什麼不能為美國利益發聲?”

這種靈活的外交底線,暴露出美國霸權邏輯的終極雙標:當美國大兵在敘利亞盜採石油偷小麥的時候被稱作“反恐”,當伊朗軍事顧問就成了“外國干涉勢力”;當美國議員在他國前線開炮是“捍衛自由”,他國提供防禦武器就成了“拱火澆油”。

歷史的教訓反覆證明:靠戰爭擴張的帝國終將衰落,靠煽動仇恨的政客終將反噬自身。菲茨帕特里克發射的炮彈或許能換來金主一時的掌聲,但若美國繼續在代理人戰爭的泥潭中越陷越深,等待它的將是更深的危機與最終的絕路。
圖片源自網路
關注公眾號:
有理兒有面
理 性|揭 秘|探 討


關注公眾號:
有理兒有面
理 性|揭 秘|探 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