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寶寶
來源:遇見寶寶姐
文章已獲授權
照片上這個年輕、漂亮的女孩,名字叫梁齊昕,今年33歲。
對於梁齊昕這個名字,內地的朋友可能不太熟悉。但對於香港人來講,卻不陌生。
是的,她就是前香港行政長官梁振英的女兒。
4月9日,已經卸任的梁特首,在社交賬號上發了這樣一段文字:
齊昕走了,走得很突然,沒有留下隻言片語,只是安詳地躺在床上,前幾天她還主動去接種流感疫苗。感謝警方和法醫的調查,目前可以排除自殺和其他的可疑。感恩各位朋友在我們一家最困難時刻的關心、理解和慰問。

儘管在這之前,梁特首已經淡出香港大眾視線,但作為一度曾經被香港社會關注過的花季女孩,梁齊昕的突然去世,還是難免讓人感到震驚。
梁齊昕,1991年出生於香港,父親是前香港特首梁振英,母親梁唐青儀是一名律師。
初中畢業後,梁齊昕便被父母送往英國讀高中。2010年入讀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修讀法律,3年後休學。
2015年,梁齊昕進入香港影視圈。與低調的哥哥、妹妹不同,她一直活躍於網路,並因特殊的家庭背景,而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
在倫敦求學期間,梁齊昕曾經與一名大學男同學交往。男方也經常以未婚夫身份陪她一起參加朋友聚會。
梁齊昕也曾公開表示,男朋友為自己作出過很大犧牲。可惜的是,最終因不被家人接受而被迫分手。

2014年6月25日凌晨,梁齊昕在個人社交賬號上,突然上傳兩張疑似割腕照片,令人觸目驚心。
雖然照片很快就被刪除,但還是震驚了很多人,特別是一些年輕人。
過後,梁齊昕公開承認自己的確割了腕,而且也不是第一次這樣做了。
幾天之後,梁振英透過特首辦回應了此事。他說,自己與太太一直很重視家庭,也很關心子女。但為了照顧女兒的情緒與健康,現在不適宜對這件事作出詳細回應。
其後出席公開活動時,梁振英再次主動回應此事。他說,做公眾人物的子女不是件容易事,希望大家關心梁齊昕的同時,可以多給予她一些空間。
雖然,那之後這件事算是平息了下來,但卻給很多人心裡留下了一個疑問:這個來自“香港第一家庭”、表面光鮮靚麗的女孩身上,究竟發生了什麼?

2015年3月17日,梁齊昕在Facebook上稱,自己被母親辱罵、掌摑。她說媽媽人前人後兩副面孔,並且逼迫自己成為另外一個人,自己已經無法忍受,一定要離開家。寧願吃泡麵、睡沙發,也不願意過現在的生活。
更讓人震驚的是,她說如果自己住在20樓,一定會一躍而下。
這件事,再一次引發了公眾的譁然。

當天下午,梁振英主動見記者並談及女兒的情況。他說,在香港這個環境下,作為主要公職人員的女兒,梁齊昕面對著相當大的生活壓力。住在禮賓府,公務活動特別多,這樣的環境很不利於梁齊昕的休息,因此梁齊昕有情緒起伏。
梁振英還說,在英國和香港他們都有不斷陪女兒看醫生。但為了保護女兒,過去他們一直沒有將女兒的情況公開。
他希望大家多給梁齊昕一些空間,好讓她早日康復。
那之後,梁齊昕又被拍到手腕有明顯的割痕。

2015年萬聖節,香港發生了一件轟動全城的事情。
當晚,梁齊昕在蘭桂坊與友人消遣,大約凌晨3點,一行人準備乘計程車離開時,梁齊昕突然跟司機發生口角,友人只好把她拉到別處休息。
沒多久,梁唐青儀趕來想要接走女兒。
誰知,在扶女兒上車時,梁唐青儀突然遭到梁齊昕的掌摑。
隨後二人上車準備離開時,梁齊昕突然又掌摑梁唐青儀兩巴掌,接著又踢了媽媽一腳,同時情緒激動地用英文對著梁唐青儀大罵。
這一切都被媒體拍下,並瞬間成為全城矚目的新聞。
隔日,梁齊昕在社交平臺轉發了一張圖片,圖片上的兩隻小鹿被卡在鐵欄杆上,或許那張圖正是這個孩子內心的寫照。

2016年12月9日下午,行政長官梁振英在特首辦會見傳媒,宣佈了一個讓全港震驚的訊息:自己不再競逐下一屆行政長官的連任。
他說,不參選,是因為必須在未來一段時間照顧家庭,在社會和家庭之間,必須做出負責任的選擇。
梁振英還表示,不想詳細說明自己的家庭情況。而在那之前,有記者曾多次拍到他和妻子分別現身威爾斯親王醫院,探望女兒梁齊昕。
可以說,梁振英的這一決定,在某種程度上“關係到香港未來十年的命運”。
那之後不久,一名香港名媛在微博上曬出一張梁齊昕和媽媽的合影,並表示母女倆的感情已經重修舊好。
毫無疑問,這讓關心她的朋友們感到了安慰。

去年,梁特首生日時,梁齊昕還在社交網上曬出為爸爸慶生的照片。照片中的三個人笑意盈盈,溫馨融洽。
這讓很多人都認為,這個曾經的“香港第一家庭”已經苦盡甘來,這個33歲的、來自曾經的“香港第一家庭”的女孩,已經擺脫了以往的陰霾,開始了新的生活,並進而為她感到高興。

不久前的3月6號,梁齊昕在社交平臺上發文稱:心碎時的痛苦感覺是最響亮的寧靜……真的真的真的病了……壓力很大,很累……
儘管如此,但很多關心她的人,或許只是把這當作一種日常的放空。沒想到,事隔一個月,卻傳來她不幸離世的訊息。

梁齊昕曾經說過,自己是最讓父母頭疼的孩子。
或許,不是她不努力,只不過她努力的方式,不是父母想要的。或者說,她努力的方式,曾經不是父母想要的。
2014年她公開自己割腕的照片時,曾說過:我不是想死,我只是太痛了。
我們不瞭解這個孩子的成長經歷,我們不知道她究竟經歷了什麼,因此我們無法對一個家庭的內部矛盾妄下結論。
但,我希望每一個有孩子的家庭,都能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
我希望每一個做父母的,都能蹲下來,站在孩子的高度和角度,和他們一起面對他們眼前的世界。
另外,當孩子遇到困難時,一定要和孩子站在一起去打敗困難,而不是和困難一起去打敗孩子。
還有,孩子的成長是有周期的,錯過了就是錯過了。父母事業再如何成功,也無法彌補孩子教育上的失敗。
都長點心,行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