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兄弟姐妹們
大家發現沒有,每隔一段時間
網際網路就會有一些重新整理下限的事情發生
▼
前段時間
網上突然掀起了一股“捂嘴拍照”的潮流
就是如下圖所示

在這一系列的照片裡
很多人都把這個捂嘴的動作
當做和男友“秀恩愛”的姿勢
還打上了“女友桌布”
“快讓物件給你拍等的標籤

每一張照片的背後
都有一隻來自男友的手
捂住她們的嘴巴
在這些網友的“號召”之下
很多網友也開始競相模仿了起來
“捂嘴拍照,安排上啦”
“女友捂嘴桌布”

眼看著這個姿勢變成了某種“流量密碼”
哪怕沒有男友的女孩也加入了隊伍
自己捂上嘴巴
“漫畫感捂嘴拍照”

大家爭相模仿、打卡的這個氛圍
就真的非常…歡欣鼓舞
發照片的女孩子都挺開心的
配圖的文案也越來越“有風格”
▼
“話太多就把嘴捂住”
“不聽話就捂嘴,或者掐我的脖子”

她們爭相為男友拍下
這些最“特別”的鎖屏桌布

講真
初看這些照片的時候
我沒get到所謂的“恩愛感”從何而來
反而讓我有一種莫名的“窒息感”

因為
這個姿勢其實是來自兒童反X侵宣傳海報
很明顯
這又是一件嚴肅的事被搞成無底線的娛樂化案例
所以,她們所秀的恩愛和美貌
在某種層面上,幾乎等同於展示著無知的下限…

這件事被搬運到微博上後
也有不少網友看了表示“無語”

還有不少人看了這些照片
都覺得其中暗藏著不少x暗示
這讓網友大家更為之憤怒

說起來
將傷痛娛樂化這種事情咱們也不是第一次見了
除了這次“捂嘴拍照”
上次引起大規模模仿的
還有“家暴妝”

大家還記得吧?
網上是流行過一陣“家暴妝”的
一開始,在外國某網站上
有人化了一個“入獄風”的妝容

火了以後
有其他博主模仿
並配上文字“我被家暴了,依然很美”

雖然這個博主當時被外網的網友罵得體無完膚
但一點也不妨礙國內部分網友
追趕“潮流”的熱情
▼
“被家暴了,我可太酷了”

“受傷裝,可以試試”
“發朋友圈都以為我被家暴…”

她們打著“家暴妝”的標籤
說“笑死我了,畫了這個妝朋友圈爆了”

還有不少美妝博主要將家暴妝“發揚光大”
“擼個家暴淤青妝,喜歡的點讚我出妝容教程哈”

還有不少人把“家暴”當做噱頭
“捱打妝,今天我被我的物件暴打了一頓”

“某知名美妝博主居然慘遭老公毒手”

當時在某個“家暴仿妝”的影片底下
有一位網友評論“我挨的打在你們眼裡就是個仿妝工具”

大家還記得吧
當時網上反對宣傳“家暴妝”的聲音其實不在少數
但對於那些熱衷於追趕潮流的網友們看來
反對的聲音就是在“上綱上線”
她們覺得自己“這也是為家暴發聲啊,只是一種特別的形式而已”

所以哪怕到現在
在網上一搜
依然有人把“家暴妝”當做一種玩笑

依然有人覺得“家暴妝”
有一種“該死的破碎感”

甚至
有人還給這個詞更新迭代
取了個“喪甜家暴妝”的名字

除了“家暴妝”之外
更重新整理我認知底線的是“新冠妝”
疫情爆發之後
有的網友把無知當有趣
創造了一個“新冠妝”來為武漢加油

她們試圖要把國民的傷痛
轉換成自己的流量密碼
在自己的臉上化上“新冠創意妝”

“新型冠狀病毒仿妝”

她們真的非常熱衷於
把女性裝在一些受害群體的角色裡
並稱之為美
▼
最近網上還悄然有了一種“校霸妝”
她們穿上校服,在臉上化上傷痕
稱自己是“某校小有名氣的不良女校霸”

emmm
可是
“校霸”不就是校園暴力、霸凌的代名詞嗎?
什麼時候開始,這種事情也變成了一種美了?

在她們的認知裡
反x侵的姿勢可以是情侶的恩愛戲碼
“家暴妝”可以成為一種美妝潮流
▼
那麼
“殺人犯”勞榮枝也能擁有“仿妝”
是不是也不覺得奇怪了?

看到這,大家發現了嗎?
這些熱衷於化各種妝容的人
她們似乎真的意識不到
這種做法會弱化受害群體所遭受的傷害
還會讓大家因為這些“娛樂效果”
對真正的受害者失去同情

更讓人無語的是
這樣的“娛樂化”行為
不但主動把女性放在受害者的位置
還讓女性一直活在社會的“刻板印象”裡
▼
就好像在說
女性不管是被x侵、被家暴還是被霸凌的時候
都只需要保持“美貌”而不是學會反抗

“有的鎖鏈,是我們自己迫不及待戴上的”
這句話說得一點也沒錯
她們把他人的苦難
變成一種“流量密碼”同時
也讓那些“女性的枷鎖”變得更加牢固

我想
真的想幫助那些遭受苦痛的人
並不是創造什麼新的妝容、新的拍照姿勢
而是拒絕將這些傷痛“娛樂化”、“標籤化”
讓大眾對這些原本就應該嚴肅對待的事情
保持畏懼之心
▼
只有這樣
那些真正的“受害者”們的發聲
才能更加得到重視、變得更有意義
你們覺得呢?
拒絕傷痛“娛樂化”!

關鍵詞
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