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的爆發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但伴隨醫學家們對病毒的深入研究、以及我們對於病毒危害的認知,也漸漸減輕了人們對於新冠病毒的恐懼。
遵守正確的防護措施,才能更好的保護自己和家人。
隨著CDC新防疫指引的放寬、以及新學期的到來,麻省昨日也針對確診新冠病毒之後自我隔離的指引進行了更新。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如果不小心“確診”之後,個人該如何科學隔離。

什麼時候需要自我隔離?
如果透過新冠病毒自測盒或PCR檢測確診陽性之後,不論你是否接種過新冠疫苗,都應當進行自我隔離。建議除必要的外出就醫以外,取消非必要出行,請勿去往公共場所,自覺隔離家中。
需要隔離多長時間?
確診後,前5天建議在家中自我隔離,並與家中其他成員隔離開。當隔離結束後,你需要與周圍人,尤其是免疫高風險人群保持距離至少到第11天。根據指引,建議結束隔離之後的五天中,自覺佩戴口罩。
結束隔離後,若兩次檢測呈陰性的結果相隔48小時,則可以提前摘掉口罩。若檢測呈陽性,則可能仍具有傳染性,應該繼續佩戴口罩。
結束隔離後,若症狀加重,或症狀反覆,則需要重新進行隔離。
如何計算隔離時間?
無症狀陽性感染者:
Day 0:從檢測日算起,而非收到確診結果日;
Day 1:檢測日之後的第一個全天;
若檢測後十天內出現症狀,則按症狀出現時間歸零重新計算。
有症狀感染者:
Day 0:不論何時獲得確診結果,從出現症狀當日算起;
Day 1:症狀出現後的第一個全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