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大叔在中國旅遊突發心臟病,緊急送醫面臨昂貴醫療費!保險公司卻拒賠!一天2000澳幣,家人在澳洲發起籌款!

點此關注澳大利亞貓本線上傳媒全平臺,聯絡合作微信cn2mel1,加入墨爾本華人群加微信cn2mel4
導語急!
澳洲大叔去中國旅遊,
突發疾病住院,
要承擔高昂的醫療費用,
而保險公司卻拒絕負擔費用!
一名澳大利亞男子在中國旅遊期間突發心臟病,醫療費用不斷攀升,家人正努力籌款。
據《澳洲新聞集團》3月19日報道,來自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莫寧頓半島(Mornington Peninsula)的64歲男子David Crowley在中國旅遊時突發心臟病,被緊急送醫接受手術治療。
然而,鉅額醫療費用迅速累積,保險公司又拒絕理賠,使他的家人不得不緊急籌措資金。
David Crowley和妻子Penelope原本計劃進行一次為期三週的中國旅行。
由於疫情的影響,國際旅行的不方便使他們的行程曾多次推遲。直到現在,這對夫婦才終於在本月初成行,懷著期待踏上旅途。
在旅程中,他們來到著名旅遊城市桂林。
然而,不幸的是,David在途中突然感到身體不適。
起初,他們以為只是普通感冒,便在當地藥店購買了一些感冒和流感藥物服用。但令人擔憂的是,他的症狀沒有改善,甚至出現爬樓梯困難的情況。
Penelope推測可能是胸部感染,但情況遠比他們想象的要嚴重。
3月11日清晨,David的病情急劇惡化。他無法動彈,呼吸困難,臉色蒼白。情急之下,Penelope立刻向酒店前臺求助。救護車在10分鐘內趕到,並將David送往距離酒店約1公里的桂林市人民醫院。
醫生很快診斷出David為心臟病發作,並立即將他置於誘導昏迷狀態,緊急進行了手術治療。
在手術過程中,醫生為他植入了兩個心臟支架,以恢復心臟功能。
David突如其來的病情讓他的家人陷入焦慮之中。兒子Liam Crowley在接受《澳洲新聞集團》採訪時表示,他的母親Penelope獨自一人在異國他鄉,既要照顧重病的丈夫,又要面對語言不通的困境,這讓整個家庭都倍感壓力。
David入院後的前兩天,Penelope已經支付了高達1.1萬澳元的醫療費用,而此後的每天還需額外支付約2000澳元。由於這筆費用遠超家人的預期,他們不得不想辦法籌集資金。
更讓人雪上加霜的是,David的醫療保險公司拒絕理賠。
Liam透露,由於他的叔叔曾在2023年因心臟病接受過類似的支架手術,保險公司認定David的情況屬於“既往病史”,因此不予賠償。
與此同時,Liam也在努力申請機票退款。他的父母原計劃乘坐新加坡航空回澳,但未能成行。
他嘗試向航空公司申請退票,但結果卻不盡人意。原本兩張價值3600澳元的機票,每位乘客僅能獲得21澳元的退款,加上稅費,總共只能退回186.81澳元。
面對日益增長的醫療費用,Liam不得不透過眾籌平臺GoFundMe發起募捐,希望能夠籌集足夠的資金幫助父親支付醫療費用以及可能的後續治療費用。
截至目前,該眾籌活動已成功籌得1.5萬澳元,這一結果超出了Liam的預期,也讓他感激不已。
3月15日,David終於從昏迷中醒來,並開始能夠自主呼吸。然而,Liam表示,儘管父親的情況有所好轉,但康復仍然是一個漫長而艱難的過程。
“醫生告訴我們,父親仍然需要接受進一步的手術。我們面臨兩種選擇:一是在中國繼續治療,但費用極為昂貴;二是等到他的病情穩定後,儘快將他送回澳大利亞進行手術。”Liam說。
醫生初步診斷David患有“心力衰竭”,他仍需在醫院至少再住兩週。家人們正密切關注他的恢復情況,並嘗試尋找最佳的回國方案。
David Crowley的經歷無疑給那些計劃海外旅行的澳大利亞人敲響了警鐘。近年來,隨著國際旅行的恢復,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前往海外度假。
然而,突發疾病的風險始終存在,尤其是對於患有基礎疾病的遊客來說,更應提前做好周全的健康評估和保險規劃。
此事件再次提醒人們,旅行保險雖然能在大多數情況下提供保障,但“既往病史”往往是保險公司拒賠的主要原因。
因此,旅客在購買保險前,應詳細閱讀條款,並與保險公司確認自身健康狀況是否會影響賠付。
此外,面對海外突發疾病,家人和親友的支援尤為重要。在語言不通的情況下,及時尋求翻譯服務或聯絡澳大利亞駐外機構,也是應對醫療突發情況的重要手段。
目前,David Crowley的家人仍在為他的醫療費用和回國治療籌集資金。他們希望能儘快將他安全送回澳大利亞,接受進一步治療。Liam表示,儘管此次旅行變成了一場噩夢,但他依然感激所有向他們伸出援手的人。
David的故事不僅是一次令人心痛的意外,也是一則關於海外旅行、醫療保險和家庭支援的重要提醒。對於所有即將出行的旅客來說,健康安全始終是最重要的考量因素,只有做好充分準備,才能真正享受旅途的樂趣。

澳洲新聞集團3月19日報道,一名澳洲男子在中國旅遊時突發心臟病,隨著醫療費的不斷攀升,他的家人正在緊張的籌措資金。

David Crowley及其妻子Penelope原本計劃在中國旅遊3周,但事情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變化。
最開始由於新冠疫情,兩人的旅遊計劃一再被推遲,但隨著去年中國結束了為期3年的國際旅行限制,他們終於在本月初成行,滿懷期待的前往中國。
在桂林之旅中,David開始出現不適。起初,這對來自維州Mornington Peninsula的夫婦以為他只是重感冒,並從附近一家藥店買了一些感冒和流感藥。
(圖片來源:澳洲新聞集團)
這對夫婦的兒子Liam Cowley向澳洲新聞集團透露:“母親說,平時爬樓梯很輕鬆的父親,這次卻顯得格外吃力,因此她推測可能是胸部感染。”
然而,到了3月11日,也就是次日早上,64歲的David開始無法動彈,呼吸困難,面色完全蒼白。
Penelope向酒店前臺求助,救護車在10分鐘內趕到,將David送到桂林市人民醫院,這個位於象山區的醫院距離他們的酒店僅1公里遠。
經診斷,David為心臟病發作,他被置於誘導昏迷狀態並接受了手術治療,醫生為其放入了兩個支架。
(圖片來源:澳洲新聞集團)
Liam表示:“一想到我母親孤身一人,在語言不通的國外,而結婚38年的丈夫又生病了,這真是令人心碎。”
“在父親住進ICU的頭兩天,母親花了1.1萬澳元,現在平均每天還要花2000澳元左右。”
根據Liam的說法,他們無法向保險公司進行核保,因為這是“一種預先存在的醫療問題”。
(圖片來源:澳洲新聞集團)
因為在2023年,他叔叔也因心臟病接受過類似的支架手術,而當時保險公司將他的情況歸為既有有病史。
與此同時,Liam試圖向新加坡航空公司申請父母未使用機票的全額退款。他說,機票的價格是3600澳元,每位乘客可獲得21澳元的退款,再加上165.81澳元的稅,也就是每人能退186.81澳元。
Liam建立了一個GoFundMe頁面來應對不斷增加的成本,目前已籌集到1.5萬澳元。他說:“這超出了我的預期,”他心懷感激。
(圖片來源:澳洲新聞集團)
3月15日,David從昏迷中醒來,開始自主呼吸。但Liam表示,康復之路還很長,因為家人正在等待一個帶他回家的時機。
“雖然父親每天都有所好轉,但我們也被告知,他需要接受進一步的手術。要麼在中國手術,但費用昂貴,要麼在理想的情況下,病情能好轉到可以帶他回澳洲進行手術。”
他說,醫生確診他的父親是心臟病發作,初步診斷為“心力衰竭”。“具體時間還不清楚,但他預計還要在這家醫院再待兩週的時間。”
綜合編譯/轉載:貓叔徐超
如為編譯和轉載文章,僅代表原出處或作者觀點,僅供參考閱讀,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關注更多貓本線上旗下公眾號
墨爾本百大微信群
找貓叔聊聊
貓本線上傳媒成立於2011年,是最貼近墨爾本華人的傳媒平臺,每天帶來綜合的當地生活資訊,包括即時新聞、生活資訊、吃喝玩樂、活動介紹。點此關注澳大利亞貓本線上傳媒全平臺廣告合作加微信:cn2mel1 加入墨爾本華人群加微信cn2mel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