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三個媽媽六個娃
(公眾號:pkumum)
01
其實,很長時間以來,我心頭一直有一個困擾。
這個困擾,主要和家裡的三個男人有關。
我常說,他們三個是和我特別不一樣的人。
他們都活得很鬆弛,而且很自洽。
舉個簡單的例子。
這都快期末考試了,我聽很多家長說。
自家孩子已經進入緊張的期末複習階段。
而我在吉米和小張身上,絲毫看不到緊張的樣子。

吉米每天放學就去公園玩,回家連書包都不開啟。
他在學校學了啥,學的咋樣,我幾乎一無所知。
偶爾在他的書包裡翻出一張沒寫完的小卷。
我問他為啥沒寫完,他說:“對不起,媽媽,下次不會再讓你看到了,這次是我沒藏好。”
我說,快期末了,咱是不是也該把這學期學過的東西複習一下?
他說:“媽媽,你放心吧,一二年級是沒有期末考試的。”
我竟無言以對。
其實吉米還好,畢竟剛剛小學一年級。
更讓我著急的是小張,他已經是一個初中生了。
但是,他依然保持著不緊不慢,不慌不忙的學習態度。
他們班幾乎所有孩子都會趁著中午休息寫作業。
他是班裡極少數,利用中午時間出去打羽毛球的人。
我問他:“您這一身臭汗地回來,下午還怎麼上課?”
他說:“害~,無所謂,反正也沒人看我。”
在學習這件事上,他一直秉承著“差不多得了”的心態。
不僅如此,他還把他的這套理論灌輸給他的弟弟。
“吉米,你一定要當個中等生,中等生是最快樂的,學習太好或者太不好都容易被盯上,做中等生就沒那麼多人盯著你。”

很多時候,我都不得不感嘆,我怎麼生了兩個和我那麼不一樣的孩子啊。
我一直覺得自己算不上多聰明,所以我一直很努力。
當別人能把單詞書正著背完一遍的時候,我一定要倒著背一遍才行。
而我的孩子們,他們連正著背一遍都懶得背。
作為一個曾經成績還不錯的媽媽,讓我心平氣和地接受兩個躺平的孩子。
其實內心還是挺折磨的。

有時候,我禁不住和老張抱怨。
為啥兩個孩子,沒一個隨我。
本來就不是啥天才型選手,又不肯努力,真讓發愁。
結果,老張也是那種過了今天不想明天的人。
他說,啥天才不天才的,每個人都有自己要走的路。
得,我算知道,吉米和小張的鬆弛感來自哪了。
隨了根兒了。
這個根兒是誰,已經很明顯了。
很多時候,我都覺得。
在這個家裡面,我好像一直在努力地向前奔跑,不停地踩著油門,告訴自己要加油啊,要快一點啊,要做得更好啊。
但是,以老張為首的三男組合,好像一直在踩剎車,一邊優哉遊哉地欣賞著風景,一邊說,不急,跑那麼快乾什麼,差不多得了。
都說,家人同心,其力斷金。
但是,我的家人和我的步調是如此地不一致,這一度令我感到很苦惱。

最近,恰好有朋友給我推薦了一位加拿大很資深的心理諮詢師。
我就和她聊到了這個問題。
聽我一頓輸出之後,她語重心長地和我說,你錯了,家裡就應該有一個人踩油門,一個人踩剎車,這樣才能讓整個家庭行駛得更平穩,兩個人都踩著油門往前奔,其實很容易出事兒。
嘿,真是頭一回聽說。
所以,我很認真地聽了她對這件事兒的分析。
02
有人踩油門,有人踩剎車
才是理想的家庭模式
這位心理諮詢師朋友不愧是資深的。
她說的很多話都一語中的,一針見血。

她先是分析我,她說,這麼多年,你一直很努力,也因為這份努力,你往往能拿到一個相對不錯的結果,這容易讓你被看見,你也因此獲得了成就感和價值感,你感到很快樂。
而且這條路徑被多次驗證是有效的,你也逐漸形成一種路徑依賴,或者說把這套公式內化成了一種你自己的秩序感。
但是你的孩子和老公偏偏和你不是一樣的人,這在某種程度打破了你的秩序感。
你時常會“替”他們著急,明明只要再努努力就可以拿到結果的,你為啥就不努力一下呢?
但我想和你說的是,你家人的秩序感和你其實是特別不一樣的。
說到這兒,她還給我講了一個故事。
一個地主因為特別討厭吃肥肉,他覺得吃肥肉是這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了。
於是,他和他的長工們說,誰晚起誰就得吃一大碗肥肉。
結果,長工們說,哇,太好了,我們以後都要晚起。
聽完這個故事,我突然間有點悟了。

她說,對,你認為特別好或者特別難以接受的東西,在別人那裡可能是反過來的,或者是他們有可能根本不care的。
你不能用你的公式去套別人,這樣你會感到非常痛苦。
具體到你的家庭來說,你一直在踩油門,你的家人們在踩剎車,這對整體家庭來說其實是比較理想的狀態。
1、對孩子來說
如果父母都是追求高效、快速的人,那你們可能都會對孩子有比較高的要求, 兩個人都會很用力地push孩子,這對孩子來說,其實壓力很大的,稍微脆弱一點的,可能就容易被逼出毛病。
但如果父母雙方,有一個是踩油門的,有一個是踩剎車的,既有人推著孩子走,也有人充當孩子的休息站,讓孩子適當地停下來,歇一歇,這樣孩子更能做到張弛有度,不會過分緊張,也不會過分懈怠。
2、對整個家庭來說
踩油門的人,可以帶著整個家庭往前走,而踩剎車的人可以幫助這個家庭適當地減減速。
如果兩個人都踩油門,那其實非常容易超速,也容易發生事故。
當然,也不能說,兩個人都踩剎車,不然這個家就沒辦法往前走了。
一個人踩油門,一個人踩剎車,就可以讓整個家庭保持在一個相對平穩的速度,還能一邊走一邊欣賞一下路邊的風景。
3、對於夫妻關係
踩剎車的那個人往往是不那麼焦慮,相對平和的人。
所以當踩油門的人累了的時候,他可以當那個情緒緩衝器。
幫助踩油門的人緩解一部分焦慮和緊張,這也是夫妻關係的一種互補。

相反,如果兩個人都是著急忙慌踩油門的那個人,其實很容易有很多爭吵和互相指責的。
聽了心理諮詢師這一通分析。
我有種醍醐灌頂,豁然開朗的感覺。
所以,這段時間,我開始嘗試換個視角來看待家裡的三個男人了。
03
人生就是邊走邊悟
我們都還在路上
之前看過這樣一句話:頓悟都是瞬間發生的,但是在發生之前,人總要經歷很長時間的糾纏,拉扯,自我懷疑,但是一旦發生了,事情就變得不一樣了。
經過諮詢師朋友這麼一點撥,我也有了一種“頓悟”的感覺。
所以,這段時間,看家裡的三個男性,都比以前順眼了。
家庭氣氛也格外地和諧。

當然,任何事情都不會一順百順。
中間也難免會發生一些小插曲。
比如,前幾天收到老師的投訴,說吉米上課走神、摳橡皮、神遊,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我本已平靜的內心裡,還是起了一些波瀾。
原想回去給他講講道理。
但是,轉念一想,他也不容易。
無數個無聊的課上,他可能就是靠著戳他的橡皮,玩他的筆、摳摳這、摳摳那來度過的。

所以,我又把一肚子話又咽了回去。

最近,我時常勸自己,上天安排這樣兩個孩子到我身邊來。
一定是一種特別的考驗,想讓我不斷開悟的。
不是有那麼一句話麼,“人生是流動的河流,有悟性的人,能接受人生變動,能見山開路、遇水搭橋。”
那我們就順著人生這條河,慢慢往前走吧,邊走邊悟。
三個媽媽六個娃(ID:pkumum),三個北大媽媽,三個職業女性。六個萌娃四男兩女,每家兩隻。每天原創分享科學育兒知識、素質教育心得、品質生活理念。探討親子關係、家庭關係。吐槽家長裡短、社會百態。
寒假即將來襲,還在糾結孩子們讀什麼書?
美國Renaissance閱讀報告—What Kids Are Reading 2024年版以及三本英文經典原版書:《殺死一隻知更鳥》《人鼠之間》《奇蹟男孩》,都為大家準備好了,作為免費福利給到大家。
請您關注我們公眾號,點選右上角的“發訊息”,會出現像微信聊天一樣可以打字的地方,在裡面的對話方塊回覆“2024閱讀報告及原版書”就可以免費領取啦。

-End-
更多留學教育資訊點選關注FindingSch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