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印象中,南特是法國西部一座安靜宜居的城市,文化氣息濃厚,學生眾多。

但從2024年11月起,這片看似平和的土地上,接連出現了令人不安的襲擊案件。
受害者們大多是年輕的女大學生,地點集中在城市北部,靠近各大高校與學生公寓的區域。
她們在白天或深夜,獨自行走時,被一名陌生男子尾隨、威脅,甚至遭遇暴力侵犯。
起初,案件發生零散且隱秘,沒有引起大範圍注意。但隨著案件數量增加、手法升級,警方逐漸意識到,這或許不是孤立的個案。
於是,一場圍繞恐懼和正義的較量,就此悄然展開。

這起連環案件的第一次襲擊,還得從去年11月說起。
2024年11月17日傍晚,一名26歲的女大學生在南特北部獨自行走時,被一名蒙面男子持刀襲擊。
嫌疑人命令她脫衣,並試圖用刀脅迫進一步侵犯。但幸運的是,受害者奮力呼救,路人聞聲而至,襲擊者倉皇逃離。
這起案件隨後被警方登記,但當時由於缺乏確切線索,偵破進展緩慢。
然而,這只是開始。

十天後,也就是11月27日深夜,大約23點,一起更加嚴重的案件發生了。
一名21歲的女學生在回宿舍的路上,遭到一名戴口罩、持刀男子的襲擊。
嫌疑人將她套上頭罩,強行塞進一輛黑色旅行車,然後駕車駛離。
受害者後來描述,她被帶到了郊區一片偏僻的田地上,被綁在一棵樹上,遭遇了性侵。
事後,嫌疑人又將她重新帶回了原先的地區,將她遺棄在街頭。
這起案件性質極其惡劣,警方迅速展開調查。但當時,案件線索有限,作案人謹慎,監控盲區、證物稀少,給調查帶來了巨大困難。

今年1月5日凌晨零點左右,新的襲擊再次發生。
一名21歲女學生在外出時遇襲。嫌疑人手持橙色美工刀,穿著紅色運動鞋,命令受害者脫衣。
但女學生猛烈反抗,成功脫險。附近監控拍到過一輛黑色旅行車出現。
這一次,警方逐漸拼湊起了作案人的基本特徵:
男性,身高約1米80,體型偏瘦;行動時通常穿連帽衫、遮掩面部;手持利器作案,具備一定的控制與逃脫意識;以大學生出入頻繁區域為主要活動地帶。

4月14日,一名23歲的女學生成為了打破沉默的人。
當天,她在卡爾克福(Carquefou)的一條綠道上跑步時,被一名身穿綠色連帽衫、佩戴黑色圍巾、持刀的男子攔住並抓住了肩膀。
她大聲尖叫,驚嚇到襲擊者,迫使對方逃跑。
憑藉清晰的描述,警方很快在附近控制了一名可疑男子,並提取了他的DNA樣本。
這一次,終於有了實質性突破。

4月24日,這名男子在南特被正式拘留審訊。
他今年21歲,出生於伊勒-維萊訥省勒東市(Redon),此前在司法系統中沒有任何犯罪記錄。
面對警方的訊問,他承認了全部三起襲擊及強姦指控。目前羈押於看守所,等待進一步司法程式。
儘管嫌疑人已供認三起案件,但調查人員相信,可能存在尚未被發現的其他受害者。

因此,南特檢察院特別發出呼籲:
任何在2024年至2025年期間,在南特北部——尤其是賽馬場地區(hippodrome)和位於南特大區西部的Savenay區域遭遇過類似襲擊的年輕女性,請儘快聯絡警方。
調查人員表示,一些受害者可能因為害怕、羞愧、記憶模糊或誤以為自己遭遇的是“小事件”而未報警,但每一條線索都至關重要。
這不僅關係到案件真相的完整,還關係到整體社會安全感的恢復。

從已知案件來看,嫌疑人將目標集中在大學附近並非偶然。
因為學生群體生活作息多樣,深夜單獨外出比較常見;其次,她們的租住環境簡單,周邊監控與安保力量不足;而且相對年輕,警惕性與防衛能力也有限。
襲擊者顯然有一定預謀性,選擇了機會最容易、逃離通道最便捷的地段下手。
這些因素都為城市公共安全和女性自我防護教育敲響了警鐘。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正是因為最後一名女學生勇敢報警,才避免了案件進一步惡化。
所以,每一個勇敢站出來發聲的人,都是在為自己、為其他潛在受害者爭取更多的安全與正義啊,她們值得被尊重與支援。
-END-
Ref:
https://www.leparisien.fr/faits-divers/agressions-en-serie-et-viol-detudiantes-a-nantes-un-homme-de-21-ans-avoue-dautres-victimes-recherchees-28-04-2025-4AFY45VGGFEZLI4X765MHOJY5U.php








點「贊」「在看」為我們打ca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