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華府訊息》連續更新的第1689天
民主黨眾議員Ro Khanna在1月20日提出一項旨在廢除《保護美國人免受外國對手控制應用程式侵害法》的議案(H.R.564 )。美國國會在去年4月通過了明確針對TikTok的《保護美國人免受外國對手控制應用程式侵害法》,要求TikTok在今年1月19日之前“不賣就禁”。特朗普上任第一天簽署行政令,將這項禁令推遲75天,但行政令無法改變原禁令,而只有新的議案才行。

圖片來源於網路

特朗普上任第三天,五角大樓將派遣1500名現役軍人前往美墨邊境。他們將與已經在那裡的2500名國民警衛隊成員會合,為邊境巡邏提供後勤支援。這可能是特朗普領導下為加強邊境安全而進行的多波軍隊部署中的第一波。
此外,聯邦衛生管理局將在本月底前停止運作,暫停所有法規、指導和溝通。
國家安全委員會約160名借調人員將被調離並返回其原機構。此舉旨在確保委員會由支援特朗普議程的人員組成。

圖片來源於網路

特朗普釋出暫停接收難民的行政令後,大約有10,000名已透過審查並預訂航班的難民,現已被取消赴美航班。目前尚不清楚這些難民來自哪裡,但一般難民來自一系列國家,包括阿富汗、剛果(金)、委內瑞拉、敘利亞、緬甸等。儘管特殊移民簽證持有者不受影響,但這項新規可能會使許多阿富汗人陷入困境。目前大約有15,000名正在巴基斯坦等待的阿富汗人——其中包括曾與駐阿美軍合作的人員,正在懇求特朗普給予豁免。還有很多阿富汗難民在其他第三國等待赴美避難申請手續的批覆。

圖片來源於網路
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了特朗普新任期內的第一項法案——《萊肯·萊利法案》(Laken Riley Act),被視為即將到來的移民嚴打行動的一個訊號。該法案將允許移民和海關執法局(ICE)無需經過法院便可拘留被指控犯有盜竊相關罪行的無證移民,這引發了關於正當程式的疑問。該法案以紀念一名在去年2月被佐治亞州一名無證移民殺害的護理學生萊肯·萊利而命名。

圖片來源於網路
據美聯社-NORC公共事務研究中心的最新民調顯示,公眾對加強邊境安全和驅逐暴力罪犯持堅定支援態度,但更多美國人反對更為激進的行動,包括在學校和教堂逮捕非法移民以及終止出生公民權。對於驅逐未犯暴力罪行的無證移民,美國民眾意見不一。但《經濟學人》/YouGov的民調顯示,41%的美國民眾支援出生公民權,45%的人反對。




圖片來源於AP

特朗普22日在社交平臺Truth
Social上威脅稱,如果普京不盡快透過談判結束烏克蘭戰爭,“我別無選擇,只能對俄羅斯出售給美國和其他各參與國的任何商品徵收高額稅費、關稅並施加制裁”。特朗普說,雖然他不想傷害俄羅斯,但 "我們可以用簡單的方式,也可以用困難的方式……不應該再有更多的人喪生!!” 當然,拜登政府近年來一直在利用制裁手段打擊俄羅斯,現在兩國之間的貿易往來少之又少。
Social上威脅稱,如果普京不盡快透過談判結束烏克蘭戰爭,“我別無選擇,只能對俄羅斯出售給美國和其他各參與國的任何商品徵收高額稅費、關稅並施加制裁”。特朗普說,雖然他不想傷害俄羅斯,但 "我們可以用簡單的方式,也可以用困難的方式……不應該再有更多的人喪生!!” 當然,拜登政府近年來一直在利用制裁手段打擊俄羅斯,現在兩國之間的貿易往來少之又少。

圖片來源於特朗普Truth Social賬戶
澤連斯基也渴望特朗普對俄羅斯施壓,迫使其按照烏方的條件達成停戰協議。他表示,只有特朗普和中方擁有這種強大的能力,而且結束戰爭應當是特朗普展示美國力量的一次勝利。澤連斯基還希望戰後維和部隊中能有美軍,他說維和部隊“不能沒有美國”。

圖片來源於網路

昨天《華府圈內》提到,特朗普自豪地公佈了一項投資人工智慧基礎設施的宏偉計劃。然而幾小時後,馬斯克就公開對這項計劃潑冷水。他半夜在X上發帖稱,OpenAI(馬斯克和阿爾特曼一直關係緊張)和軟銀“其實並沒有資金”來兌現他們的承諾,無法將“星際之門”計劃變為現實。一個多小時後,他又補充道:“軟銀的擔保資金遠低於100億美元。我有可靠的訊息來源。”這再次揭示了特朗普和馬斯克之間時而尷尬的關係。這也表明,馬斯克不會因為特朗普上臺而收斂他在網上不留情面的言論。

圖片來源於網路

美國渴望的廉價加拿大石油正成為特朗普威脅要發起的對加貿易戰中的關鍵談判籌碼,與加拿大的緊張貿易局勢可能會影響美國人獲取加拿大石油,從而推高美國汽油價格。近幾十年來,美加兩國的能源市場連線日益緊密,貿易激增壓低了美國中西部的油價,並幫助墨西哥灣沿岸轉變為全球原油出口中心。但特朗普準備從2月1日起對加拿大商品徵收25%的關稅,並指示聯邦機構重新評估對加拿大等國的貿易政策,這對兩國能源貿易造成了衝擊。
加拿大政府正在制定應對措施,即使原油最終被豁免,加拿大政府也在考慮可能涉及石油運輸的報復措施。加拿大能源和自然資源部長喬納森·威爾金森表示,他更傾向於作出“對抗性較低”的回應,比如對本國石油出口徵稅。但他不排除在局勢升級時採取極端措施,即限制對美出口原油。



圖片來源於《華爾街日報》

據RealClearPolitics報道,魯比奧在獲得參議院核准並宣誓就職後不久,就向全球所有美國外交領事機構傳送了一份長電報,明確表示國務院將迎來全面變革,該部門此前錯誤地強調了“意識形態而非常識”且“誤讀了世界”。這表明美國外交政策將發生根本性轉變,所有外交工作都將重新調整,以滿足美國需求優先的要求。
魯比奧承諾將重點關注大規模移民問題,終止國務院內的DEI(多樣性、公平性和包容性)政策,結束“對美國人民的審查”,並追求“能源主導地位”。他表示,花每一分錢、資助每一項計劃、實施每一項政策時,都要回答三個問題:這項行動是否使美國更安全、更強大、更繁榮?
魯比奧是特朗普內閣提名人中第一個上任的官員。他以對華強硬和對冷戰後的新自由主義外交政策共識提出激烈批評而聞名。他長期以來一直認為,美國在冷戰中戰勝了蘇聯,卻讓一群脫離實際的精英將國際利益置於國家關切之上。可能正是這種觀點使他在激烈競爭中贏得了國務卿一職。

圖片來源於網路
魯比奧在21日向國務院員工發表講話,強調特朗普總統的外交政策核心是推進美國國家利益,包括增強國家安全、繁榮和實力。他表示,與各國合作的前提是國家利益一致,目標是促進和平、避免衝突。他稱,美國的核心價值觀是“人人生而平等”,人的權利來自造物主而非政府,美國將始終捍衛這一原則,同時在外交政策中保持務實和靈活。他希望國務院成為美國與世界互動的核心,不僅在政策執行上,還在政策制定上發揮主導作用,這需要創新、大膽和前瞻性思維,以應對快速變化的全球環境。他還指出,當前世界的變化速度前所未有,國務院需要以“21世紀的速度”行動,預見未來5到15年的趨勢。

圖片來源於網路

澳大利亞、日本、印度三國外長在華盛頓參加完特朗普的就職典禮後,與新任美國國務卿魯比奧舉行了“四方安全對話”外交會議。四方重申“共同致力於加強印太地區的自由開放,維護和捍衛法治、民主價值觀、主權和領土完整”,堅信“國際法、經濟機會、和平、穩定以及包括海洋領域在內的所有領域的安全,是印太地區人民發展與繁榮的基石”,“堅決反對任何透過武力或脅迫改變現狀的單邊行動”。四方致力於“加強地區海洋、經濟和技術安全,並促進可靠和有韌性的供應鏈”。接下來,將由印度主辦下一次四方領導人峰會。

圖片來源於網路

特朗普上任後立即釋出命令,要求聯邦僱員結束遠端辦公,必須每週五天到辦公室上班,並削弱了對政府僱員的工作保護。這已經開始在華盛頓產生漣漪效應,許多聯邦單位內部瀰漫著焦慮和困惑的情緒,員工們仔細解讀新政府釋出的一系列行政命令和備忘錄。
網路安全審查委員會的成員已被告知,根據國土安全部解散所有諮詢委員會的命令,他們已被解僱。該委員會一直在調查有關“中國駭客”入侵美國電信網路的事件,其審查工作目前陷入停滯,並可能被終止。

圖片來源於網路

針對特朗普的關稅威脅,印度政府正在評估一系列應對選項,包括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降低關稅以及從美國進口更多商品。據知情人士透露,莫迪政府官員已設想多種情景,以應對新一屆特朗普政府為縮小印度對美貿易順差而採取的措施。在截至去年3月31日的上一財年內,印度對美貿易順差為353億美元。印度商務部的資料顯示,美國是印度在此期間的最大貿易伙伴。
知情人士稱,討論中的計劃是印度更大範圍的對美策略的一部分,旨在避免與特朗普發生任何衝突,並從潛在的美中貿易戰中受益。為安撫特朗普政府,印度政府已計劃從美國接收至少1.8萬名非法印度移民。

圖片來源於網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