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當眾羞辱北約秘書長

625日,荷蘭海牙的北約峰會上,記者席鴉雀無聲。
鎂光燈下,特朗普放下礦泉水瓶,說出了一句震驚全場的話:“他剛才確實很親熱地喊‘爸爸,你是我的爸爸’。”
聽到這,身後的國防部長赫格塞斯和國務卿盧比奧,都忍不住笑了起來。
特朗普口中叫自己爸爸的,不是別人,正是北約秘書長馬克·呂特。
雖然呂特否認這個說法,說他的原意是,在歐洲有時會聽到各國問“美國還會和我們在一起嗎?”,就像小孩在問爸爸,“你還會留在家裡嗎?”。
從這個角度來看,呂特只是用了個比喻,並非真的稱呼特朗普為爸爸。不過呢?特朗普一口咬定,呂特真的對自己喊了“爸爸”。釋出會上吃豆腐還不夠,北約峰會的尾聲,白宮官方網站又添了一把火,釋出了一則影片,標題赫然寫著:《爸爸回家了:總統特朗普參加2025北約峰會》。
畫面中,特朗普大步穿過長廊,兩側的歐洲領導人如同等待分糖果的孩童。
這一刻,西方同盟的內部裂痕,暴露無疑。
特朗普對呂特的羞辱還不止於此。
峰會開始前,身處“空軍一號”的特朗普,在“真實社交”平臺上發了個帖。帖子內容是,呂特給特朗普私下發的一條簡訊:
“總統先生,祝賀並感謝您在伊朗採取的果斷行動,這確實非同尋常,是其他人都不敢做的事。這讓大家都更安全了。今晚您將在海牙迎來又一次重大成功。雖然不容易,但我們成功讓他們都接受了5%的份額。你將美國、歐洲乃至世界帶到了一個極其重要的歷史時刻。你將完成數十年來沒有任何一位美國總統能達成的成就。歐洲將為此付出巨大代價,這是他們應得的,而這將成為你的勝利
本來,私底下吹一下彩虹屁,也正常。
但特朗普竟然公佈簡訊,就很尷尬了。呂特過於討好特朗普的態度,令不少歐洲的“反特朗普人士”感到反胃,差點把隔夜飯都吐出來了。
公佈他人簡訊十分不禮貌。若非對方是美國總統,呂特恐怕早已斷絕往來。
因此,當記者追問時,呂特只得強作鎮定地表示:“完全沒問題,我所說的一切都是事實
特朗普連續兩次羞辱呂特絕非偶然。自202411月勝選以來,他一直要求北約成員國,特別是歐洲國家,必須將國防開支提升至GDP5%
這一要求的潛臺詞,是讓歐洲國家採購更多美國軍火,變相收“保護費”。
此次海牙峰會,特朗普的核心訴求,就是推動各國接受5%的軍費目標。
問題在於,5%這個比例實在離譜。
當前,北約國家平均軍費佔比僅為2.1%,即便是最高的波蘭也才4.1%。驟然提升至5%,意味著國防預算要翻一倍乃至兩倍。
須知,歐洲經濟已陷入長期停滯。
2008年歐盟GDP16.5萬億美元,到2024年僅增長至19.41萬億美元,增速緩慢。尤其是西歐國家,1%左右的微增長乃至0增長已成常態。
為了維持各種支出,各國不得不大量借債,歐盟各國政府債務佔GDP的比例,平均超80%。財政拮据之下,哪有餘力大幅增加軍費?
因此,西班牙在峰會前就明確反對5%的目標。
西班牙的軍費佔比僅1.28%,是北約各國中,軍費支出比例最低的。
若按5%的新標準執行,增支壓力最大。
西班牙的反對理由也很充分:作為歐洲最西端的國家,俄羅斯威脅遙不可及,增加軍費幹嘛?倘若俄軍強大到有能力打到西班牙,增加軍費就更沒意義了。
反對者不止西班牙。
西歐和南歐國家的軍費開支,佔GDP比例較低,且越往西越低;東歐和北歐國家佔GDP比例高,且越往東越高。
9個低於2.1%平均線的國家,全部位於西部和南部,德法等國也只是勉強達標。和西班牙類似,他們大幅增支的壓力也很大,西班牙實際扮演了他們的嘴替。
即便這些國家如數繳納“保護費”,特朗普也不見得會履行保護義務。
在飛往海牙的專機上,有記者問特朗普,“美國是否仍堅持北約第5條款”?
北約第5條款,是整個《北大西洋公約》最重要的條款,它規定“對任何成員的攻擊,應被視為對所有人的攻擊”,是北約組織的存在基石。
歷屆美國總統,都會在上臺初期,一再承諾堅持“北約第5條款”,特朗普第一任期也不例外。但來到第二任期,特朗普的態度變了。
他這樣回答記者的提問:“這取決於你的定義,北約第5條款有很多種定義
特朗普的態度,明顯對北約第5條款出現了動搖。
所以,此言一齣,西方輿論立刻炸了。
既不願交錢,交了錢也未必獲得保護,老歐洲自然更牴觸增加軍費。分歧如此嚴重,以致於不少媒體預測峰會可能連聯合宣言都無法達成
為化解僵局,作為北約秘書長的呂特,提出了折中方案。
他建議把5%的支出比例,拆分成兩部分,主體是3.5%的傳統軍費支出,也就是軍人工資、裝備等;剩下1.5%,是基礎設施、安全、推動創新等“泛軍費支出”。
呂特的方案還建議,5%的目標將在2035年達成。
不得不說,方案明顯有糊弄特朗普的意思。
所謂“泛軍費支出”,不就是玩了個文字遊戲,把其他領域的支出算入軍費?還有達標時間,要到2035年,十年後的事情,誰還說得準?
那時候美國總統都不是特朗普了。
這份方案獲得了各國認可,但特朗普是不高興的。更令他不爽的是,呂特竟然給予了西班牙豁免權。
北約峰會的聯合宣言,需要每一個國家同意才能發表。
但西班牙死活不同意5%這個比例,為避免無法發表聯合宣言的尷尬場面,呂特同意,西班牙不必遵守5%的比例,只需達到2.1%
西班牙可以豁免,別的國家會不會也要求?那特朗普的5%”計劃還怎麼實現?
現在你知道,特朗普為啥要吃呂特的豆腐,甚至當眾羞辱呂特了吧。
但雙方的矛盾,遠不止軍費支出比例那麼簡單。
北約的核心構成,是美國與歐洲
當下的特朗普政府,與歐洲存在兩大根本性分歧,首當其衝的便是意識形態對立。
特朗普奉行右翼保守主義,而歐洲的主流政治生態明顯偏向白左
20252月舉行的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美國副總統萬斯發表了一場極具火藥味的演講。在19分鐘的發言中,他透過三個典型案例對歐洲現行政策進行了猛烈抨擊。
第一個案例,是202411月的羅馬尼亞總統選舉初選。
勝選者喬治斯庫,是疑歐派,引發歐盟的強烈不安。
在歐盟施壓下,羅馬尼亞憲法法院下場干預,宣佈選舉結果無效,重新舉行。
第二個案例,是一名英國退伍軍人在墮胎診所50米外發表反墮胎言論,只是言論,沒有任何其他實際行為,仍遭到警方逮捕。
第三個案例則是慕尼黑會議前夕,德國發生一起由非法移民製造的駕車衝撞事件,造成數十人傷亡。
三個事件,分別折射出歐洲在極右翼勢力、墮胎政策及移民問題上的立場。萬斯指出,歐洲的做法既違反自由原則,又背離民主精神。
演講結束後,萬斯特意會見了德國選擇黨領袖魏德爾,卻刻意迴避了與德國總理舒爾茨的會面。
萬斯的一系列舉動,被視為特朗普對歐洲的意識形態宣戰。
隨後,雙方的對抗迅速升級。
首輪交鋒圍繞羅馬尼亞總統重選展開。
為確保特朗普支援的候選人無法勝出,羅馬尼亞選舉委員會在候選人登記階段,就PASS掉了18位參選者,僅保留威脅性較小的候選人。
不出所料,親歐派的尼索爾·丹成功當選。
隨後的阿爾巴尼亞大選中,特朗普支援的阿爾巴尼亞民主黨再次鎩羽而歸。
最令特朗普震怒的,是法國“國民聯盟”領袖勒龐被禁止參選公職5年。
331日,法國法院認定,“國民聯盟”領袖勒龐,挪用公款罪成立,5年內不得參加選舉,這會令她直接錯過2027年大選。
作為歐洲議會的議員,勒龐每年可以領到一筆幾萬到幾十萬歐不等的補貼,按規定,這筆錢只能用於僱傭歐洲議會的助理。
但勒龐的“國民聯盟”太窮了。
由於長期被排斥,“國民聯盟”既無多少官方資源,也缺乏大金主捐助,經費捉襟見肘。所以,勒龐就把歐洲議會的這筆補貼,拿去給黨內工作人員發工資了。
類似做法,在歐洲議會屬於常態,再說,連法院的判決都說得很清楚,勒龐沒把銀子揣進自己腰包。把勒龐的行為裁定為挪用公款,多少有些牽強附會。
輿論普遍認為,這是建制派對勒龐的政治迫害。
作為歐盟核心成員國,法國的地位舉足輕重。若能扶持勒龐當選法國總統,將是特朗普陣營在歐洲的重大勝利。然而法國法院的一紙判決,粉碎了這一可能性。
憤怒的特朗普立刻表示,“這聽起來像這個國家(美國發生的事),非常像
簡單來說,特朗普認為,勒龐被禁止參選5年,和自己被民主黨迫害屬於同一性質。
不過,特朗普在歐洲戰場並非全無斬獲。
6月舉行的波蘭總統選舉中,他支援的疑歐派候選人納夫羅茨基以微弱優勢獲勝。原本作為獨立候選人的納夫羅茨基勝算渺茫,波蘭最大的右翼政黨法律與公正黨,因黨內實在找不到合適參選人,才勉強支援納夫羅茨基。
既是勉強支援,提供的資源必然有限,納夫羅茨基陣營士氣不高,選情一度被看衰。
但就在大選前一個月,特朗普在白宮會晤了納夫羅茨基,公開表態支援,最終促成納夫羅茨基實現逆轉勝。
第二個重大分歧,是烏克蘭問題。
特朗普政府對烏援助態度消極,白宮吵架後,其對澤連斯基的觀感進一步惡化。
儘管3月中旬美國恢復了與烏克蘭的情報共享,但這更多是權宜之計。事實上,特朗普政府始終在尋找機會,對烏克蘭進行敲打。
比如49日,特朗普公佈的“對等關稅”清單上,烏克蘭商品要被徵收10%的關稅。要知道,烏克蘭對美國的貿易是逆差,特朗普照收不誤。
而俄羅斯長期對美順差,理應徵收“對等關稅”,卻被豁免了,連以色列都沒有豁免的待遇。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歐洲對烏克蘭的一貫支援。
20222024年的歷屆北約峰會都將“支援烏克蘭”列為核心議題。今年海牙峰會,歐洲的態度也不例外,想把烏克蘭問題作為最重要議程。
但美歐的巨大分歧,導致《聯合宣言》出現顯著變化。
2024年北約峰會的聯合宣言,長達38條,其中8條直指俄羅斯,明確將其定性為最大威脅,譴責其“入侵烏克蘭”的行為,並要求俄方承擔全部戰爭責任。
另有4條點名中國、伊朗、白俄羅斯和朝鮮,指控這些國家“支援俄羅斯”。此外,還有一個“附件”,內有6條專門闡述對烏援助的具體內容,包括經濟、政治、軍事、財政和人道主義等方面,比較詳細。
而本次海牙峰會,聯合宣言全部內容僅有5條,是歷屆峰會最短的。
不僅刪除了對俄羅斯及其他國家的點名批評,關於烏克蘭的表述也大幅縮水,僅保留一句“盟國重申其持久的主權承諾,即向烏克蘭提供支援,因為烏克蘭的安全與我們的安全息息相關”。
如何支援,支援哪些方面,都沒說,毫無實質性內容。
匈牙利總理歐爾班透露,由於特朗普不希望與澤連斯基“坐在同一張桌子上”,澤連斯基未被安排參加正式議程。
意識形態的尖銳對立,加上烏克蘭問題的分歧,使得特朗普政府對北約充滿敵意,連帶著對秘書長呂特也態度不佳。所謂5%的軍費比例要求,本質上是刻意刁難。
對特朗普而言,北約早已不是跨大西洋同盟的象徵,而是一筆需要重新議價的生意。
強推5%軍費目標,是逼迫歐洲為這筆生意買單要麼掏錢買美國軍火,要麼承受安全承諾縮水”的現實
經濟停滯、社會矛盾加劇的現實,讓德法等國既無力也無意願繼續充當美國的錢包。
老歐洲的掙扎,暴露了的根本性困境:既無法擺脫美國的控制,又無法真正實現防務獨立。呂特對特朗普的諂媚,不過是這一困境的縮影。
此次峰會,意味著北約不再是一個價值觀同盟,而徹底淪為一場赤裸裸的交易。
美國要錢,歐洲敷衍;美國施壓,歐洲陽奉陰違。當的稱呼從北約秘書長口中說出時,當特朗普一次次羞辱北約秘書長時,“大西洋同盟”的貌合神離已不可避免。
歷史的車輪不會停轉。北約衰落,不過是美歐關係重構的一個縮影。也許,只有當歐洲意識到,安全不能寄託於保護者時,真正的戰略自主才會萌芽。
————————————–
↓盧克文新書出版,2024年優質文集點選選購
————————————–
為什麼推薦大家加入我的知識星球?
從19年至今,我們的知識星球已經累計2500+篇優質文章,累計輸出文字400萬+,花一年的錢看五六年的全部文章,而且好評也是源源不斷。
現在加入我的星球,工作日幾乎每天更新一篇時政深度點評,瞭解我們對各類新聞熱點的見解,和我們一起進步。
如今,已有40000+讀者加入我的星球,和我們一起重新開始認識世界的底層邏輯和本質規律。
有任何問題或者看更多文章可以聯絡助理:lukewen868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