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慕希拍女明星,真的有點東西。”
刷到周也那支刷屏的酸奶廣告時,朋友圈有人甩出這麼句評論。點開評論區,果然全是共鳴——從迪麗熱巴的活力元氣到楊紫的清新治癒,品牌向來擅長將女藝人拍成“行走的種草機”。
但今年的安慕希彷彿又進階了:他們讓周也握著一瓶會爆珠的酸奶,直接炸出了3.8億微博話題量。
會爆珠的酸奶,怎麼就變成了Z世代的“春日好運開關”?從微博熱搜到朋友圈刷屏,這場以「爆好運」為名的營銷狂歡,到底藏著什麼讓年輕人瘋狂上頭的秘密?
01.
代言人諧音梗+“爆珠”新玩法
讓產品變成情緒觸發器
提到安慕希的廣告,許多人的第一反應是“養眼”。這次與周也的合作,安慕希直接玩出新高度:藉助周也的代言人影響力打造專屬產品符號,從過去單純傳遞產品功能,升級為與消費者實現情緒共鳴,把產品的情緒價值直接拉滿!
不像傳統乳品廣告只會生硬地宣傳產品,馬可婷認為安慕希這次活動能成功,關鍵在於抓住了消費者的心理,從三個方面入手,讓大家真正認識並認可了產品。
❶ 符號錨定:從姓名諧音到情感記憶的二次編碼
品牌敏銳捕捉到Z世代“玩梗社交”的行為特徵,對代言人周也進行符號化改造:
首先是姓名解構:在最新TVC中,周也的名字梗被玩出花樣:#這周也安慕希了#、#這周也喝酸奶了#,諧音梗與官宣動作無縫銜接,既強化新品記憶點,又為粉絲自發玩梗傳播提供了可能性。
其次是人設強化:放大周也戲裡戲外的反差特質——清冷麵容與梨渦微笑構成的“高治癒感”,精準承接年輕人對春日療愈的情緒訴求。安慕希深諳Z世代“既要玄學好運,又要即刻治癒”的心理,攜手代言人周也打造了一支充滿春日氣息的唯美短片。
最後是透過浪漫場景來完成使用者記憶點的設計:安慕希透過“爆天氣運”“爆桃花運”“爆財運”等場景,將酸奶與年輕人的日常願望巧妙聯結,把酸奶喝出開盲盒的驚喜,將“爆珠”這一物理特性升級成情感符號。

這種將代言人轉化為“可互動符號”的策略,使粉絲自發創作的UGC內容天然攜帶傳播基因,實現從明星流量到品牌資產的轉化。
❷ 情緒嫁接:用視覺語言突出新品特點
這支TVC最驚喜之處,在於它不像廣告,反而更像是一支由代言人主演的春日vlog:周也帶著安慕希黃桃燕麥爆珠酸奶自然 “浸入” 春遊場景,讓每一個看完影片的人都記住了三件事:日藍的瓶身、會發光的爆珠,以及“喝酸奶=爆好運”的魔性聯想。
區別於傳統乳品廣告對成分的直白描述,TVC更多是以安慕希標誌性的“春日藍”為主色調,搭配櫻花粉、鵝蛋黃等低飽和度色彩,將周也喝安慕希的一幕幕場景打造成超現實空間,讓“爆珠”成為“好運迸發”的視覺符號。

這種“去廣告化”的表達策略,既規避了年輕人群對硬廣的牴觸心理,又透過情緒滲透完成了產品價值植入。
❸ 認知遷移:讓使用者從認可功能,到產生情感依賴
真正讓年輕人上頭的,是安慕希對“爆珠”的重新定義。安慕希在消費者心智中完成了一場認知遷移:先是讓消費者看到爆珠破裂的樣子,留下深刻印象;接著讓爆珠破裂時的那種愉悅感,和使用者情緒產生共鳴;最後把喝酸奶的場景,變成觸發好運的時刻 。



這種層層遞進的認知植入,使產品突破食品範疇,成為年輕人表達積極心理預期的社交貨幣。當“求錦鯉”變成“喝爆珠”,安慕希便完成了從酸奶品牌到情緒符號的身份蛻變。
02.
春分造節
從“集中爆破”到“場景滲透”的閉環設計
別人追熱點,安慕希直接造節氣——將春分打造成專屬的“爆好運日”,用“集中爆發+長線滲透”一套組合拳打爆流量池,實現新品資訊破圈傳播:
❶ 春分當日
春分當天,使用者一開啟微博,便被安慕希的開屏廣告“刷屏”——周也手持爆珠酸奶,“一口安慕希,好運爆開花”文案簡潔有力透露品牌目的。

同步上線的熱搜話題#周也喝酸奶了#,結合網友UGC內容迅速發酵,主榜最高衝至Top12,累計閱讀量超1790萬,話題伴隨熱搜持續3小時,快速收穫全網注意力。



微信端,安慕希以“春日新狀態”為主題,推出多版動態開屏廣告,適配品牌“爆活力”調性,吸引使用者點選跳轉。

透過微博“粉絲通”,品牌定向推送周也粉絲及酸奶興趣人群,結合星品榜Top4資源位的一鍵跳轉功能,使用者從看到廣告到下單僅需3秒,高效助力後鏈路轉化。
❷ 長線滲透:垂直場景持續種草
在長線運營中,安慕希瞄準Z世代的興趣標籤,推出系列定製內容:美妝博主以酸奶包裝的粉橘色調為靈感,打造“春日爆珠妝容”,自然植入“喝一口爆好運”品牌資訊;美食達人將爆珠酸奶與燕麥碗、甜品結合,製作“好運酸奶食譜”,突出安慕希新品“好吃又好運”的賣點。
在熱門劇集前投放貼片廣告,無縫銜接年輕人的娛樂場景。影片中,周也對著螢幕輕笑:“一口安慕希,好運爆開花”——直接將品牌植入年輕人的追劇儀式感中。

安慕希的流量運營暗合“蜂鳴效應”——先用集中資源製造爆破點(春分當日熱搜),再用垂類內容持續餵養興趣,最終實現“刷屏-討論-習慣養成”的閉環。而支撐這套打法的底層邏輯,是對Z世代“即時滿足”與“社交表達”需求的精準拿捏。
03.
閉環轉化
讓年輕人從“哈哈哈”到“買買買”只需3秒
不會轉化的品牌campaign不是好營銷。安慕希此次新品營銷的終極目標自然不僅是曝光,而是讓年輕人從“哈哈哈”無縫切換到“買買買”。
為此,安慕希在流量承接環節也是下足了功夫:
微博熱搜榜、星品榜嵌入小程式連結,使用者點選即跳轉購買頁面,決策鏈路縮短至3秒。
抖音、小紅書搜尋“安慕希爆珠”觸發品牌專區,展示產品細節與使用者UGC好評,打消疑慮。
小程式內設定“春日好運禮包”,首單立減、贈送周也周邊等玩法,進一步推動即時轉化。
在TVC創意與外圍傳播聯動基礎上,安慕希透過 “粉絲通榜單一鍵跳轉”“品專流量承接” 等設計,精準引流粉絲人群至安慕希小程式私域,藉助前期傳播積累的流量與好感,引導使用者在小程式完成購買動作,讓品牌聲量直接轉化為銷量。
這場campaign驗證了一個公式:社交貨幣(爆珠梗)+流量爆破(造節)+最短鏈路(一鍵轉化)=品效合一。而更重要的隱性收益是——當年輕人用“你這周也喝酸奶了嗎”自發玩梗,安慕希已悄然成為他們的“社交剛需”。

04.
一瓶酸奶
為何能成為Z世代的社交貨幣?
當傳統企業還在糾結“產品升級還是價格下沉”時,安慕希用一場“爆珠玄學”給我們上了一課:真正的創新不是技術引數的堆砌,而是洞察人性深處的渴望。
安慕希此次營銷的成功,本質上是抓住了年輕人的兩大核心需求:低成本的情緒價值與社交參與的儀式感。當“爆珠”成為好運的代名詞,當“你喝了嗎”變成新的社交暗號,安慕希早已超越了一瓶酸奶的物理屬性,成為年輕人生活中的“幸運符號”。
正如網友調侃:“爆珠咬破的瞬間,賽博功德+1。” 而這,或許正是未來十年品牌營銷的關鍵——產品不僅要好用,更要成為使用者表達自我的“社交貨幣”。
下一個十年,註定屬於那些既能製造快樂,又會講故事的品牌。當一瓶酸奶成為年輕人社交談資與情緒出口,它就不再只是飲品貨架上的普通商品,而是撬動萬億市場的社交槓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