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語
今日免費下載:2024中國AI搜尋行業發展報告
來源:字母榜
作者:畢安娣
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終於直接對OpenAI出手了。
隔空對罵、連環訴訟都不過癮,這一次,馬斯克直接大手一揮,想要收購OpenAI。
準確來說,是收購OpenAI的非營利組織。
當地時間2月10日,據《華爾街日報》,馬斯克牽頭一個投資者財團,以974億美元報價競購人工智慧公司OpenAI非營利組織的控股權。
這並非一個秘而不宣的訊息,《華爾街日報》稱,馬斯克的律師已經發表宣告,在當地時間週一時向OpenAI遞交了競標。
OpenAI的CEO、馬斯克的死對頭山姆·奧特曼(Sam Altman)也已經在X上回應:“不用了,謝謝。”
一切來得突然,細想又在情理之中,至少在馬斯克的情理之中。其旗下人工智慧公司xAI本來就要推出,馬斯克揚言“達到或超越”OpenAI未釋出的GPT-5,結果中國殺出一個DeepSeek,高表現和低成本眼瞅著在挑戰AI行業“大力出奇跡”的主流敘事。
另一方面,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上任之後,馬斯克作為美國總統身邊的“當紅炸子雞”,卻沒能阻擋OpenAI的腳步。特朗普親自和奧特曼、軟銀孫正義以及甲骨文拉里·埃裡森宣佈1000億美元“星際之門”計劃,佈局AI基建。
也就是說,高投入的敘事之中,馬斯克眼瞅著要落於奧特曼之下。而在高投入的敘事之外,另一股力量正在爭奪行業注意力。
對於好鬥的馬斯克來說,不當第一渾身難受,敵人的成功就是自己的失敗,哪裡沉得住氣?
只不過大家都沒有想到,馬斯克祭出的大招,居然會是直接收購OpenAI的非營利組織。OpenAI正在轉型的關鍵時期,此前宣告2026年底前完成營利企業與非營利組織的剝離。更不要提就在當下,OpenAI還正在進行新一輪融資。
馬斯克的舉措,讓OpenAI轉型與融資的不確定性都增大了。此舉既是一種進攻,也是一種防守,粗暴且油滑。智取OpenAI,馬斯克這回能成嗎?
馬斯克來勢洶洶。
這是一個由馬斯克牽頭的“投資財團”,目前已知多名成員:Valor Equity Partners、Baron Capital、Atreides Management、Vy Capital 和由 Palantir 聯合創始人喬·朗斯代爾 (Joe Lonsdale)領導的風險投資公司 8VC等。
他們是馬斯克的老朋友。如風投公司Valor Equity Partners,自特斯拉初創時期就進行了投資。
此外,馬斯克的xAI也支援該計劃,如果交易成功可能與OpenAI合併。
力量是巨大的,出價是豪放的——欲以974億美元收購控制OpenAI的非營利組織。而且馬斯克的律師表示,投資財團願意匹配或超過任何高於這一報價的競標。翻譯一下就是,咱出價還能更高,不服來戰。
至於原因,馬斯克的律師在宣告中提到:“是時候讓OpenAI重新成為一個開源、安全、以造福社會為目標的公司了。我們將確保實現這一點。”
還有一句話更有意思:“如果奧特曼和現任OpenAI董事會的成員堅持將OpenAI轉變為完全的營利性公司,那麼至關重要的是,非營利性部門應當得到公平的補償,因為他們正在剝奪其對我們時代最具變革性技術的控制權。”
OpenAI正處在轉型期。去年10月時,OpenAI完成66億美元融資,估值達到1570億美元,其中一個重要的承諾就是在2026年底前完成營利性重組。所謂營利性重組,就是要讓OpenAI的商業實體脫離非營利組織董事會的掌控,這是OpenAI的老大難遺留問題。
現在的情況,相當於馬斯克跳出來指點江山:我擔心非營利組織被虧待,乾脆我來吧!
奧特曼自然是很不爽,在X上直接回嗆:“不用了,謝謝。但是你如果願意的話,我們可以出97.4億美元買推特。”

推特即X的前身,馬斯克2022年以44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推特,並改名X(可能只有馬斯克喜歡這個新名字)。眾所周知,這家社交媒體在馬斯克手裡活得不怎麼樣,去年年底有投資機構稱其估值縮水至94億美元。奧特曼這輪迴嗆,陰陽怪氣滿分,殺傷力十足。
只不過奧特曼雖然嘴硬,八成也清楚這招兇險,麻煩已至。
如果認為馬斯克真的是真情實感擔心OpenAI非營利組織的福祉,那未免太過天真。
收購提議更像是一種手段,而非目的。而奧特曼的憤怒也情有可原,馬斯克不管收購成與不成,都可以好好惡心奧特曼一把。
Telluride Legal Strategies創始人的羅森伯格(Rob Rosenberg)在接受彭博社採訪時表示,很難確定馬斯克的收購意向有多認真,以及這麼做的動機是什麼。即使沒有成功,這也會讓OpenAI轉型的努力變得複雜。
甚至馬斯克的律師也在聲明當中提到,收購行為的動機之一,是在OpenAI轉型期間向其施加外部壓力:“這個價值不能由同桌的雙方內部人士協商決定。畢竟,公眾是 OpenAI Inc. 的受益者,內部人士之間的私下交易不符合公眾利益。”
不難看出,這是馬斯克針對OpenAI的法律戰的延續。
從去年3月起,馬斯克對OpenAI發起訴訟,其後又不斷加碼,豐富訴狀,也增加被告。訴訟的核心正是OpenAI以非營利組織起家,卻最終實際上成為一家商業公司,且有背靠巨頭、壟斷市場之嫌。
官司還在打,OpenAI和奧特曼也已經開始反擊,包括但不限於放出內部資料,展示馬斯克實際上曾有掌控OpenAI、將之納入特斯拉的野心。今年1月,OpenAI的CFO還公開發聲,批評馬斯克為組織OpenAI成為一家營利性公司而打法律戰,本質上是一種“競爭策略”。
馬斯克並非OpenAI轉型的唯一障礙,同樣是競爭對手的Meta在去年12月致信加州總檢察長,表示對轉型計劃的反對。
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報道,OpenAI的非營利組織分拆出去後,將擁有新營利性公司(下稱新OpenAI)的股權。而對非營利性組織的估值,也成了OpenAI此次轉型的一個最棘手的問題。
而馬斯克的出價設定了一個很高的標準,這可能意味著他或者任何控制了非營利組織的人,最終將擁有新OpenAI的大量股權。如若如此,OpenAI繞了一圈又回到了老地方,無法分割開非營利組織和新OpenAI之間的牽制關係。
這也就是為什麼外界會認為,馬斯克此舉將增加OpenAI轉型的不確定性。
轉型的不確定性增高,融資的不確定性也相應增高。據《華爾街日報》,OpenAI正在進行新一輪融資,融資金額高達400億美元,估值可能被推高至3400億美元。報道還稱,此次融資牽頭的是軟銀,其將注資150億美元到250億美元。
上輪融資時,OpenAI不得不做出轉型承諾,如今轉型的未來被馬斯克橫插一腳,奧特曼得好好想想怎麼讓投資者安心了。
如果說此前的法律戰還是阻止OpenAI轉型這件事本身,那馬斯克的新大招,則是要堵住OpenAI的去路。
03
如果足夠了解馬斯克,那麼在看到OpenAI“星際之門”的訊息時,就該開始等待他的“報復”了。
那是一個詭異的時刻:特朗普剛剛上任,攜手OpenAI的奧特曼、軟銀的孫正義、甲骨文的埃裡森宣佈1000億美元“星門計劃”。
這麼大手筆的AI基建計劃,沒有馬斯克的身影實在是有點奇怪。
馬斯克自己就是AI行業局中人,創辦了xAI一直和OpenAI掐架,而且也心心念念AI基建問題,在去年一舉用10萬張英偉達H100建成號稱是“全球最大AI叢集”的Colossus。
在2024年美國總統競選期間,馬斯克成為特朗普的“左膀右臂”,前後注資2.5億美元。特朗普的最終當選,馬斯克功不可沒。
在將特朗普送上總統之位後,馬斯克依然活躍在前臺,帶領“效率部門”DOGE在聯邦政府掀起腥風血雨,大砍支出。外界起初認為,馬斯克將努力影響特朗普的科技政策,但“星際之門”則讓奧特曼站到了中心。

這一切是怎麼發生的?《紐約時報》在一篇報道中揭露,奧特曼和軟銀等的“星際之門”計劃已經籌劃了幾個月;而在特朗普正式就職前幾天,奧特曼想辦法與其進行了25分鐘的通話,稱將在其任期內實現AGI。
特朗普的總統就職典禮當天,馬斯克站在講臺上的黃金位置,奧特曼則被安排在臨時會議室。馬斯克想不到的是,奧特曼已經和特朗普達成共識,1000億美元的“星際之門”,就在次日宣佈,讓特朗普一上任就搏個好彩頭。
一系列操作,盡顯奧特曼多年來在商業世界運籌、在華盛頓遊說的手段,而馬斯克則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星際之門”計劃官宣之後,馬斯克在X上直呼“騙子”“他們沒有那麼多錢”。
更何況,馬斯克的xAI本身,也在特朗普順利就職之後,品嚐到了外部壓力——來自中國的DeepSeek有如一匹黑馬殺進視野,高表現低成本,挑戰著由微軟、谷歌、Meta以及OpenAI、xAI等一直以來譜寫的高成本高投入的大模型敘事。也觸動著華爾街敏感的神經。
早在一月初,馬斯克就已經在預熱xAI的下一代模型Grok 3。他在X上宣佈:Grok 3即將推出,已完成預訓練,計算量比Grok 2高10倍。Grok 3原定於去年年底推出,馬斯克似乎在努力讓外界相信,推遲是因為要“憋個大的”,甚至稱其會“顛覆或超越”OpenAI未釋出的GPT-5。
可憋大招的半途中就殺出個DeepSeek。
在WELT經濟峰會上,馬斯克提到DeepSeek,首先肯定了中國工程師,稱DeepSeek只是中國偉大造物中的一個。不過他也話鋒一轉,稱不認為DeepSeek是AI領域的革命性突破,在他看來,xAI和其他AI公司很快就會發布更好的模型。
對於OpenAI來說,DeepSeek同樣是一個棘手的存在。據《紐約時報》,DeepSeek爆火之後,人們開始質疑“星際之門”是不是一個正確的舉措。報道中提到,在華盛頓一個私人活動中,有人直接向奧特曼提起DeepSeek,表達了擔憂。
以974億美元的收購提議,馬斯克顯然不能緩解xAI的壓力,但可以給OpenAI一招“落井下石”。畢竟賽跑的時候,除了自己跑快一些,讓跑在前面的人慢一些也可以達到一樣的效果。
【PS:點選詳情可檢視內容】

點選微信小程式👉:"報告搜一搜";免費下載各行業研究報告pdf和word、可視資料、學習資料。提供研究報告、市場研究報告、行業報告、行業研究報告、調研報告、市場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