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女兒迷上黃毛,穿黑絲半夜翻牆跑了,咋辦啊?”

點選👆王耳朵先生👇關注我,加星標★
01
刷到一位媽媽的自述。
“昨晚我扇了女兒一耳光——這是她為護著那個染黃毛的男朋友,第三次和我撕破臉。”
她說,這兩個月,原本的乖乖女像是被下了蠱。
不僅成績從年級前20跌到倒數,還接到老師的電話,說看見她和混混在操場接吻。
她也早就發現女兒的不對勁。
偷用她的化妝品化煙燻妝,衣櫃裡塞滿露臍裝和漁網襪。
為了給男友買潮鞋,還騙奶奶“學校要交補習費”。
這一次母女衝突,是她發現女兒偷拿了她抽屜裡的金項鍊,說要給男朋友“撐面子”。
她扇完巴掌,氣得發抖:
“我養你14年!不如一個認識3個月的混混?”
女兒尖叫著摔碎了全家福,吼了一句“他比你們懂我”。
甚至在她告訴女兒,黃毛有打架退學、混酒吧的前科後,女兒還瞪著她冷笑:“至少他不會像你們一樣監控我。”
緊接著,凌晨三點,女兒翻窗跑了。
她報了警,在派出所做筆錄。
民警說了句:
“早戀孩子痴迷社會青年,本質是渴望‘被當大人尊重’——家裡越打壓,他們越會覺得混混的文身是自由勳章。”
她腦袋裡突然閃回了女兒日記本里的那句“他說我穿黑絲最好看”,心裡一陣難受女兒不是在叛逆,是在拿身體換認可。
在她看來,孩子愛上危險的人,往往是因為大人親手把家變成了更危險的地方。
與其咒罵“黃毛毀了我女兒”,或許不如先修補孩子心裡那個缺愛的大洞。
02
大多養女兒的家長,都很擔心發生豬拱白菜的事情。
若再和上面那位女兒一樣,愛上黃毛,無異於天塌了。
但是,正常青春期的女孩子,不會喜歡混混式的壞男孩。
咱先聊點現實的。
我的初高中,都是重點學校,同學中絕大多數都是靠實打實的分數考進來的,剩下花錢的和關係戶裡,有幾個是混混。
那時候學校對染髮抓得特別嚴,所以古早斜劉海殺馬特髮型,抽菸,打架,穿奇裝異服,騎拉風的摩托車,就是他們炫酷,耍帥的表現。
他們三五成群,講話離不開生殖器,總是出現在校門口的奶茶店和檯球室。
會撩撥長得漂亮的女生,偶爾說點顏色笑話,把教室最後一排變成絕對地帶。
這就是我的班風,應該能代表大多數孩子班級的班風。
在這些混混眼裡,女生基本上能分成四類。
第一類,學習特別好或者家庭背景特別強的女生,他們不敢惹,反而會吹捧和巴結。一個是沒膽子惹,一個是指望著抄作業。
第二類是性格溫柔特別老實靦腆的女生,無論他們怎麼起鬨,她們也只是紅著臉躲開,再生氣也只是默默流淚,完全不會回擊。
第三類是嫌棄厭惡他們乃至主動避開的女生,若是被調侃,當下就會以牙還牙罵回去,或是告訴老師。
第四類,是可以接受他們的葷段子並一起打打鬧鬧的,要麼在一起不務正業,要麼最終內部消化,成了男女朋友。
青春期女生喜歡的是什麼樣的男生?
最吃香的,應該是長得高+長得帥+成績好+擅長一門運動或樂器+家裡有錢,是校草級的風雲人物。
最普通的,是成績不錯+長相合格+性格開朗+乾乾淨淨的男同桌。
至於那些混混,大部分女生都是躲得遠遠的,就連跟著混混的女生也會被看不起.
03
這就是我想說的。
生活中沒有多少青春疼痛文學。
一個有家教,自小被教育自尊自愛,被父母尊重且足夠愛護的女孩,一個被當作“獨立個體的人”來培養,不是“預備役兒媳”,也不是“招娣”的姑娘,是壓根看不上黃毛的。
她自己主觀上根本就不會喜歡。
插播個盧克文說的故事。
他去理髮,幫他沖水洗頭的小妹,是個08年的女孩,那會還沒到16歲。
他驚訝:“你初中畢業就出來工作了?至少要讀完高中吧,這年頭連高中都不讀,將來怎麼討生活?”
女孩說她讀不進去,讀書也沒什麼用,還不如早點出來學美容美髮多掙點錢,爸媽也希望她多掙錢。
盧克文瞭然,心想別說這些沒用的了,用經濟鏈分析法說重點,打她要害。
他重新整理了下思路,說:
“你們同代人幾乎都是大學畢業了,你只讀完初中,將來估計只能嫁給社會小黃毛,你想想啊,稍微讀過一點書的男人,稍微有一點成就的人,他會娶你嗎?
他肯定也有基本要求的,肯定不會娶一個初中畢業的同齡人,會覺得你拿不出手,你的學歷就把自己的社會階層鎖死了。
你將來嫁一小黃毛,你知道小黃毛都遊手好閒,沒正經工作,到處打仗惹是生非,除了不會掙錢,吃喝嫖賭飆車染髮樣樣精通,你再跟小黃毛生倆娃,這輩子就跑不掉了。
說不定還要天天往牢裡送飯,還要辛苦拉扯大兩娃,要吃一輩子苦的。”
小姑娘聽完,幫他洗頭的手就不動了。
過了半天才說:“叔,你別嚇我,叔我馬上回去讀書,我至少讀個職高。”
一個洗頭小妹都能聽懂的道理,正常女孩都能懂。
如果好人家的女孩非要跟著黃毛走,那講句難聽的:
缺愛和缺腦子,至少佔一樣。
而且這兩個,和父母都脫不了干係。
04
聊回前文的媽媽。
還記得她女兒說的那兩句話麼。
“他比你們懂我。”
“至少他不會像你們一樣監控我。”
結合她媽媽知曉女兒日記內容來看,能猜到女孩平常活得有多壓抑。
在最懵懂躁動的青春期,在最想反抗家裡管束的叛逆期,出現了一個“自由散漫,無拘無束”的混混男。
人都有“報復性補償”心理,就是你曾經越缺什麼,越會補償什麼。
長期被壓制個性,壓抑天性的女孩,很容易陷進混混男的把戲,在他們身上找到自己缺失的野性和不羈。
談戀愛只是第一步,真正讓人沉淪的,是黃毛勾出來的“放縱的快樂”和青春期的“性好奇”。
在那位媽媽的帖子下,有個高中班主任評論。
她帶過的學生裡,有類似的女孩。
她們本質不壞,但為什麼要和混混談戀愛?
“因為混混本質上是把女孩子看作女人,開發成為女人。”
“這樣的女孩子並不是說自甘墮落,是因為在家裡從來沒有被尊重過,家長覺得孩子還小,什麼都要聽自己的。
可能小到今天穿什麼衣服,扎什麼頭髮都會被管教,時間久了,她會覺得自己並不是一個人,她現在在外面尋找自己是一個獨立個體的證據。
壞男孩撩撥女孩,目的其實很單一,就是撩撥女孩的情慾,勾引出女孩產生對性的好奇。
然後呢,肌膚接觸,產生肌膚飢渴,一個瞬間的感動,瞬間的生理上頭,被粉飾成“愛情”。
在女孩分不清“情”和“欲”的時候,用“情”放大“欲”,發生關係。
事後女孩若是清醒,能斬斷這一切重回正常生活是少數。
多半,要麼繼續沉淪,要麼被羞恥心蹂躪,都不好過。
05
迴歸正題,儘管大多數女孩並不會和黃毛交往,但“早戀”仍是洪水猛獸一般的大議題。
青春期身體的變化,荷爾蒙的影響,會自然而然讓少男少女對異性產生幻想。
我們那時候,沒有父母會告訴孩子異性之間彼此吸引、產生好感是正常的成長階段。
只有嚴厲的三堂會審,粗暴的“棒打鴛鴦”各一邊。
如今我們做了父母,應該要有進步。
  • 你要花時間教會她如何愛自己,如何看人,如何正確處理慾望和性衝動。
別讓愛和性只是可意會,不可言傳的話題。
要把她視為平等獨立的人去溝通,而不是居高臨下用“我都是為你好”的姿態訴說“什麼年紀做什麼事”的指令,要求她機械地執行。
親密關係,和文化課一樣,是人生的重要課題。
  • 你要幫助她重構“女性敘事”,破除隱性枷鎖。
教她理解金錢,權力和社會規則,而非單純強調“善良和乖巧”。
破除“性別感”,不灌輸“為家庭犧牲”的觀念,別把她當作“預備役兒媳婦”。
多說說女性科學家,企業家,政治家的故事,讓她看到人性更多的可能性。
要讓她有主體思維,就是“我是這個世界的中心,不管是找男人還是找工作,先考慮能不能達到我的要求,能不能匹配上我”,要讓她來篩選別人,而不是想著“我配不配得上”。
  • 你要培養她的“決策主權”,遠離情感陷阱。
從小賦權,小到興趣班選擇,大到志願填報,逐步讓她為自己的決定負責,培養主見。
不避諱談論婚姻的利弊,教她識別PUA,強調愛情是選擇,不是救贖。
儘早讓她理解儲蓄、投資的重要性,明白經濟權即話語權。
早戀這一課,不僅是孩子的,也是我們的。
願大家都能順利畢業。
週四安好,感謝你讀到最後。
別忘了點個“贊”“在看”,並“分享”哦,你的支援和喜歡,就是耳朵的動力。
-END-
大家好,我是王耳朵,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中間略懂點人生歪理。關注【王耳朵先生】,一個路見不平,就忍不住一聲吼的中年boy。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