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長子李澤鉅未連任香港特首顧問,什麼訊號?

點上面“一見財經”>>點右上角…>>設為星標

高層對企業家的態度,很多時候就隱藏在看似並不重大的新聞中。
627日,香港特區政府公佈了第二屆特首顧問團成員名單,有三人未續任,其中就包括李嘉誠長子、長和集團主席李澤鉅。
李嘉誠家族在香港的影響力巨大,這次沒能連任特首顧問團成員,引發外界猜想。
香港方面並未公佈李澤鉅未續任的原因,但各種分析指出,或許和長和集團巴拿馬港口交易事項有關。
1
這次香港特首顧問成員的變化很有看點。
香港特首顧問團是特區高層級政策諮詢組織,下設經濟高質量與持續發展、創新與創業、區域與環球協作三大分組。
顧問團成員既包括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也包括全球眾多商業領袖。其核心使命是為行政長官提供香港策略性發展意見。
20233月,首屆顧問團成員產生,一共有34名成員,商界大佬包括香港太古集團主席白德利、亞洲金融集團主席兼總裁陳智思、華潤集團前董事長傅育寧、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長江實業主席兼董事總經理李澤鉅等。任期至今年630日。
從任期看,新一屆顧問團成員中,沒有李澤鉅也在情理之中,但從未連任的名單看,李澤鉅被換,又有點蹊蹺。
本屆未再獲任命的原有成員除了李澤鉅,還包括華潤集團前董事長傅育寧,商湯科技創始人湯曉鷗。其中湯曉鷗於2023年底去世。
李澤鉅是香港總商戶理事會副主席,去年5月又獲連任,在香港的影響力不容小覷,這次未進入香港特首顧問團,多少有點意外。
2
在香港特區政府627日公佈新一屆顧問成員名單次日,香港《大公報》就引用“網路博主”和專家的話,給出了李澤鉅未入選的原因。
628日臨晨5點,《大公報》官網釋出“網路博主:不顧國家利益的人 不宜任顧問團成員”一文稱,李澤鉅未被續任為顧問團成員,或因在處理出售碼頭一事上“不顧及香港,不顧及國家”。
文章引述香港菁英會副主席、網路紅人工作者協會創會主席高松傑的話稱,香港正處於由治及興的關鍵階段,需要更多熟悉國家戰略、具備創新思維的專家參與決策,而非一些不能顧及國家利益及固守傳統發展模式的成員。李澤鉅在長和出售巴拿馬運河港口事件後,已明顯不適宜再擔任顧問團成員。
《大公報》隸屬於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作為愛國愛港的主流媒體,是港人瞭解中央政府政策、掌握內地情況的重要渠道。
今年3月初以來,《大公報》連發多篇評論,猛烈抨擊長和集團港口交易一事。不僅如此,其多篇文章還被港澳辦官網第一時間轉載,並置於網站重要位置。
3
相比於媒體的態度,主管部門的態度更加直接。
512日,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在澳門與工商界人士座談時稱,港澳工商界和企業家素有愛國愛港、愛國愛澳的傳統。
針對香港長和集團計劃出售巴拿馬港口,夏寶龍不點名批評稱,資本無國界,但商人有祖國,軟骨頭、下跪求饒必為中國人民所不齒。
夏寶龍強調,針對霸權行徑,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表現:一種就是軟骨頭,下跪求饒。主動獻上投名狀的有之,鼓吹商人純逐利而不顧國家利益的有之,這樣的人必為包括港澳同胞在內的中國人民所不齒。另一種是硬骨頭,挺身而出堅決鬥爭,展現出中國人的錚錚鐵骨。寧可戴著電子腳鐐也絕不屈服的有之,拿起法律武器奮起反擊的有之,這樣的人是英雄,為包括港澳同胞在內的中國人民所敬仰。
513日,《香港經濟日報》引述香港政商界中人表示,注意到夏寶龍的發言多次提及港澳工商界和企業家,顯然是暗喻長和賣碼頭風波。
621日,夏寶龍出席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的《香港國安法》公佈實施五週年論壇並致辭時說:必須確保香港特別行政區管治權牢牢掌握在愛國者手中,守護好管治權就是守護香港繁榮穩定,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維護國家安全必須落實愛國者治港,廣泛吸納愛國愛港立場堅定、管治能力突出、熱心服務公眾的優秀人才進入管治團隊。
幾日後,第二屆香港特首顧問團成員名單公佈,李澤鉅未能入選。
在一見財經看來,儘管還不能確定上述兩件事存在必然的因果關係,但“愛國者治港”已成共識,而且是基本準則。
從這個意義上看,長和集團今年以來的很多表現,很難被劃入“愛國”之列,李澤鉅未能入選,也就不意外了。
上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