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營學員劉勇鶴|參加科普營的三個幸運

(圖中右一為劉勇鶴 科普實踐環節攝)
作為一名心理教育工作者,非常有幸參加了了首屆心理工作者科普能力提升營(科普營),有幸為三:
其一,系統培訓。
這次由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婦女健康與發展專業委員會和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科普工作委員會共同發起的線下學習,簡直是為我們這些從業者提供了一份營養全面的精神大餐。兩天一晚涵蓋了作為一個心理科普工作者最需要具備的理論支援和實操技能,課程包含心理科普基礎知識、授課技能、新媒體應用、個人形象打造等,可謂是內容深入淺出,技巧由表及裡,乾貨滿滿,收穫滿滿。筆記記了一大本,照片拍到手機燙。
其二,大咖指路。
真沒想到,一次性見到了我的三位偶像——楊鳳池教授、郭勇教授和嶽曉東教授。楊教授語言幽默鬆弛引人入勝,郭勇教授故事生動隱喻傳神,嶽曉東教授循循善誘傾囊相授。從前輩們身上不僅學到了專業知識,更看到了他們的鑽研精神與助人品質。
除此之外,還有教授發音技巧的芳華老師,傳遞科普思維的王大鵬老師,傳播新式婚姻理念的肖利軍老師,以及分享自媒體制作運營方法的郭紅霞老師。這讓我不僅想到了那句話,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貴人指路。很顯然,這些訓練營上見到的大咖,就是我們的貴人啊!
現場,我還即興為嶽曉東教授賦詩一首《贈嶽老師》,他笑得十分開心,有詩為證:
故事新說岳曉東,現場體驗興趣濃。
主動對話更專注,重點強調記心中。
層層鋪墊有包袱,語錄提煉是心經,
完美示範好督導,心理健康伴人生。
會後,嶽曉東教授也特意回贈一首《和勇鶴》,鼓勵我繼續研究五音療法,造福更多百姓,有詩為證:
滄海一聲笑,笛聲吹心潮。
五行健脾腑,勇鶴最知曉。
其三,現場演練。
現場學員來自五湖四海,而且從事不同行業,但是大家都有一顆追求進步,自我成長的初心。大家的注意力被大咖深深吸引,也被現場教學方式所吸引。第一次經歷這樣的課堂,精心打造的資深心理講師團為學員們提供了全程陪跑督導,邊教邊問,邊學邊練,邊演邊評智慧無意間增長,能力課間般提升。
特別感謝這次科普營,如有還有下次,我願意推薦給我的好朋友們。一句話,心理非神話,科普靠大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