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部霸王硬上弓!國產古偶,降智成這樣?

一直以來,古偶熱衷於各種高難度談戀愛姿勢,主打一個身體不好不配談戀愛。
包括但不限於,騎馬吻,落馬吻,面紗吻,翻面吻,夾心吻…
《九重紫》
這次,更是以“一滴淚落鎖骨”的名場面,出圈出到越南去,被稱作“硫酸般燙進觀眾心裡”。

啊這,這個比喻,真的不是要喝珠江臺的丹參保心茶嗎?痛啊!
不少人被“雨中跑馬”吸引而來。
男主在雨中奔襲,一臉英勇,把女主從轎子裡抱了出來,英雄救美的樣子…
但如果你看正片瞭解了前因後果,就會發現,女主發燒了,男主這樣發燒還抱出來淋雨,是打算第二天就死老婆嗎?
但你說這部劇是完全難看嗎,也不是,可以說它的節奏做得不錯,讓人可以看得下去。
宋祖兒有些裝扮也是讓人驚豔,我見猶憐的。
而且敢於燒經費,質感看起來還不錯,據說,該劇單集製作成本超4000萬元,戰爭場面對標《權力的遊戲》…
這部劇熱度極高,首播熱度突破20000,創騰訊影片今年首播劇最快記錄,而到了第四天,熱度高達29505,更是成為騰訊影片S+級古裝劇最快破29000的劇集。
但另一方面,不少人卻打差評,只因男主太醜,醜到可以防沉迷…
以上這部播放熱度巨高,爭議巨大的古偶劇,到底是真好看到令人折腰還是難看到令人折腰——《折腰》
先大概交代一下故事背景,故事是這樣的。
曾經,焉州與魏國結下同盟,同生共死。
結果,邊州大舉攻打魏國,魏國祖孫三代慘遭屠殺,焉州卻無動於衷…
至此,焉魏二國結下血海深仇…
而十四年後,焉州欲將孫女小喬,許配給魏國當年那場戰爭中倖存下來的後代魏劭,一嫁泯恩仇…
於是,這對純恨夫婦,開始了看似相愛相殺,最終互相救贖,互幫互助的一生…
光是這幾行字,就有好幾個bug。
女主因為家裡沒一個男的能打,於是就打算獻身,嫁給男主,以平息戰亂。
可是,這不是兩碼事嗎?強行嫁人,嫁一個人,真的可以換祖孫三代戰死沙場的血海深仇嗎?政治不是一換一,和親的背後是權衡利弊與斟酌損益,並非一廂情願可以簡化…
古偶的簡單化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從寶寶仙俠到寶寶重生,總之有個由頭就行…
更詭異的是,兩邊都在攛掇兩人。
看著金士傑顫顫巍巍支稜起來說出那句看似愧疚又深情的“願我的孫兒,不負你的孫兒”,簡直讓人毛骨悚然。
當年老登的錯卻讓孫女去還,還好意思說最疼愛的是孫女?
而不知道為啥,男主這邊的謀士,竟然也在攛掇,謀士堪稱媒婆。
說什麼我們士兵需要修整,甚至說百姓受了太多的戰亂之苦,此時可以辦一場婚禮沖沖喜…
What?到底誰是主公?
還說為什麼不順勢而為,娶喬女得磐邑,不廢一兵一卒,何等美事!
啊這,您當然不廢一兵一卒,您直接廢主公啊!就很,離譜…

於是,順著這個邏輯,女主就開始了“攻略”男主的過程。
雖然我們是仇人,但是我們硬要結婚,我就要讓你愛上我。
男主被迫和殺了自己爹的人談戀愛,這是什麼霸王引上弓的純恨文學?

為什麼先婚後愛總是讓人感覺不舒服,因為它以捆綁的方式,跳過了愛情裡最微妙也最美好的第一步:起心動念。
這是一切愛情的發端,也是最玄最有意思也最私人的時刻。
可能就是那天的陽光很好,可能就是那一刻你看見了他並不圓滿的暗面卻心意相通,有的甚至是狼狽,是雙方摔倒在冰面上的相視一笑,在吵架中爆發,是明明慪氣卻還是忍不住想要吻上的唇…
是不可預知,是毫無道理卻又合情合理,這些本該值得玩味的一切,卻被一個硬理由搪塞過去了,把兩人關在一塊,就他倆了!沒誰了!
為什麼現在古偶給人流水感太強,刷完即棄。
因為一些細膩的,私人的東西消失了…
這一部分私人的缺失,是無論多誇張的肉體接觸,多高難度的吻戲,多煽情動人的BGM都無法彌補的空虛…
而且肉體越親密,越強化了這種疏離。
比如劇中下猛料,加入了不少晉江文學紅袖添香網等經典場景的影視化,真讓人莫名羞恥…
包括但不限於,什麼給男主下藥,男主雖然慾壑難填,但忍住了…
比如什麼男主有夢魘,抓住女主可憐巴巴地說,別走…
女主甚至還因為不小心動了男主的匣子,而被當場掐脖子…
天,光是打下這幾行字都感覺特別羞恥,還是文字的歸文字,想象的歸想象吧…
而且這些都太套路,太流水線了,它的可複製性恰恰讓男女主情感更加降低了動人的程度…
還有一種高贊說法,我不太能理解。
有人說,《折腰》讓我很滿意的是,無論是男主在下屬面前說女主的好話,還是女主在婆婆面前維護男主,他們雙方都特別精準地,恰好地,剛剛好的,出現在了窗戶外,全部都聽到了,沒讓我們觀眾憋氣。
這樣的精準,是很解氣,但這是真實的關係嗎?
而在劇中,呈現的是女主什麼都懂男主,是一個極高情商的人,而謀士對男主的啟發就是:至親至愛之人,就是見你所見,想你所想
真的是這樣嗎?談戀愛又不是談蛔蟲,如何能真正的“見你所見,想你所想”,這真的不是把人ai化嗎?
而且想想看,真正的愛情,就是做不到嚴絲合縫,甚至是反嚴絲合縫的。
因為當你在很親近的關係裡,你就是會褪下所有社交面具,暴露最真實最赤裸的自己,甚至是你都沒有見過的自己…
也恰恰是因為關係足夠近,兩個不同的個體,這必然意味著衝突,錯位,必然需要互相磨合。
真正令人動容的愛情,從來不需要這麼嚴絲合縫,它從來不憚於展現一段關係裡錯位的狼狽,與笨拙的溝通。
想到一個特別相反的例子。
《傲慢與偏見》裡有一個經典名場面,雨中求婚,就是完全沒有“見你所見,想你所想”。
是達西明明想說出求婚的話,卻不由自主地帶著階級的傲慢與冒犯,根本是詞不達意…
傲慢與偏見》劇照
是伊麗莎白被氣得渾身發抖,明明討厭這個看似高高在上的男人,卻不由自主地被他牽動情緒,心不由己…
資訊完全傳遞錯誤,此刻他們心心相錯,甚至帶著敵意,他們根本見不了對方所見,也想不了對方所想…
但又有什麼所謂呢?
當兩個獨立的驕傲的人,各自在深夜反覆思量對方的隻言片語,帶著矛盾與糾結,徘徊與思念,酸楚與渴望…
這種看似笨拙,帶著小心翼翼與試探,這種越過階級與身份的試圖理解與看見對方真心的時刻,是狼狽的,是傻氣的,是笨拙的,但誰都知道,愛情在這一刻,就已經開始了…

所以這也是我認為所有“攻略式”的愛情劇不成立的根本原因。
如果你非要攻略別人,抱著“對方必然要愛上自己”的目的,看起來是很絲滑的,但這意味著,你必然隱藏了一部分的自己,抹除了可能有的衝突,這必然意味著關係的不平等與不坦誠,以及不真實…
所以這部古偶在看的時候總有種彆扭,這些看似極致瞭解對方的背後,斬釘截鐵地說出“我要他心甘情願地娶我”的背後,必須要聯姻才能解決家族困境的背後,似乎哪裡不對勁。
不對勁的地方還在於,當一段關係,它只有成功和繼續,沒有分開的可能,那它就不是一段真正的關係,也恰恰失去了愛情最精髓的部分:
我們可以那樣親密,也可以那樣形同陌路,我們可以那樣進入彼此,也可以那樣銷聲匿跡,我們可以那樣深深看見,卻又可以那樣轉身離開,視而不見…
愛情最美好又最特殊的地方就在於,它同時存在極度的親密與潛在的徹底的分離
所以為什麼說愛情需要勇氣,因為它意味著願意掏出熱騰騰的真心,曾經彼此深深看見,交融嵌入,同時承受這一切完全消失的重量與代價。
大多數愛情劇都因為做不到呈現這一點而徹底失真,特別是在極度強調官配cp,極度強調命中註定,非你不可的國產古偶現偶。

當愛情失去了這層重量,就註定失去了它真正觸動人心的底色,不只是《折腰》,親密關係的懸空,劇情的低齡化,始終是蒙在國產偶像劇裡的一層陰影。

古偶市場看似很熱,依然有很強的商業價值,每個月甚至每週都有源源不斷端上來看似熱氣騰騰的新菜,聲勢浩大…
但你方唱罷我登場,來來去去,已經離真實的觸動很遠了。
點選下方卡片關注我
點亮

,《折腰》,看折了老腰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