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帝把美元霸權擺上了賭桌,現在又被逼無奈,會不會最後急眼了,搞得魚死網破呢?
這確實是個好問題,這兩天,我又和幾位星友深入探討了一下,有些事說的更清楚了,這裡也和大夥交流交流。
美元潮汐走到今天,背後的走勢和推動力,主要就是中美博弈的結果。
那雙方現在是什麼狀態呢?
就是較勁了兩年多,中美都開始明白:世界第一和世界第二,都是有兩把刷子的,之前都低估了對方。
美國的低估,主要是我們的抗擊打能力,科技產業在美國攜盟友的全面圍剿下,不僅活了下來,發展的還很好,製造業升級甚至還加速了。
金融、房地產雖然漏洞不少,但依然可以晃而不倒。
中國則是低估了美國工具箱的深度,眼看那箱子已經見底,沒想到人家抽掉箱子的底板,下邊還有18層…
讓我們想不到的,第一點是美國在疫情中,體現出的“低人權優勢”,這是我們以前沒有見過的。
中國小夥伴很多都是看著讀者、譯林長大的,前幾年又被《拯救大兵瑞恩》感動過,所以,一直覺得美國人的命,非常重要。
但這次疫情,我們卻發現:我們怕老百姓傷亡,人家美帝卻不怕。
美國人只需要做好本職工作,該打針打針,該宣傳宣傳,就OK了。
至於疫苗效果咋樣?治療效果咋樣?那就不清楚了,反正醫院病床就那麼多,呼吸機就那麼多,至於你能不能排上隊,那就不知道了。
川總說了,“如果那啥了,也沒辦法,這就是命運。”
“低人權優勢”的概念,對我個人來說,衝擊非常大,一把年紀了,竟然像小白似的,要學著旋轉180度看世界。
不過,萬變不離其宗,事物的本質跑不了,這裡有個道理叫:債務出清的最好方式,就是戰爭。
疫情算不算戰爭?美國死的那一百多萬,大多可是老人,是吃養老的哦。
這個話題不展開了,大夥自己琢磨下。
所以啊,我們雖然在疫情裡做的很出色,但這仗其實很不好打,我國是尊老愛幼的高度文明,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我們能學人家拔管子?
學不了一點。
第二個想不到的是,低估了美元霸權的威力,一邊讓美元升值,一邊海量印鈔,這不就是“永動機”嘛,可以永遠印下去。
別說,人家這永動機,短期內還沒露出破綻。
看到了吧,這就是中美博弈的現狀,都低估了對方,所以,雙方都陷入了一場苦戰,“高血壓的美帝,激戰低血糖的東大”,這個比喻非常形象。
雙方只有真正摸清了對方的實力,才有談的基礎,但真正解釦的人,還得是美帝。
就像半島戰爭,他們得接受打不贏的這個現實,要是一直想不通,我們也沒辦法,只能上甘嶺2、上甘嶺3……一路打下去,一直打到完全勝利。
美帝確實是霸道,但並不傻,何況中美交手也不止現在這一次,2015年、2016年都切磋過,所以他們對雙方的優缺點,心裡還是有數的。
美國也明白自己的問題,出現的很早,根子在2008年。
2008年的經濟危機,直到今天都在被低估,它應該是“1920年大衰退”級別的大危機,資本主義經濟大危機。
也許,再過個十幾年,二十幾年,才能對2008年經濟危機,有個客觀的認識。
但不管怎麼說,美國作為資本主義經濟的老大,從08年開始,就陷入了危機,雖然不斷在努力,卻沒能走出這場危機。
既然一直沒走出危機,那美國就會不斷折騰。
他們其實也努力過了,2015年就加息過一次,想像以前一樣,透過美元潮汐回血,給自己養傷,但很不成功,只加到2.5%就加不動了。
這算是近些年,中美經濟較量的第一次。
那一年,我國發生了股災,為了救金融市場,我們開始各種救市,降息降準,最後是房子。
股災發生在6月15日,之後咱們開始各種救市,降息降準要早些,房市要到10月了。
按我們的想法,10月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肯定是希望流動性充裕一點,療傷呢嘛!
但美國幹了什麼呢?
2015年12月16日開始加息,從0.25%開始加,後邊三年加息了9次,每次25個基點,一直加到2018年12月19日,加到了2.5%。
我們放水的時候,他們加息,就是在吸我們的血。
這話要是放在以前說,估計很多人說我是陰謀論,或者是受迫害狂想症。
但這兩年,估計很多同學都看懂了,因為布林肯、耶倫去年來、今年再來,他們的核心工作,就是讓我國放水,最理想的當然是一邊放水,一邊買美債。
所以啊,大家可以觀察一下,看看都是誰在那裡喊大放水,記住這些大V和磚家。
同樣是救經濟,精準滴灌和大水漫灌,有很大的區別,一個是中國利益,一個是美國利益。
美國在2015年加息,本來想趁我們病,要我們的命,但他們自己也很虛弱,根本加不動,所以,這一輪的美元潮汐,最後就失敗了。
說它失敗主要有兩點:一是色厲內荏,每次加25個基點,不敢多加一點。
二是隻加到2.5%就不敢加了,像個老太太一樣,走路顫顫巍巍,走了10分鐘,趕緊坐在地上大口喘氣。
太菜了,2.5%的利率,怎麼能吃到人呢!
咱們剛發的文章,重點說到一個問題:美元潮汐一定要加的足夠高,足夠長,用美國自己的話說,叫higher and longer,這樣才能打爆別人,吸到更多的血。
2.5%高度就不夠,而且還只維持了7個月,長度也不夠,尷尬的是,到了2019年7月31日,美國就開始降息了,這才哪到哪…哎。
這裡多說一句降息,降息是潮汐的另一面,是加息的相反操作,那麼道理也是一樣的,需要快準狠。
但美帝那時是咋樣的呢?
連續降了3次,到2019年10月,只降到1.75%就降不動,又是個溫吞水的失敗走勢。
於是,奶量不夠,天災來湊,2019年底,疫情就出現了。
這要是按江湖傳說來看,就更有意思了,疫情出現之前,那啥剛好開軍運會,美國大兵,哦不,是美國運動員就來了很多。
然後特別巧,疫情就出現了,這是江湖傳說哦,大夥聽聽就完了。
不過呢,時間是對的上的,2019年10月,美國降息失敗,放水量就不行了,於是,疫情就爆發了嘛。
天災肯定是災難,但對有些人卻有好處,賑災抗災得花錢,那可不就得放水。
2020年3月3日,降息50個基點;兩週後的15日,繼續降息100個基點,這就算一步到位了,直接打到了零利率附近,0.25%的超低利率,就是這麼來的。
這個超低的0.25%,要一直持續到俄烏戰爭的爆發。
看到了吧,美帝的操作,從不輕舉妄動,加息降息,進退有度,邏輯非常嚴謹。
什麼時候讓老天爺下瘟疫?什麼時候讓普京暴躁發兵?都是一板一眼,章法嚴明的操作。
說了08年的美國,說了2015年的中美,說了這麼多,其實是想說:中美也算知根知底了,這有助於在2024年,雙方有個清醒的認知,不要誤判。
美帝心裡是明白的,2015年他們就贏不了,現在10年又快過去了,兔子成長的多塊啊,贏面肯定更小了。
他們現在就是兩個心態:一個是理性的,就算贏不了,那也要儘量打出美軍的威勢,為後邊的分蛋糕,打下好的基礎。
第二個是非理性的,面子下不來,氣氛組一定會拉滿,給背後的老闆和民眾看,我雖然痴呆,但我還能吃呀!比中國的廉頗厲害。
也就是說,美元潮汐走到2024年,5.5%維持了12個月,已經接近極限了,已經加不動息,沒辦法加壓了。
能用的只有最後一招了,拿盟友餵狗:
歐元、瑞士法郎、瑞典克朗、加拿大元都是降息,然後貨幣貶值。
日本最慘,是加息+貶值,被收割了兩次。
這五個國家,可不是隨隨便便降息的,他們是美元指數的籃子貨幣,他們只要貶值,美元就會升值。
這是一種割自己肉,強行奶美元的辦法。
當然,美元指數的籃子貨幣一共6個,還差英鎊沒有貶值。
沒關係,英國前兩天剛剛大選,那個不願降息的保守黨,選舉失敗,新上來的老兄是降息派,競選時就表過忠心,只要能當選,將在8月光速降息。
但這就是最後一招了,強弩之末。
下圖是RMB匯率的周K線,大夥可以看看,這一波別說攻擊一年前的7.35了,連7.3的關口都不一定摸得到。

當年,美軍強攻上甘嶺無果,之後就再沒發起過營級規模以上的攻擊。
所以,哪有什麼魚死網破,要能破,何至於拖到今天。
中美掰腕子幾年了,最近一年也是打打談談,該出結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