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轟炸邊“喊冤”?以色列應得奧斯卡!

全文2394,圖片11張,預計閱讀時間6分鐘。
文章首發於“有理兒有面”(youli-youmian),歡迎大家在朋友圈和微信群轉發。
公眾號及其他平臺轉載請在後臺留言。

“當加沙醫院的新生兒保溫箱因斷氧閃爍紅光時,特拉維夫的公關團隊正在精心剪輯‘以色列自衛’的宣傳片”。——這句來自阿拉伯網友的諷刺評論,在5月20日這天成了最荒誕的現實註腳。
當日,歐盟宣佈啟動對《歐盟——以色列聯絡國協議》的人權審查,英國同步暫停與以色列的自貿談判,而以色列外交部發言人奧倫馬莫施泰忙在社交媒體上“喊冤”,稱歐盟“完全誤解了以色列面臨的恐怖威脅”,還順手把責任“甩鍋”給哈馬斯,活脫脫一副“惡人先告狀”的架勢。

與此同時,加沙地帶一所收容流離失所者的學校正騰起濃煙,64條生命在以軍空襲中消逝,其中包括17名兒童——他們甚至來不及長大,就成了以色列“自衛”敘事的犧牲品。
5月21日凌晨,傑巴利耶兩處民宅又再遭以軍空襲,10名巴勒斯坦平民在睡夢中身亡。

這場“邊喊冤邊轟炸”的魔幻戲碼,根本不是表面上的軍事衝突,而是一場精心編排的政治表演。
從特拉維夫的新聞釋出會到多哈的談判桌,從布魯塞爾的歐盟總部到白宮的橢圓形辦公室,以色列用“受害者”人設掩蓋侵略者本質,用“反恐”敘事粉飾人道主義災難,堪稱國際政治舞臺上最“傑出”的表演帝。

“我們的每一枚導彈都精準打擊恐怖分子”。內塔尼亞胡在5月19日的講話中信誓旦旦。
而現實卻是,24小時內,以軍炸彈先後擊中加沙聖城醫院附屬學校、代爾拜拉赫居民區水井和努賽賴特難民營加油站。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提供的現場畫面顯示,廢墟中一名幼童的涼鞋沾滿鮮血,旁邊散落著變形的玩具熊——這就是以色列所謂的“精準打擊”。

更諷刺的是,以色列國防軍當天釋出的“戰報”中,竟將轟炸居民區描述為“摧毀哈馬斯武器庫”,但拿不出任何衛星影像或彈藥殘骸證據。反倒是半島電視臺拍到的畫面裡,救援人員從瓦礫中抬出的全是平民遺體,其中最小的受害者僅3個月大,襁褓中還攥著斷裂的奶嘴。
一邊是“自衛”口號震天響,一邊是加沙平民傷亡數字飆升,以色列的無恥早沒有了下限。
當然,巨大壓力下,以色列不得不進行“人道主義表演”:19日好不容易“放行”5輛對加沙的援助卡車,內塔尼亞胡卻直白地說“就是為了躲批評”。結果聯合國20日發現,這些物資卡在口岸根本送不進去,工作人員等了幾小時都拿不到通行許可。
所謂的“人道主義通道”,不過是以色列應付輿論的“擺拍道具”罷了。

而在多哈談判桌上,以色列的“磨洋工”仍在繼續著。
卡達首相穆罕默德5月20日坦言談判“毫無進展”,以方指責哈馬斯“拒絕一切提議”,哈馬斯則反嗆以色列“假裝談判”。以色列甚至召回了大部分談判代表,只留一個小隊“做樣子”,連美國調停團隊都看不下去,私下抱怨以方“毫無誠意”。
在這次以色列當主角的政治表演中,還有幾個配角的戲份也很重。
面對這種慘無人道,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階代表卡拉斯20日在釋出會上稱,加沙局勢“堪稱災難”,絕大多數外長支援對《歐盟-以色列聯絡國協議》啟動審查。
這份早在2000年簽署的協議,其第二條款上寫的“尊重人權”四個大字,如今終於被歐盟想起來,當作揮向以色列的“道德大棒”。

從表面上看,歐盟總算是要出來“主持公道”了,但事情卻遠沒有看到的那麼簡單。
今年以來,德國柏林、法國巴黎的反以示威一場接一場,連公務員都聯名抗議政府軍援以色列。
歐盟此時出手,與其說是良心發現,不如說是被民意逼得不得不出來擺個姿態。對內可以平息民憤,對外又能站住“道德制高點”,一舉兩得。
可卡拉斯還透露,制裁約旦河西岸以色列“極端主義”定居者的提案被某一成員國阻撓。面對大是大非,一國否定就不透過看似是歐盟尊重議事原則的民主,可實際上,在加沙人道主義災難面前,這種虛偽做派也是毫無下限。

比起歐盟的扭捏作態,英國的“表演”則顯得更具有隱蔽性。
其外交大臣拉米20日宣佈暫停與以色列的自貿談判,首相斯塔默還拉著法國、加拿大一起發聲明,警告以方若不停止軍事行動,“將採取具體措施回應”。
但資料揭穿了其虛偽:英國2022年對以軍售許可價值4200萬英鎊,2023年降至1800萬英鎊,2024年雖暫停30項軍售許可,卻透過 F-35 供應鏈間接提供約1.3億英鎊的雷達和瞄準裝置。
這波“賣刀殺人後勸架”的操作,網友直呼“年度最佳雙標”!

最讓人無語的還得是美國的雙標。過往以來,歐盟對以色列永遠只是口頭審查,而美國卻是往死裡軍援。
美國政府不僅14次在安理會否決停火決議,2024年10月以來,還向以色列送了180億美元軍援。這樣的操作像不像家長一邊罵孩子“乖,別打架”,一邊卻偷偷往他手裡塞棍子?
這種選擇性正義,讓美國《紐約客》直呼:“當烏克蘭城市遭轟炸時,西方媒體24小時直播;當加沙醫院被夷為平地時,他們卻在討論‘雙方責任’” 
難怪阿拉伯網友在網上嘲諷:“在西方眼裡,烏克蘭人的命是命,巴勒斯坦人的命只是Excel表格裡的數字”。
而真正苦了的,恐怕只有加沙的老百姓:4.6萬人死亡,90%的房屋被毀,70%的人無家可歸,整個加沙成了一座恐怖的“人間地獄”。

“加沙的嬰兒正在被餓死聯合國副秘書長弗萊徹20日的警告像重錘砸在人心上:未來48小時,1.4萬名嬰兒可能因斷糧斷藥而死亡。
自從3月以軍全面封鎖加沙,加沙47萬人陷入“災難性飢餓”,麵粉價格漲了3倍,老百姓餓得連動物的飼料都搶著吃。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的報告指出,加沙可能在5月至9月間爆發饑荒,這將是現代文明的重大恥辱。

加沙的廢墟上,每一塊磚都在無聲地控訴著西方的虛偽。
西方社會的“強烈譴責”換不來一口吃的,加沙的媽媽們只能用鹽水喂孩子,爸爸們則在瓦礫堆裡哭泣著找尋孩子的屍體,而以色列的炸彈卻在每天準時報到。

當美國霸權依舊禍害世界,當西方雙重標準仍是國際秩序的“潛規則”,加沙的哭聲,註定會淹沒在虛偽的“政治正確”中。
而以色列一邊製造人道主義災難,一邊哭唧唧喊冤,這演技,奧斯卡欠你們一座小金人!
圖片源自網路
 關注公眾號:
有理兒有面
理   性|   揭   秘|   探   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