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上方藍字,把叔設為星標,就能第一時間看文
後臺回覆“晚安”,送你一張特別推送,好夢
作 者 | 正經嬸兒
來 源 | 正經嬸兒(ID:zjshener)


1997年當人們還沉浸於香港迴歸祖國的喜悅時,一場沒有硝煙的金融戰爭從泰國開始向亞洲蔓延開來。
當年2月,隨著美國金融大鱷索羅斯大肆拋售泰銖,泰國經濟瞬間崩盤。
5月,港元受到狙擊,內地資金救市,無數人一夜不眠。
7月,菲律賓央行認輸。
8月26日,韓元跌破記錄,兩天後馬來西亞林吉特“陷落”。
金錢第一次沒有跑過時間,對於81歲的林紹良來說,這場危機來得更加措手不及。
金融危機爆發僅僅幾個月後,印尼局勢失控,黑色五月開始,華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排擠乃至迫害。
林紹良的商業帝國也在暴動中變得搖搖欲墜。

時間回到金融危機前一年。
林紹良還是印度尼西亞的首富,總資產184億美元,營業總額200億美元,旗下公司640家,覆蓋整個印尼。
那一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華盛頓學院決定特別授予林紹良“院長獎章”。
林紹良問:“我中學都沒有念過,有什麼理由請我來?”
對方說,我們就是想研究,一個沒有背景,沒讀過多少書的人,為什麼會如此成功?
這看上去確實是一個玄學問題。

林紹良出生於福建省福清,一個毫不起眼的小城。
村民們多靠種地為生,孩子們唸的是私塾,受於學制和經濟條件,8歲就要輟學下南洋謀生,最晚的也只能上到14歲。
但就是在這座小城裡卻出現了幾位影響世界的人物。
分別是“麵粉大王”林文鏡、“玻璃大王”曹德旺,“捲菸大王”黃輝祥、黃輝聰兩兄弟,以及二代“麵粉大王”林紹良。
林紹良比林文鏡大11歲,兩人一個在福清東門住,一個在北門住,但他去印尼的時間比林文鏡晚了5年。
那5年裡林紹良在父親的小麵店裡度過,因為有商業頭腦會經營,被家族寄予厚望。

不過這一切很快隨著戰爭爆發化為了泡影。
為躲避抓壯丁,林紹良跟著親戚逃亡印尼中爪哇投奔叔叔。
叔叔在中爪哇的小鎮上開了一家花生油店,林紹良就跟著做學徒,也學當地語言。
平靜的日子沒過多久,1942年日軍佔領了印尼,無人敢上街購物,叔叔的生意一落千丈。
為了拯救小店,林紹良想到了送外賣。
人們無法出門,自己就送貨上門,憑藉這一招小店起死回生。
叔叔高興的給他漲了工資,林紹良卻已經不在意這些小錢。
走街串巷的路上他發現比起糧油當地人更想購買咖啡,便決定自立門戶做咖啡生意。
買來咖啡豆磨成粉,再用報紙包成小包,碼在腳踏車上一路叫賣風雨無阻。
很多年後,林紹良回憶起這段推銷生活說,吃不得苦中苦,哪來的甜上甜。

人需要經得起磨鍊,才會有所進步,但更需要抓住機運,進步才能變現。
林紹良抓住了機會。
1945年日本投降,印尼獨立戰爭打響,華商中間流行起從印尼運輸白糖、椰乾等特產到新加坡販賣,再購買軍火、藥品回印尼。
那時印尼中華總會支援印尼抗荷,這種生意不為賺錢更像是支援,但也有隱性回報,就是和軍方建立關係。
林紹良很敏銳的看到了這一點,果斷加入了這個隊伍。
不久中華總會便委託林紹良幫助掩護一位高階領導人,此人叫哈山丁,他在林紹良家裡藏匿了一年,兩人成了莫逆之交。
而哈山的女婿便是未來印尼總統蘇加諾,他還有個“小弟”叫蘇哈托。
這簡直是天大的貴人,日後的林紹良和蘇加諾、蘇哈托牢牢綁在了一起,成為印尼的“紅頂商人”。
只是後來回看,成也是他,敗也是他。

在蘇加諾的關係下,林紹良做起了軍需生意,僅僅兩三年的時間就攢下了鉅額財富。
1950年8月,印度尼西亞共和國。
來到新的建設時期,林紹良再次洞察到了機遇。
他和哥哥林紹喜、弟弟林紹根共同創辦了三林經濟開發有限公司,進入肥皂、紡織、輪胎等等民生行業。
還在泰國金融巨頭陳弼臣的幫助下,創辦了中央亞細亞銀行。

不過最緊俏的還是香菸,香菸又屬黃輝祥、黃輝聰兩兄弟的父親首創的“針牌丁香菸”最受歡迎。
就是在菸葉中加入丁香,宣稱能夠緩解胸痛,此後大大小小的菸廠都加以模仿。
但是因為列島分離主義叛亂,丁香運輸線路受阻,精明的林紹良馬上說服蘇加諾,靠著他的武裝力量組建出一條新的航線。
1968年,上臺三年的蘇哈托把丁香專營權交給了林紹良,由此他成為了“丁香大王”。
一年後在蘇哈托的支援下,林紹良又進軍麵粉行業,拿到了全國麵粉超一半的專利權。
20世紀80年代中期,林紹良的麵粉廠已是亞洲最大的麵粉廠。


在麵粉的基礎上,林紹良又繼續進軍其他領域。
從泡麵到牛奶,從食用油到水泥和房地產,都有他的身影。
與此同時,還牽手林文鏡的“華仁誼公司”,強強聯合重組成為“華仁誼英扎拉”集團。
不久之後,林文鏡回國二次創業,集團大部分業務交給了林紹良家族。
“林氏帝國”也由此正式誕生,業務一度跨越亞、美、歐、非各洲。
1995年,林紹良旗下集團的總資產已高達184億美元,擁有640家公司。
他本人也被美國《投資家》評為“世界12大銀行家之一”。
也是這一年開始,功成名就的林紹良漸漸退居幕後,由三子林逢生接班。

但是剛交班危機就出現了。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印尼國內矛盾也隨之爆發,做了32年總統的蘇哈托被推翻。
接著就是大規模的清算。
所有和政府關係密切的華商都在名單之內,林紹良首當其衝。
那時他還在美國治眼睛,得知訊息的同時,資產已經被沒收,就連他最想力保的中亞銀行也被政府接管。
“一時幾乎無法接受,我知道這是我面臨的最大難關。”
在民間傳聞裡,蘇哈托的家族得以保全,但由他引發的排華浪潮卻深深傷害了曾經的兄弟,而蘇哈托為何沒有出手相救至今是迷。

不過據林紹良自己說,當時政府裡還是有一部分開明的人出來幫忙。
值得一提的是,做捲菸的黃氏兄弟因為素來對官方保持距離,他們的企業反倒受波及最小。
還在2010年透過增持股票一舉拿下了林紹良創辦的中亞銀行。

時勢造英雄,英雄亦造時勢。
風波之後,林紹良把精力放到海外市場,但是林家的集團如今依然是印尼最大集團之一,與金光集團等華商一起影響著印尼經濟。
不過,他並不是個徹底的只為自己賺錢的人。
能夠體現出林紹良理想主義一面的事情也包括,改革開放之後,林紹良就和10多位志同道合的海外福清籍華僑,共同出資1000萬美元開辦了清華糖廠。
他說在外的華人如同中國嫁出去的女兒,嫁出去的女兒當然要顧及婆家,但也不能忘了孃家。
1986年,林紹良牽頭成立了融僑基金會,之後建設融僑開發區,捐建元洪路、元華路、元載大橋、盧曹新橋。
從匯通天下到惠通天下,捐款成為林紹良的一種習慣。
2003年11月,林紹良投資的調水工程順利竣工。
如今閩江調水工程依舊造福著福清人民,還為平潭綜合實驗區應急用水作出了貢獻。
2012年6月,96歲的林紹良在新加坡去世。
他的一生為全世界留下了很多故事和話題。
包括亞洲的洛克菲勒,世界第六富豪,壟斷印尼經濟命脈的華人,造福桑梓的閩商巨擘。
再回到最初的問題,一個沒有背景,沒讀過多少書的人,為什麼會如此成功?
一半靠運氣,一半靠自己努力。
意志和策略是第一要素,運籌帷幄和深思熟慮是必備條件。
林紹良以自己的一生,呈現出一個近乎完美的答案。
-完-
圖片及資料來源:
《這位「華人首富」如何玩轉政商關係》,馮侖風馬牛,2022.08.25
《與魔鬼共舞的華人首富:曾比李嘉誠更有錢,如今卻失去了蹤跡》,最華人,2021.03.14
《30年30人丨林紹良:造福桑梓的閩商巨擘》,福州晚報,2022.05.23
《起底軍火商出身的印尼華人首富》,騰訊財經,2016.06.10

◆
作者簡介:本文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正經嬸兒(ID:zjshener)正經嬸兒,專欄作家,一支筆,兩隻貓,心比文字更熱些。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關注莫問大叔(ID:mowends),一起做個有風度有溫度有深度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