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開始沒看上,四年後徹底被圈粉了,我真心盼它能越來越火!

🎁 黛西讀者專屬抽獎 🎁
下單後來留言板隨便說幾句
或在【黛西讀者大本營】曬單
截團後共揪出38個姐送禮物
具體怎麼參與在文末細說

文 | 黛西
說個拉仇恨的事兒,餅餅已經開學了!
別罵了,德國寒假放得也早,跟著聖誕那會兒放的。
德國小學生的假期太多了,大人沒這麼多假,很多時候只能在家home office,一邊上班一邊帶娃。
後果當然就是,班上不好,娃也帶不好!我大部分的防都是在這種時候破的!
不過似乎好久沒破防了,一是因為餅餅大了可以自己搗鼓不少事兒,二是我對很多育兒標準沒有執念了。
比如看動畫片的時長,平時是控制在20-30分鐘之內。
一放寒假,好傢伙,只要你能消停點兒,讓我安心上班幹活,愛看多會兒就看多會兒吧!反正並不影響過好這一生。。。
▼ 這麼好的精神狀態,八成是在看動畫。。。
當然了,內容肯定是要把關的,反正避免不了看動畫,不如看一些順便能漲知識的。
這個寒假,我給餅餅找了個新的知識動畫”《阿嘟白澤》,對餅餅來說是新的,其實人家很早就有了,都更新六年了。
今天給你們也安排上!
我發現很多姐妹兒已經買過了,也是讚不絕口。
早在四年前,白澤創始人就和我加上了微信,那時候更新的內容還相對少,說實話第一眼沒有特別心動,當時還給他們提了一些改進建議。
沒想到四年後再看,已經是“換頭式”升級了,徹底被圈粉!
讓我有些驚訝的是,他們居然把之前不滿意的內容全都回頭重做了一遍,這種追求工匠精神的創業者,快要絕跡了!

就像你們說的,真的需要有人好好宣傳下白澤,尤其是看到了他們這些年的蛻變,我真心希望它能越來越火,讓更多孩子看到。
“白澤”是上古神話裡,一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神獸。
“阿嘟”是白澤在動畫片裡唯一的臺詞用不同語氣的“阿嘟”表達情緒,特別招娃喜歡。
除了白澤,還有寬邊帽女孩護衛向日葵(可他是一幅畫😂),頑皮仙人掌,和一隻白色的一隻耳小神獸五個無厘頭的角色,是孩子們的“替身”和嘴替,提出疑惑,探尋答案。

畫風唯美,清新,乾淨,我最早看到這個動畫,還以為是法國引進的,有那麼一點兒法國繪本插畫的調調。
《阿嘟白澤》每集5-8分鐘,一集一個話題,目前有兩大系列——
一個是《這是什麼》,科普啟蒙主題。
另一個是近期剛開始更新的《未來之芽》,認知哲思啟蒙。
要說市面上類似的兒童片挺多的,阿嘟白澤有啥特別的呢?
我覺得最特別的是,它不是“直給”孩子一堆知識點,而是幫孩子開啟知識的“廣度”用啟發思考的方式,在“大箱子”上撕開一個“口子”,讓孩子有興趣往裡面窺探。

不是為了記住更多知識,而是給孩子點亮一個個方向,讓他們知道世界上有這麼個東西,有很多未知等著我探索,激發他們對世界的好奇——這才是科普啟蒙的意義。
咱們開團的《阿嘟白澤》永久卡,不光說的是時間無限,範圍也是無限的。
兩個系列已更新的所有集,以及之後會更新的所有集,都不需要再額外付費了,無限續杯。
👉《這是什麼》系列,目前已經更新到了第五季,五季更完總共300集中文+200集英文。
👉《未來之芽》系列,目前第一季剛開始更新到了17集,第一季更完總共130集中文+30英文。
我知道你們想問,後面還準備更新幾季啊?
我問了白澤創始人,你猜他咋說?
他說不畫餅!😂
具體幾季現在還說不好,但可以確定的是,肯定不會就做一季的,根據我這些年對白澤的瞭解,他們從來都是“多給”,不會讓老使用者覺得虧。
創始人還跟我講,不光認知系列《未來之芽》會更新下去,科普系列《這是什麼》也還沒全劇終呢,很多前沿科技相關的東西還沒講完,買了永久卡,以後有任何更新都能看。
品牌官方推薦是2-12歲,我覺得也別這麼寬了,大多數內容適合3-10歲例外是《這是什麼》裡的【成長系列】,內容偏大齡一些,小娃暫時還看不了,等6歲以上再看。
這次開團,我跟創始人刷臉要了18個景德鎮定製的杯子,下單後來留言板說幾句就能參與抽獎了,你們要是不參與,我可自己留下了,好喜歡!對這種漂亮杯子毫無抵抗力!
先放上黛西的團購小程式為敬!
目錄
一)《這是什麼》看到世界的廣度
二)《未來之芽》感受世界的美
三)怎麼買最划算

一)《這是什麼》看到世界的廣度
先說說已經更新了近300集的《這是什麼》科普啟蒙動畫。
《這是什麼》分了三個不同板塊,【what系列】和【how系列】適合3-8歲,【成長系列】適合6-10歲。
▼ 上下滾動檢視更多 ▲
看目錄就會發現一個問題,話題感覺想一齣是一齣的,不像常見的科普那樣按劃分成人體啊、太空啊、植物啊、海洋啊這些大類。
我一開始也是有些懷疑,好像不太成體系啊!
看了內容,就明白這麼設計的原因了。
咱們大人喜歡有邏輯的,成體系的,看著特別規整的。
但是,孩子每天關注的覺得有趣的東西,就是很“零散”的,從天上的星星到衣服上的拉鍊,也就是一抬頭和一低頭的功夫。
白澤突破了常規科普的大類劃分,從一個孩子的視角出發,看到什麼感興趣的,就給他們講什麼。
科普啟蒙就是要儘可能給孩子展示更廣的世界,讓他們發現自己真正喜歡探索的方向——先廣度,再深度。
每一集的話題相互獨立,都是圍繞著孩子的各種需求,探索需求、生理需求、社交需求等等展開的。
不是一定按順序看,也不是每一集都要看,根據娃的喜好,選他們感興趣的話題看。

啟發式科普
不知道你家娃是不是也這樣,丟給你一個為什麼,又根本沒興趣聽你講解。
因為孩子只會注意自己能理解的資訊,不能理解的就自動遮蔽了。
有時候我感覺已經用非常通俗的人話在解釋了,但餅餅直接上來捂我嘴。
白澤講科普的方式,給了我一個很大的啟發,給娃講科普真的不需要太“透”太“硬核”。
在這個時代,答案唾手可得,“給出答案”不是科普最重要的目的,更重要的是激發好奇心,開啟對這個世界的探索欲。
比如黑洞這麼抽象的概念,怎麼給娃講,講到什麼程度呢?
黑洞不是一個洞,它也是個球,非常重的球,就像把地球壓縮到黃豆那麼大,就變成了一個又小又重的球。

它特別能吃,光也能吞進去,所以我們看不見它,黑漆漆的,就叫它黑洞了。

黑洞裡面漆黑一片,進去的物體沒有能跑出來的,所以科學家還在探索神秘黑洞的內部世界。
講到這裡,對娃來說已經足夠了,給娃心裡埋下了一顆種子,宇宙裡還有很多神秘的地方,科學家也解釋不清楚,人類還在不斷的努力。

說人話的科普
為了講得更生動,直觀,有畫面感,白澤裡用了大量類比來講科普,沒有高深的專業名詞,都是孩子好理解的人話。
比如螞蟻這集,一開始先講舉重比賽。

人類舉重運動員可以舉起自己體重兩倍的重量,不過螞蟻比人類厲害多了。

小螞蟻能厲害到哪去?
它能舉起自己體重50倍的重量,拖動自己體重1400倍的重量。

就這麼一個數,孩子沒概念,記住也沒有意義。
老師繼續說,小朋友要能舉起一輛小汽車,才能跟小螞蟻比力氣。

這樣的類比孩子特別容易理解,一下子直觀感受到了小螞蟻的力量,比記住50倍這個數字更有意義。
又比如【How系列】裡講近視,如果只是告訴孩子,眼軸變長就不會再變短了,娃肯定沒有概念。

而白澤用了一個特別妙的類比:就像小朋友長高了,就不會再變矮一樣。

恍然大悟!

有人文溫度的科普
我一直覺得白澤的科普很有溫度,不是冰冷地講知識,因為在科普里大量融入了人文元素。
講科技,也思考科技對人類社會的影響;
認識疾病,也因此學會理解和關懷;
聊科技的進步,也聊科學家的執著和堅持。
比如【成長系列】裡講到了人工智慧,先給孩子講了什麼是大模型、預訓練、機器學習。

然後話鋒一轉,人工智慧越來越強大,未來會給人類很多幫助,但也可能造成威脅。

人工智慧對人類社會的倫理挑戰,這是現在非常熱門的研究課題,但是對於幾歲的孩子來說,這種關於倫理的探討太深了,點到為止,給孩子留下思考空間。

再比如講阿爾茨海默症,看得我好感動。

如果是“硬科普”,會告訴你阿爾茨海默症是全世界前十大死亡病因之一,據國際阿爾茨海默病學會的預估,到2050年,全球患病人數將超過1億。
但是在有溫度的科普裡,白澤帶著孩子們進入病人的大腦,看到受傷的神經元,和那些破碎的記憶。

結尾看得人鼻子一酸——雖然我們不能趕走黑暗,但我們可以在黑暗中點亮一盞燈,請給他們一個擁抱。

還有同樣是【成長系列】的「宇宙還小的時候」這集,從宇宙起源講到了宇宙的未來。

宇宙的未來什麼樣呢?
答案是,一切都會消失。

地球、太陽、銀河系,都會消失。

那我們的探索就沒有意義了嗎?
並不是。
無論是人類歷史,還是宇宙的歷史,光明和智慧都只是一瞬間,只有思想的光芒可以刺破漫漫長夜。

畫面上,無數顆星星不斷變換,組成了人類發射的各種空間探測器,有探路者號火星車,還有天宮空間站。

面對宇宙,人類如此渺小,但從未停止探索,即便一切終將歸於黑暗,但這個過程也在不斷把人類帶向新的高度。
說的是宇宙,也是人生,意義不在於結果,而在於生命的過程和體驗。
【成長系列】後面還會更新很多前沿課題,比如「密碼學」、「腦機介面」、「社交媒體」等等。
這些選題都是很獨特的“非剛性科普”,但它們和孩子的未來息息相關,傳統媒體上很少能看到這樣的話題。
點這裡收下:

二)《未來之芽》感受世界的美
《未來之芽》是白澤近期剛開始更新的,目前第一季剛更新到了17集,這一季計劃更新130集中文+30英文,話題包含哲學啟蒙、漢語、詩歌、數學等等。
哲學啟蒙還沒開始更新,創始人給我看了些劇透,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個方向,給小朋友的哲學啟蒙,市面上太少見了!
從孩子身邊的場景切入,帶給孩子哲思啟發,比如著名的“保安三問”——你是誰,你從哪來,你要到哪去,這三個哲學問題,白澤也在思考。
比如在後面會更新的「我是誰」這集裡,白澤給了寬邊帽一個蘋果,這蘋果挺驕傲,走來走去的說,“我是一顆獨一無二的蘋果!”
(這集還沒更新,我跟創始人要了個初稿動畫,放上一些片段,咱們先看個大致意思)
就像蘋果一樣,每一瓶牛奶、每一個玩偶……等等很多東西都覺得自己是獨一無二的。
但是,蘋果能變成蘋果樹,長出一模一樣的若干個蘋果;
奶牛能產出若干瓶一模一樣的牛奶;
玩偶工廠能生產一模一樣的若干個玩偶;
甚至,小朋友也會長得跟爸爸很像、或者跟媽媽很像……

那麼,究竟有沒有獨一無二的一個蘋果、獨一無二的一瓶牛奶、獨一無二的一個玩偶,以及獨一無二的一個小朋友呢?
我為什麼是獨一無二的,什麼又讓我成為獨一無二的?

最後引出了哲學一問:我是誰?
沒有給出答案,也沒法給出答案,重要的是引發思考。
哲學的核心就是思考,一種不斷追問、反思和批判的思維方式。
《未來之芽》的漢語和詩歌也非常特別,第一感覺是太美了,可能是我看過最美的漢字和詩歌動畫。
每個字都融入到了畫裡,講日月,畫面上是日出日落,月圓月缺,體會漢字之美。
各種題材的詩歌,用唯美的畫風詮釋,用畫面表達詩歌的情感。
▼ 楓橋夜泊
點這裡收下:

三)怎麼買最划算
《阿嘟白澤》永久卡包含《這是什麼》和《未來之芽》原價328元,黛西讀者團價298元。
永久卡不光時間無限,範圍也是無限的。
兩個系列已更新的所有集,以及之後會更新的所有集,都不需要再額外付費了,無限續杯。
👉《這是什麼》系列,目前已經更新到了第五季,五季更完總共300集中文+200集英文,未完待續。
👉《未來之芽》系列,目前第一季剛開始更新到了17集,第一季更完總共130集中文+30英文,未完待續。
下單後24小時內,訂單上會收到一個“快遞單號”,這個單號就是兌換碼,在公眾號【阿嘟白澤官方號】選單欄“使用者中心-兌換中心”,輸入這個碼就可以兌換觀看了。
最後還有喜聞樂見的抽獎福利20+18份!
🍪 福利一:大本營曬單
確認收貨後來咱們【黛西姐妹大本營】曬單,截團後揪出20個姐妹,每人送出一本《白澤辭典》(白澤世界的長篇小說)。
先掃碼新增黛西小夥伴來【黛西姐妹大本營】,曬單具體細則近期發到群裡的,姐妹們先掃碼入群,已經進過任意一個大本營就不用重複進啦。

🍪 福利二:留言抽獎
下單後來留言板隨便說幾句,截團後揪出18個姐妹,每人送出一套景德鎮定製的杯子。
微信的精選留言數量有限,無論你的留言是否被精選,都有機會中獎的。
中獎名單會在2月份公佈,請姐妹們星標公號,這樣才能不錯過推送,不要中獎了沒來領,那就太可惜啦。

黛西
這裡是購買入口:
開團時間:1月22日20點-2月10日24點
本文包含推廣內容和購買連結(俗稱團文)
請姐妹們理性消費,維護家庭和諧
雖然我和公眾號主體均非銷售方,但我非常關心你的跟團體驗,收到團品後有任何問題,請一定要聯絡黛西客服,千萬不要忍,更不要怕麻煩我。
任何售後問題,我們都會認真瞭解情況,幫姐妹們反饋給銷售方及責任方,盡我們最大能力協助大家與其溝通和解決問題。
有事別一個人扛,答應我做彼此的天使,比心❤️
找黛西客服最方便的通道是在服務號「黛你一起buy」
在「黛你一起buy」主頁底部就有客服入口👇

*關注服務號後,可以自動收取客服訊息、發貨通知、物流資訊,超級好用
開團必是用心精選,希望你和孩子喜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