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24日,首期“心理工作者科普能力提升營”活動,在北京舉行。該活動由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婦女健康與發展專業委員會、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科普工作委員會聯合舉辦。科普營的開營儀式由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副秘書長範燁主持。

心理工作者科普能力提升營(簡稱科普營),在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秘書處的指導下,得到了婦專委全體常委的推動與支援,副主任委員楊波精心設計課程並親自組織實施。同時,在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副理事長及科普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錢明的直接指導下,確保了科普營的高質量與高效執行。這一舉措旨在系統性地提升心理衛生領域工作者的科普能力,為全民心理健康建設貢獻力量。

首期科普營採用了“理論+實踐+督導”的培訓模式,遵循國際通用的模組化教學設計,從科普綜合、學科綜合、技術實踐、前沿展望四個維度出發,設定了涵蓋心理科普基礎知識、授課技能、新媒體應用、個人形象打造等內容的課程,注重實用性與實戰性,並特別設定了實踐環節,對學員進行科普實踐督導。歷經兩天一晚的密集學習,並輔以為期三個月的科普實踐訓練與督導環節,其核心目的在於全面提升參與者的專業知識儲備、講授技巧及研發能力。為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儲備符合時代需要的科普人才,培養一支高效的心理科普講師隊伍。這些講師不僅具備紮實的心理科普知識和實踐能力,還具備較強的合作與服務意識。他們能夠在各種場合下進行心理科普的宣講和傳播,成為推動全民心理健康建設的重要力量。
本次大會彙集了醫療、心理學、教育、社會工作等領域的專家學者,包括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副理事長錢明、首都醫科大學臨床心理學系學術委員會主任楊鳳池教授、資深電臺節目主持人芳華、中國牙病防治基金會新媒體顧問郭紅霞、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理事郭勇、央視及北京電視臺晚會化妝造型師張滕、中國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員王大鵬、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理事兼婦專委主任委員肖利軍教授、首都師範大學特聘教授嶽曉東以及心理領域數十位專家學者作為督導老師出席此次大會,聚焦於心理科普領域的核心議題,成功吸引了全國各地心理健康領域的專家及從業者積極參與。與會專家圍繞如何深刻認識心理科普的重要性、系統掌握心理科普的基本理論與知識體系、培養並提升心理科普思維及解決實際社會心理問題的能力、以及增強多方合作與服務意識,成為高效的科普講師等議題展開了深入探討與實踐活動。
(專家授課圖)
活動期間,國內心理科普領域的知名專家與學者親自授課,與學員進行了深入的互動討論,並提供了個性化的指導;同時,線上同步直播課程打破了地域限制,使全國各地的學員都能享受到優質的教學資源。此外,還有資深心理講師團隊為學員提供全程陪跑式督導,為他們的成長提供有力支援。完成培訓後,學員獲得了由中國心理衛生協會頒發的首期“心理工作者科普能力”學時證明,為他們的職業發展增添權威認證。

在閉幕式上,中國心理衛生協會時曉峰副秘書長對參與活動的全體心理工作者表示了感謝,並對他們在科普工作中的努力和貢獻給予了高度評價。她強調,心理科普工作對於提升公眾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義,而專業人員的科普能力直接關係到科普效果的實現。時秘書長還指出,此次提升營的成功舉辦,不僅為心理科普工作者提供了一個學習和交流的平臺,也為今後開展類似活動積累了寶貴經驗。

活動結束後,許多學員表示,透過這次培訓,他們不僅學到了豐富的心理科普知識,還提升了實際操作能力,對今後的工作充滿信心。他們期待未來能有更多類似的培訓機會,以便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更好地服務於社會和公眾。同時,活動的舉辦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為心理科普工作的深入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科普營的舉辦對於提升心理科普工作者的專業能力、推動心理科普的廣泛傳播、促進全民心理健康建設、加強產、學、研合作以及培養時代需要的高效的心理科普講師隊伍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