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源取自優勝美地國家公園臉書
加州政府5日公佈資料,這個貢獻了全美GDP 3.8%、經濟體量超越日本的世界第四大經濟體,其支柱產業之一——旅遊業卻在2025年站在了十字路口。
2024年,加州旅遊業以1573億美元營收、120萬個就業崗位(含2.4萬個新增職位)及126億美元稅收的亮眼成績單,穩坐全美旅遊霸主地位。洛杉磯福斯電視臺算了一筆賬:每30名加州人中就有1人從事旅遊相關行業,每趟迪士尼樂園的門票、舊金山漁人碼頭的消費,都在為這個全球AI專利四分之一的科技強省“輸血”。
但榮耀之下暗流湧動。加州旅遊局預警,2025年整體訪客量或下滑1%,其中國際遊客預計減少9.2%。
“我們正在與時間賽跑。”面對鏡頭,加州旅遊局官員直言不諱。為緩解國際市場寒流,州政府祭出雙管齊下策略:
1.北望加拿大:
推出“楓葉國特惠計劃”,針對加元兌美元匯率優勢,設計跨境自駕遊、購物免稅等專屬套餐,試圖將溫哥華、多倫多客源轉化為新增量。
2.內迴圈突圍:
發起“家門口的加州”宣傳戰,號召本土居民每年多進行一次州內旅行。紐森州長在社交媒體喊話:“從大蘇爾的浪花到棕櫚泉的星光,你的消費就是加州人的工資單。”
值得玩味的是,這個被傳人口流失的“落日州”,實際自2021年以來悄然新增27.5萬居民。人口迴流與科技產業的狂飆突進,為旅遊業提供了緩衝墊——當全球25%的AI專利、32家頂尖AI企業紮根於此,加州經濟的抗風險能力遠超表象。
但旅遊業者仍如履薄冰。洛杉磯某旅行社負責人透露,其歐洲團預訂量已較2019年下降40%:“遊客最擔心的是,來加州會不會遭遇簽證麻煩或文化隔閡。”
作為美國經濟龍頭,加州手握財星500強企業數量、新創企業密度、製造業產值三張王牌,其經濟韌性足以應對短期波動。但旅遊業關聯的餐飲、酒店、零售等中小商家,卻可能成為犧牲品。
此刻的加州,正站在科技神話與人間煙火的交叉口。當AI工程師在實驗室改變世界時,太浩湖的遊船司機、優勝美地的導遊,都在等待一個答案:這個全球科技中心,能否用創新經濟守住傳統飯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