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體起立,曾經的年度劇王回來了!
萬眾期待的《黑鏡 第七季》重磅迴歸,依舊是熟悉的配方和味道。
讓人驚喜的是,本季的口碑強勢崛起,讓黑鏡IP徹底回春。
話不多說,今天就來聊聊它。
黑鏡 第七季
2011年,英劇《黑鏡》第一季誕生,開播就成為年度爆款。
豆瓣上超過42萬人打分,評分9.4。
憑藉其驚世駭俗的想象力,天馬行空的科幻元素,以及令人意想不到的反轉,這部劇迅速火遍全球。
隨後,黑鏡IP推出多部續集,並於2016年被網飛接手。

《黑鏡》第一季
可惜的是,從2017年的第四季開始,《黑鏡》系列劇集就走向了下坡路。
質量和口碑的雙重下跌,老套而重複的故事,創意的枯竭,都讓這部曾經的公認神劇徹底跌下神壇。
萬萬沒想到,在歷經了多年的評分斷崖下跌後,最新的《黑鏡》第七季又重回巔峰狀態。
截至目前,豆瓣上超過2萬人打分,評分8.8。

依舊是每集一個獨立的故事,涵蓋科幻、驚悚、懸疑、犯罪、喜劇等多種元素。
今天就來給大家分享第一集
《普通人》
的故事,這也是本季頗受好評的一集。

這一集的主角是一對夫妻,麥克和阿曼達。
麥克是一名工人,阿曼達是一名老師,兩人過著平凡的婚後生活,收入並不算多。

即便如此,結婚多年的麥克和阿曼達,依舊十分恩愛。
每天早上,他們會在擁抱中醒來,然後表達對彼此的愛意來開啟新的一天。
而每到結婚紀念日,麥克就會帶著阿曼達去當年約會的餐廳,點上那份滿載著回憶的美味套餐。
這是一年中最具儀式感的時刻,兩人的日子平淡卻幸福。

當然,在平淡的生活中,也少不了一些煩惱。
其一是兩人雖然屢屢嘗試,用盡各種辦法,但始終未能受孕生子。
其二是阿曼達的身體狀況不佳,經常頭痛和頭暈。

這天,阿曼達在臺上講課,突然眼前一黑暈了過去。
等麥克趕到醫院後,卻被告知驚天噩耗:阿曼達的腦子裡長了腫瘤,由於病情嚴重,她很有可能再也無法醒來。


麥克頓時感到晴天霹靂,但好在醫生給予了另一條明路。
一家名叫
河思(River Mind)
的新興科技公司,創造了一種實驗性療法。
透過他們的手術,可以將腫瘤極其周圍受損組織摘除,並複製患者神經受影響的部分。
透過用合成的組織來替代切除的部分,植入患者大腦,而後臺的伺服器也藉此將認知功能傳輸給大腦。


這是當下針對腦部受損患者最前沿的一種治療方式,但是也伴隨一定的風險。
最重要的是,河思公司雖然免費為患者進行手術,但後續的會員使用費為300美元一個月。
對於麥克和阿曼達來說,這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無奈眼下沒有更好的辦法,再加上推銷員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說服麥克,最終麥克同意了這項治療。

阿曼達的手術很順利,兩人的生活似乎又回到往常。
但為了維持阿曼達的河思會員費開銷,麥克不得不日夜操勞,做更多的工作。

隨著時間的推移,麥克發現阿曼達的身體出現了一些異常。
在一次外出途中,阿曼達突然暈倒在車上。
當車輛開回他們的居住地時,阿曼達又瞬間清醒過來。

他們詢問當初的銷售,才得知了一個驚人的訊息。
原來阿曼達使用的河思會員服務,只是普通版會員,這意味著她的活動範圍僅限於所在縣。
超出這個範圍,河思後臺的伺服器將無法提供服務,阿曼達就會昏厥。
如果想要去到更多的地方,就需要把普通會員升級成plus會員,當然這項服務需要每個月再繳納500美元的會員費。

對於夫妻倆而言,這是一筆難以承受的開支,他們果斷拒絕。
但不久之後,新的狀況再次出現。
阿曼達會在某些時刻,突然出現意識被入侵的狀況,不由自主地念出一些廣告語。
比如在課堂上講到蜜蜂時,會念蜂蜜的廣告;在和麥克纏綿的時候,會念潤滑液的廣告。

這不僅影響了阿曼達的正常生活,甚至還危急她的工作。
他們再次找到河思的銷售,卻被告知這是河思系統的植入廣告。
想要取消這項服務,就得升級為800元每月的plus會員。

為了恢復正常的生活,麥克決定繳納這筆費用。
但昂貴的會員費已經徹底超出兩人的支出預算,麥克不得不想辦法賺更多的錢。
他偶然瞭解到一個直播網站,觀看直播的人可以眾籌,來要求主播做一些指定的事情。

一開始,麥克為了賺錢在鏡頭前喝尿,但螢幕另一端的觀眾卻變得越來越難以滿足。
在一張張逾期賬單面前,麥克不得不在直播時做出拔牙、舌頭舔捕鼠器、玩弄下體等自殘的行為。


為了支付昂貴的河思plus會員費,麥克的身心逐漸被摧殘。
但阿曼達的情況似乎並未好轉,還在最近出現了嗜睡的狀況。
不僅每天要比正常人多數數個小時,醒來後精神狀況也十分不佳。

他們又來到河思,銷售代表再次語出驚人。
原來是河思的伺服器在利用每一位會員的大腦,在他們睡覺時進行後臺的運算和處理,這自然會佔用他們的睡眠和腦力。
想要取消這個模式,就得在plus會員的基礎上,升級為更加昂貴的尊貴版會員。


當然,這個尊貴版會員也有額外的一些服務和優勢。
使用尊貴版會員的使用者,可以在河思app上調節自己的情緒,自定義增強或降低感官。
比如提升嗅覺感官,就能在公園裡聞到更濃烈的花香。

但對於目前的麥克和阿曼達來說,plus會員的費用已經難以為繼,更別提尊貴版會員。
而他們從始至終,想要的不過是回到正常的生活。
當先進的科技將這對普通夫妻步步緊逼,他們不得不做出新的選擇。
而不管作何選擇,等待他們的都會是更加悲慘的命運……

有人說《普通人》是黑鏡系列裡,最“致鬱”的一集。
它呈現了科技黑暗的一面,挑釁著觀眾脆弱的神經,同時其深刻的內涵又發人深省。
這一集集合了訂閱經濟、資本嗜血、醫療困境等多重議題,同時也對當下的付費會員制和付費娛樂進行辛辣諷刺。
而最恐怖的一點在於,片中關於“河思”系統的諸多科幻設定,對於我們而言卻無比熟悉,銷售的話語和會員系統更是在當下的網際網路隨處可見。
它不像是對於未來的一則醒世預言,更像是紀錄片一般的恐怖現實。

片中的兩位主角麥克和阿曼達,就像我們身邊再普通不過的一對夫妻。
他們並不富裕,卻知足常樂;他們勤懇善良、感情甜蜜,沒有任何壞心思,卻一步步被最新的科技逼向絕境。
或許他們唯一做錯的,就是在最開始接受了這個看似美好的免費手術和治療,而這其實是一個精心炮製的消費陷阱——“免費試用”和“增值服務”背後的操控邏輯。

對於一項新出現的免費服務,大多數人都樂於接受,隨後就逐漸產生依賴,最終變得完全沉溺。
當這項服務徹底融入你的生活,基礎功能突然變成付費特權,系統也開始收緊枷鎖,想要維持原有體驗就必須不斷付費。
資本正是利用了人性的這一弱點,以免費為誘餌培養使用者依賴性,最終進行變現。
所謂的免費和自由選擇只是幻覺,便利的代價遠比表面昂貴得多。

除了《普通人》這一集外,《黑鏡 第七季》還有另外五個不同型別的故事。
每一個故事都在水準之上,在各具特色的同時又都充滿對於科技和未來世界的離奇構想。
而主創團隊也十分用心,在優秀的故事之外,為觀眾準備了許多彩蛋。
比如第二集《眼中釘》裡的Bernies和Barnies帽子這段,製作了兩個版本,一版是從e變成a,另一版是從a變成e,並將這兩版隨機發送給使用者。
不同的使用者看到的是不同的版本,Bernies和Barnies之爭也從劇集延續到了現實。

圖源:Twitter
還有第四集《玩物》的最後,使用者掃描螢幕上的二維碼,可以獲得一個下載連結,玩上主角同款群民遊戲(僅限外服App Store)
。

圖源:Twitter
總的來說,如果你也喜歡腦洞極大的科幻故事,新一季《黑鏡》絕對值得觀看。
當然,如果你是黑鏡系列的粉絲,這部回春之作更加不容錯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