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朋友來新加坡出差,公司安排了一間三個套房的豪華酒店公寓。她邀請我去坐坐,但事先跟我說,不過這是公司的長租公寓,現在裡面還住著一個男同事。
我心中緩緩打出一個問號,什麼?你跟男同事住一起?
朋友說,那個同事是02年的。
我頓時替她放心,哦,02年,那不就是小孩嗎?
對啊,朋友點頭,那不就是小孩嘛。
我們這個年紀,這個身份,早就已經不會想什麼孤男寡女共處一室。我和朋友一樣,看到年輕男女,都有一種看待自己小孩未來模版的心態。優秀的,會想,怎麼修煉成這樣的?愚笨的,想想怎麼能避免到這一步。
朋友說這個同事很優秀,大學沒畢業就開始在公司實習。我壓根不會想,這個男同事多麼厲害,只會想,他爸媽肯定很幸福,大學才畢業,已經出差住著高階酒店,處理各種業務,怎麼會生到這麼省心的小孩?
我知道很多沒有小孩的成年人聽到這一步會覺得相當可怕,什麼?人一旦變成父親母親,就會變成這副模樣?
一個丁克朋友,有一天說起一位年輕明星,她想不通,這個人為什麼家境這麼富有,還要出來這麼辛苦演戲拍廣告?
我想了想,憋出一句話,家長真不容易。因為小孩喜歡,非做明星不可,家長正好有這個能力,你說,怎麼辦呢?不就應幫盡幫嗎?
暑假的時候我帶兒子去雲南看滇金絲猴,為了保護這種瀕危動物,保護區裡專門設有護猴員這種工作,跟著猴子翻山越嶺,猴子睡哪棵樹上,他們就在樹下打個地鋪。有時候猴群跑太遠,背的竹簍裡除了被子還得裝上鐵鍋,用來燒水做飯。具體怎麼保護,聽起來大概是如果有禿鷹或者黑熊在附近威脅猴群安全,護猴員必須要保住落單的小猴仔。
當時艾文對這工作非常向往,他近乎痴迷地聽著護猴員講猴群的故事,覺得非常有意思。
我作為一個家長,第一時間就在想,將來他想做護猴員,我有這個能力嗎?
這跟當明星是不是差不多一個道理?世界上想當明星的小孩很多,正好有個小孩,他非常想當,家長又有這個實力,可不就出道了嗎?
我的丁克朋友聽完,說,你對任何事情代入感都這麼強嗎?
實不相瞞,近些年來,家長心態已經日益進化,甚至已經越過我的獨立意志,開始充當第一人格。
比如,當我看電視劇裡,一個單純,美好的年輕女孩,被一個工於心計的男孩盯上,這男孩使出渾身解數,想要贏取女孩芳心。作為中年女性,我對戀愛中的拉扯本來已經沒什麼興趣。年輕人分個手就要心痛,這種痛苦我實在理解不了。雖然我也心痛過,但回想起來,那時的自己真是個大傻冒。
後來我不知不覺換了個角度,開始琢磨,如果我女兒將碰上了這種事呢?
嚯!豈有此理,這可是我用真愛澆灌的女兒,她將來會活生生被一個虛情假意的男人騙走嗎?
不妨把情節想得更惡劣一點,女孩年輕單純,男孩工於心計也就算了,他還有個賭債累累的親爹,那怎麼辦?或者更修羅場的故事是,男孩非常好,但是他的家庭相當糟糕。他原本想建立小家庭擺脫泥潭,沒想到最終把整個小家都拖進泥潭……
天殺的,憑什麼?!
我聽過這樣一個故事,從小乖巧的女兒,長大後因為內心存著一些冒險精神,愛上了一個混混。混混對女兒愛答不理,女兒對他欲罷不能。總之,要嫁。這時候她父親來了句:你要嫁,我就從樓上跳下去。
聽完立刻回家問小陳,如果碰到這種事怎麼辦?
他一向情緒穩定,但聽到這個故事也不太穩定,想了想說:我要帶女兒遠走高飛。
我二三十歲的時候,心想遇到渣男就是人生成長的一個部分,正是在與人的接觸中,不斷累積著人類社會經驗。但是一旦身份轉換,滿腦子都想著:我不要這件事發生。
如果她愛得死去活來,這時非要潑冷水上去說,這男的都是騙你的。她會不會當晚就收拾行李私奔?該如何用一種巧妙的方式提醒她,同時不刺激她?
深夜想了半天答案,完全沒想出來。
唯一想到的辦法是,或許那時候婚姻制度已經滅亡了?咱暫且可以不必瞎操心?
家長心態,其實就是自我的喪失。
出門旅遊,想著這地方適不適合小孩,出去吃飯,琢磨飯菜是否符合小孩胃口。吃喝住行等等,首先想到小孩。在萬事萬物面前,我都以家長心態看待一切。
不可思議,六七年前我去巴黎,看到大街上瀟灑的法國媽媽,還在琢磨,要做一個法式女人,保留自我,讓小孩跟著大人活。
巴黎女人全然沒有家長心態,她們可以左手推著嬰兒車,右手抽著一根菸。她們不想為了孩子放棄任何事情,菸酒咖啡派對旅行,她們才是真正的女人……
當時特地寫了一篇,《左手香菸右手帶娃,巴黎女人的確不是好媽媽》。
今天再想起當年想要奮發圖強奪回自我,開始瀟灑的心情,就好像我上高一那年立志要考北大。
當然不可能,不現實。
不知道人家咋做到的,不過也無所謂了。
這種心態可能給地球帶來最大的好處是,我經常會想到環保問題,每次渴得不行要買礦泉水,都深感愧疚,媽的,地球又多了一個塑膠瓶,我的孩子還要在上面生活一百年呢!
我又沒錢送他們去外星球,可得好好保護一下地球。

點選購買我的新書⬇️
關注👇
點上方進主頁-右上角“…”-關注

新浪微博 |@毛利
小紅書|和毛利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