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省錢,我從倫敦搬到謝菲爾德,結果每月通勤費達到驚人的1000英鎊?!

作為英國的首都,在倫敦生活的人壓力可真不小——不僅房價、房租居高不下,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也讓不少居民難以消化。
這種生活壓力在新冠疫情期間催生了新的選擇:許多人藉助遠端辦公的靈活性,主動遷往生活成本更低的地區。根據英國國家統計局(ONS)資料,2023年有超過10萬倫敦居民選擇離開,其中相當比例的人群流向了英國西北部。
儘管表面上看,這種遷徙似乎是對更經濟生活方式的理性選擇,但隨之而來的職業發展問題卻逐漸顯現:當越來越多企業要求員工迴歸辦公室辦公,那些遠離倫敦的前居民們,不僅面臨著在城市職場中難以維繫職業生涯的困境,還要應對由此帶來的新的開支。
Vix Leyton今年40歲,來自卡迪夫( Cardiff)。在首都待了12年後,她突然厭倦了這種忙碌又昂貴的生活,決定逃離倫敦。
在對比了一些城市後,她最終挑選了英國北部的謝菲爾德(Sheffield),因為那裡的房租便宜得多。
在此之前,Vix在倫敦東部與人合租了一套兩居室公寓,每月需承擔的房租為1,100英鎊。但由於倫敦的租賃市場常年供不應求,房東幾乎每六個月就會提高一次房租,再加上倫敦物價連年上漲,Vix發現自己不得不頻繁使用信用卡來應對日常開支。
“倫敦娛樂場所非常多,我經常外出,”她說。“我每個月光在午餐和飲料上就要花掉大約300英鎊……我在倫敦花光了我的可支配收入,常常用信用卡作為銀行存款和支出之間的橋樑。”
2023年9月,倫敦的房租到期後,Vix決定結束這種入不敷出的生活,與伴侶一起搬到謝菲爾德生活。
除了想要改變生活方式,Vix最主要的搬家動因其實是她在疫情期間找到了一份全職遠端工作。
隨後,兩人在希爾斯伯勒(Hillsborough)租了一套三居室的房子,每月租金僅有765英鎊。
謝菲爾德的物價不僅更低,而且生活方式也截然不同。因為休閒娛樂場所少,Vix很少再去酒吧,而是開始散步或參與一些戶外活動。
她說:“我附近的酒吧週一到週三都關門,花錢的場合變少,每個月出去玩大概只要花30到40英鎊,所以感覺很不一樣。”
隨著支出的減少,Vix發現她的財務狀況也開始改善。“我已經還清了信用卡債務,負債也開始減少。我不僅沒有透支而且開始建立起應急基金,”她說。
在Vix看來,這原本是一個“天才計劃”,直到一次意外事件打亂了她的節奏。
2024年9月,Vix的遠端職位被裁,她不得不開始在謝菲爾德尋找另一份工作。她抱怨道:“我真沒想到‘在家辦公’的潮流結束的這麼快!”
更讓她鬱悶的是,在搬到謝菲爾德前她完全沒有料到在這裡找工作會這麼難。她無奈地說:“在謝菲爾德,能提供像我目前這樣級別的職位的公司屈指可數。雖然有一些很棒的初創公司,但不符合我的要求,而且也沒有個人理財公司在這裡設立總部。”
迫不得已之下,Vix不得不考慮接受混合職位,這需要她每週在倫敦工作幾天。從那以來,她就陷入了一場“遠距離通勤大戰”中……
“我沒想到‘重返辦公室’的節奏這麼快,”Vix承認。“因為住的太遠,我連面試的花費都非常高。比如,我通常會在週一接到面試電話,但正式面試往往要到幾天後,這期間我就不得不住在倫敦,再加上幾百英鎊的火車票,開支簡直不可想象。”
目前,Vix每週有三天在家工作,另外兩天通勤到倫敦。她說:“從我們家到倫敦國王十字車站的官方通勤時間是2.5小時,但實際通勤時間可能長達4到7個小時。前幾周,因為一些意外我還被困在了另一個地方,不得不花錢打車回家。”
Vix估計她每月的旅行費用高達1,000英鎊——遠遠高於她在謝菲爾德的房租,幾乎相當於她在倫敦支付的房租。她吐槽道:“這讓我好不容易攢下的錢幾乎化為烏有。”
除了通勤費用,在倫敦上班時的住宿費也讓Vix非常發愁,她說:“如果我提前三個月預訂倫敦的房間,每天最低費用是77英鎊,但通常情況下,倫敦每天的費用是90至140英鎊,具體取決於我住多久。”
漫長的通勤還帶來了別的負擔。Vix說道:“自從通勤以後,我早上5點就要起床,最早晚上9點半才能回家,旅行簡直讓我精疲力盡。搭乘末班車也讓我毫無安全感,我總是擔心末班車會被取消,然後我就被困住了。”
經歷了一段時期的通勤後,Vix開始考慮搬到離倫敦更近的地方,以更好地規劃職業發展。
對那些考慮離開倫敦的人,Vix建議他們制定一個“B計劃”,並表示:“一定要有應急計劃,提前考慮‘一旦你必須尋找另一份工作,要如何應對?’的問題。”
Vix不是唯一一個在離開倫敦後職業生涯受影響的人。
35歲的Grace Carter是一家網站的全職評論員和編輯,她於2022年底與伴侶從倫敦南部搬到了利茲(Leeds)。
“倫敦飛漲的生活成本,加上我對更大空間的渴望,促使我搬了家,”她說。“我每個月要花1,500英鎊租一套遠離市中心的小一居室公寓。但現在我們每個月只要花900英鎊,就能在利茲租一套兩居室的房子,感覺真是划算。而且,我們租的是一棟帶花園的房子,位於一個安靜的郊區。”
與Vix一樣,Grace發現搬離倫敦後她的其他支出也減少了。她說:“在倫敦,我每月在健身房要花70多英鎊,搬到利茲後,我每月只需支付約40英鎊就可以使用類似的健身設施。”
利茲的物價也更低,Grace說:“在倫敦,我家附近酒吧的一品脫啤酒大約5.50英鎊,而在利茲則只要4.50英鎊。外出就餐也更便宜,每次我外出就餐,都能省下5到20英鎊不等的錢。”
然而,儘管Grace90%的工作都是遠端進行的,但她也發現搬家給她的職業生涯帶來了挑戰。
“這比我想象的要難,”她說。“我確實可以透過遠端工作完成任務,但這讓我意識到人脈和職業發展的脫節。當你不在倫敦時,你會錯過行業活動、非正式聚會和其他機會。”
Grace的少量面對面工作是在倫敦進行的,前往倫敦的差旅費每月在150至200英鎊之間,這還不包括有時她必須支付的酒店費用。
Grace也曾考慮在利茲當地找一份工作,但卻很難有合適的選擇。她說:“這很艱難!雖然有工作機會,但這裡的工資較低,也缺乏大量高薪的自由職業機會。”
對其他想要離開倫敦的人,Grace建議他們要仔細考慮這一舉動對職業生涯的影響。她說:“我原本預計每年只去倫敦幾次,但因為工作原因,我現在每個月都不得不去。”
的確,離開倫敦也許能換回生活節奏的鬆弛感,但地理遷徙並不意味著壓力可以被簡單清零。倫敦或許生活成本高,但它也有無可替代的優勢:更多的就業機會,更優質的教育資源,更豐富的文娛活動,以及更廣泛的人脈等。
這也意味著除了考慮生活成本,我們也要評估職業發展與遠端工作的可持續性。
如果想要離開倫敦,那麼搬家前我們不妨多問問:當前工作是否具備長期遠端或混合辦公的可能性?目標行業在非倫敦地區的崗位密度如何?一旦失去倫敦的工作,是否可以在當地儘快找到替代崗位?
而且,大家也不要僅以“當前生活成本”作為搬家決策的依據,還要注意“潛在職業變動對收入的影響”。也就是說,大家一定要考慮清楚,相比生活成本降低,職業前景的損失是否真的划算?長距離通勤是否可行?通勤花銷是否超過了其他成本的降低?
另外,對於有孩子的家庭,也要考慮搬家後對孩子學校選擇和其他教育資源的影響。
總之,正如Vix和Grace的經歷所示:沒有完美的選擇,只有更周全的準備。也希望大家在合理規劃下,都能選到最適合自己的居住地。
ref:
https://www.telegraph.co.uk/money/moved-north-save-money-spend-12k-commuting-london/
掃碼➕客服微信諮詢
微訊號:BuyHomeUKSerena
歡迎諮詢:英國購房的各種問題
———————————————
我們是英國房產圈,一個靠譜,有料,不忽悠的英國房地產公眾號。
如果你對英國房產投資感興趣,就戳下面關注我們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