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全球金融市場劇烈震盪,黃金這一古老的避險資產再度煥發光彩。令人意外的是,美國倉儲式零售巨頭Costco竟成為這場黃金熱潮中的一匹黑馬——資料顯示,如果消費者一年前在Costco購入金條,如今可獲得高達39%的驚人回報。這背後隱藏著怎樣的投資邏輯?零售超市賣金條又折射出怎樣的市場趨勢?

超市顛覆者

2023年9月,Costco做出一個打破傳統的決定:開始銷售1盎司小金條。這個看似與其倉儲式商業模式格格不入的舉措,卻在通脹高企的經濟環境下大獲成功。富國銀行分析指出,僅金條銷售就能為Costco每季度創造1-2億美元收入。隨後Costco更乘勝追擊,將產品線擴充套件至銀幣和鉑金條,形成完整的貴金屬零售矩陣。
與傳統銀行或專業機構不同,Costco將"會員制""限購策略"等零售玩法引入黃金市場。雖然每根金條定價比現貨價格高出2%的溢價,但免手續費、免運費的優勢,加上60美元年費的低門檻會員制,使其成為普通美國人接觸黃金最便捷的渠道。這種"去神秘化"的銷售策略,成功將高高在上的黃金投資帶入尋常百姓家。





39%回報的真相

財經媒體Finbold的測算顯示:2024年4月29日黃金現貨價2333美元/盎司,加上2%溢價後Costco售價2379美元;而一年後的2025年4月29日,金價已飆升至3312美元,這意味著持有者獲得了39.21%的驚人回報。這組資料在社交媒體引發熱議,但需要理性看待的是,這主要得益於同期國際金價本身的暴漲(漲幅約42%),而非Costco特有的優勢。

事實上,Costco金條的2%溢價在零售小金條市場中屬於常規水平。其真正的競爭力在於購買的便利性和信任背書——消費者在採購日用品時就能順手完成黃金配置,且無需擔心假貨風險。但這種便利也有代價:每人每日限購2條的規則,以及頻繁的庫存短缺,使得大額投資變得不切實際。

黃金牛市

Costco的黃金實驗成功絕非偶然。在地緣政治緊張、美元波動加劇的背景下,黃金的避險屬性持續強化。部分分析師甚至預測2025年底金價可能衝擊4000美元關口。零售商敏銳捕捉到消費者對實物黃金的需求激增,將貴金屬轉化為又一引流利器。
這種模式的成功引發連鎖反應,沃爾瑪等競爭對手迅速跟進。但更深層的意義在於,它標誌著黃金投資的大眾化趨勢——透過零售渠道,貴金屬正從機構投資者的專屬領域,逐步滲透至普通人的資產配置組合。雖然2%的溢價對專業投資者可能缺乏吸引力,但對零售客戶而言,為便利性和安全性支付少量溢價是可以接受的交易。
對於考慮透過Costco配置黃金的投資者,需要清醒認識幾個關鍵點:
小額溢價雖合理,但長期累積可能影響收益;
實物黃金存在儲存和安全成本;
零售渠道難以實現大規模配置;
金價波動風險依然存在。
Costco金條更像是一種"入門級"黃金投資方式,適合希望少量持有實物的保守型投資者。對於尋求更大黃金風險敞口的投資者,黃金ETF、礦業股或期貨市場可能效率更高。
但無可否認,零售巨頭正在改寫黃金投資的遊戲規則——讓買金條變得和買牙膏一樣方便。
ref:https://finbold.com/if-you-bought-a-gold-bar-from-costco-1-year-ago-heres-your-return-now/





點選上方標題閱讀推薦文章 ▲
投稿請加微信ID: usa001888,說明投稿內容。投稿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如果此文由【大紐約生活網 】獨家約稿、創作,此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否則追究法律責任。如果此文由本網獨家整理編輯,取自網路的圖片屬於原作者。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或立場。編輯致力於保護作者版權,部分作品來自網際網路,如涉侵權,請聯絡刪除。微訊號:GreaterN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