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段時間和幾位媽媽聊天,其中有原先在美國陪讀暑假回國“補課”的,我很震驚,以前都是中國孩子去美國讀夏校,現在怎麼都反過來了。
媽媽們倒是很淡定,她們說其實是回國來雞英語和數學的。
數學我倒是不意外,但是英語,美國遍地是“外教”,為什麼要來國內雞英語,我不理解。。。
他們和我一一列舉了中教的好處,總而言之就是三個字“很會教”,再加三個字那就是“能出分”。跟著中國老師學英語,回美國班裡都能遙遙領先…
我覺得教育這事兒總是夢想和美好現實很扎心,比如說每年20萬學費讀國際校可能小託福一直卡在750分的,也有讀著美初回國補英文的,還有從小到大讀公辦結果人家託福直接116的。
反正我還沒細想就趕緊要了別人老師的聯絡方式,家長可以自取👇
👇新增小助手,領取多重福利👇
小托福考場真題➕小託福全真測試
小託福詞彙表➕詞彙量測試


體制內 vs. 體制外學生的英語挑戰
今年上海中考英語結束後,大家普遍反饋難度不大,比去年還小一些。但,對比其他城市,上海中考英語難度全國領先,接近高考全國卷水平,尤其重視實際應用能力而非單純語法記憶。
考綱詞彙約2000個,但實際考試中可能出現超綱詞,尤其是閱讀和完形填空部分。
涉及科普、人文等多種題材,要求快速理解長難句和隱含邏輯。
接近真實對話速度,並可能涉及英音、美音混雜。
需熟練使用複雜句型(如定語從句、完成時態)並避免中式英語。
整體而言,體制內學生的英語主要侷限在於應試能力強但應用能力弱,具體原因還是原版閱讀、學術寫作能力的不足,因此如果孩子本身在體制內但平時有加強英語閱讀和寫作,未來轉軌到國際體系,或是出國留學也能很快適應。
👉 體制內學生痛點:
擅長語法選擇題,但原版閱讀、學術寫作能力不足。
體制內的孩子平時的英語輸入相對少,重點也放在課本內容上,而課本內容相對現在大部分的標化考試而言都過於簡單,且話題比較侷限於日常語言場景,缺少學術詞彙擴充套件。同時缺少泛讀訓練,所以閱讀速度較慢。
缺乏真實語境訓練,聽力輸入少,口語練習少,導致難以將閱讀詞彙轉化為聽力詞彙,聽原版語料時抓不住關鍵詞,口語的發音也會不夠標準。
相比於公辦校的學生,雙語校學生英語差更是真的讓人痛心,明明交了20萬一年的學費,結果卻遲遲出不了分,關鍵其實還是在於語法弱。
👉 體制外學生痛點:
體制外學生往往是所謂“原版娃”,從小在英文環境中浸潤,可以憑藉語感理解絕大部分的日常語料。但是在學術環境之下,要快速理解繁雜的長難句和學術用語,則需要對語法體系有一定概念,能快速拆分句子結構。
IGCSE/IB等課程都會要求高難度的學術寫作,比體制內的寫作要求高出非常多,不僅要語言流暢,用詞準確,還要邏輯縝密,言之有物,這就需要經歷系統性的思維和寫作訓練,鍛鍊批判性思維,快速適應全英文的學術環境。
👇新增小助手,領取多重福利👇
小托福考場真題➕小託福全真測試
小託福詞彙表➕詞彙量測試


小託福半年內考出850進“三公”,
她做對了哪些事?
一邊是薄弱的英文基礎,另一邊是面向升學的學術壓力,比如國際學校入學考試(主要就是考英文和數學),比如想要快速小託福、託福、雅思出分,很多家長就想要趁著暑假來進行“惡補”,英語短期出分有可能嗎?還是有的。
👉 案例1:S同學
背景:準備小託福備考三公的學生,入學測試只有小託福750分,要在半年內提高到850分。
提升方法:
1. 專項訓練:S同學的閱讀是強項,但是聽力和語法較弱,所以在整個學習過程中,都為S同學額外佈置了聽力和語法的專項訓練。聽力透過每週3次的影子跟讀+精聽複述的形式,快速掌握大量的學術詞彙。語法S同學的弱項是定語從句,所以佈置大量定語從句練習題和仿句練習。
2. 錯題分析:在備考的衝刺部分,老師帶領S同學定期重做之前的錯題,分析每一道錯題的原因,是因為某個知識點沒有掌握牢固?還是因為詞彙量不夠?透過一段時間的鞏固和複習,S同學在考試之前已經可以做到消除大部分的所謂粗心導致的問題。
3. 單詞衝刺:S同學平時喜歡天文學方面的內容,但是其他學術方向的專業詞彙就很匱乏,所以我們提供了季遇學術英語詞表,裡面總結了各個學術專題下的常見詞彙,幫助S同學彌補這一短板。
最終S同學考到了小託福850分的理想成績,聽力也拿到了280分的高分。

👉 案例2:B同學
背景:B同學是一名體制內高中生,計劃申請澳洲本科,但雅思首考僅4.5分(聽力5.0,閱讀4.5,寫作4.0,口語4.0),需要在6個月內達到總分6.5(單項不低於6.0)。
提升方法:
聽力專項詞彙 + 精聽訓練
B同學的聽力詞彙量不足,尤其是學術場景(如lecture、討論類題型)反應較慢。學習時使用雅思高頻詞表強化學術詞彙,每日精聽1篇劍橋雅思真題Section 4,採用“聽寫、跟讀、複述”三步法,提升資訊抓取能力。同時針對地圖題弱項,專項練習方位詞(如clockwise, northeast)。
口語陪練 + 話題串講
B同學口語卡頓嚴重,Part 3常因思路不清而低分。每週2次助教1v1口語陪練,重點訓練“觀點、解釋、舉例”邏輯鏈,合併相似話題,每次都進行錄音覆盤,修正語法錯誤。
閱讀真題限時訓練 + 長難句分析
B閱讀速度慢,判斷題錯誤率高。老師佈置了每日1篇真題限時訓練(18分鐘內完成),練習使用“平行閱讀法”定位關鍵詞。並且做長難句專項練習,拆解複雜句。
經過系統訓練,B同學雅思總分提升至6.5分(聽力7.0,閱讀6.5,寫作6.0,口語6.0),成功達到目標。


K-12英語“基礎好”的關鍵節點
雖然標化能力可以短期出分,英語能力卻建議長期積累,甚至學齡前就可以開始“打基礎”了。
👉 第一階段:學齡前,啟蒙期
在這個年齡段,孩子的語言學習最好遵循母語規律,從“聽”開始,逐步過渡到“說”。這個階段要大量聽力輸入,爭取積累2000-3000個聽力詞彙。然後逐漸過渡到可以進行閱讀和輸出,將聽力詞彙轉化為閱讀詞彙。
那麼,在這個轉化過程中,自然拼讀這種方法就很重要了。這個階段的閱讀材料主要以繪本和分級讀物為主,比如RAZ,牛津樹,myON等。

👉 第二階段:1-3年級——系統學習期
此時,孩子已經逐漸進入自主閱讀的階段,家長應著力培養孩子的閱讀流利度,同時引導孩子更深度的聽力和口語練習。
可以開始引導孩子閱讀更多的中章書,同時要擴充套件閱讀的廣度,不光要讀fiction,還要增加一些non-fiction的閱讀,比如國家地理的非虛構書籍,magic tree house等,提升學科興趣和廣泛知識面。
聽力部分,也要開始擴充套件泛聽的材料廣度,開始聽一些章節的有聲書,或者給小朋友看的一些原版科普短篇,Ted少兒演講等等。
與此同時,開始系統接觸語法,嘗試短小的寫作。

👉 第三階段:3-6年級——擴充套件期
這一階段,孩子的閱讀能力和聽說讀寫綜合水平已經比較不錯了,家長要幫助他們進一步提升表達能力,開始精讀中高難度書籍,擴充套件學科興趣。
閱讀:開始閱讀難度適合的原版書,比如哈利波特,各類兒童文學書單就可以從這時候開始嘗試了。繼續練習寫作,可以輸出150字左右的文章,表達觀點清晰,論據充足。

👉 第四階段:7年級以上——輸出期
這一階段,孩子的英文水平應該已經可以相對自由閱讀大部分的日常英文語料,可以日常讀一讀外刊,聽一聽英文播客。
這一階段的英文學習重點,應該放在將輸入轉化為輸出上。可以開始對語法進行查缺補漏的學習,規律性地練習不同文體的寫作,能觀點清晰地寫出300-500字的文章,並且有一定的語法和詞彙豐富度。
👇新增小助手,領取多重福利👇
小托福考場真題➕小託福全真測試
小託福詞彙表➕詞彙量測試


高中英語進階
高中階段,體制外的學生主要以培養學術能力為主,並且衝刺雅思和託福高分。
平時的訓練可以透過外刊精聽精讀、議論文寫作等方式提升相應的能力。圍繞不同學術主題進行演講和辯論,培養學術英語能力。
目標雅思7.0+/託福100+,重點突破學術閱讀和聽力筆記技巧。
👇新增小助手,領取多重福利👇
小托福考場真題➕小託福全真測試
小託福詞彙表➕詞彙量測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