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春節旅遊,還能去嗎?

演員星星從泰國順利回國後,預訂了泰國行程的中國遊客卻陷入進退兩難。泰國還能去嗎?到底安不安全?會不會上車就被拉到“園區”?社交平臺上瀰漫著恐慌情緒。
旅行社退訂電話被打爆,感慨今年春節“完了”。有人原本沒那麼擔憂,架不住家人一天幾個電話勸阻。也有人因為不想承擔高達七萬元的退團損失,選擇繼續前行。
那些已經落地泰國的人,心態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只要一徹底放鬆下來享受,就立刻提醒自己必須警惕起來,彷彿“渡劫式”旅行。
郭斯文 陳婧瑄
編輯張輕鬆
來源|每日人物(ID:meirirenwu)
封面來源Pexels
泰國旅行社:今年春節“完了”
1月8日,演員星星被找到當天,程峰公司的電話就被打爆了。部門6個人接了一天電話,第一句話都是:“我想退團,會損失多少錢?”
他在一家泰國地接社工作,負責為客人安排行程,訂餐訂車、預約酒店。 客戶大多是來自國內攜程、同城、去哪兒網等大型平臺的訂單,程峰通常會先替客人核算損失經費,一是機票,二是酒店,三是平臺的佣金,另外平臺退損費會根據個人定團日期浮動。有些客人聽完,猶豫幾秒,想著再等等,有人即便全損,也始終堅定,不去了。
臨近寒假和春節,正逢泰國旅遊旺季,程峰所在部門原計劃趁這段時間破300萬元流水,可如今只有100萬元出頭。近幾天不僅一個新單沒有,後臺客服收到的全是退訂諮詢。程峰算了算,預計20%的客人已經退單,還有10%的客人還在協商,結果未知。
北京時間1月5日晚,演員王星女友在社交平臺髮長文求助,稱王星2天前在赴泰國拍戲的過程中,於泰緬邊境失聯,懷疑“進組”是一場針對演員的騙局。由於王星曾參演多部熱播影視劇,眾多藝人紛紛轉發,很快引起全網關注。
此事發酵後,越來越多被困緬甸人員家屬發聲,人們發現,星星的遭遇並非個例。這些失蹤的“星星們”大多行蹤相似——先抵達泰國曼谷的機場,在機場上車後直接被司機拉到泰緬邊境,隨後處於失聯狀態。社交媒體上,除了對“星星們”的聲援,關於泰國不安全的訊息,正如滾雪球般迅速傳播開來。

星星事件後,社交平臺上有大量勸退泰國旅遊的聲音。圖/網路

陳瑞在泰國某大型旅行社工作,負責泰北的旅行業務,主要接待華語區的遊客,其中大陸游客佔將近一半。1月7號,星星事件的討論大規模爆發,陳瑞和同事們看到訊息,立即意識到今年的春節旅遊市場“完了”。
因為泰北距離星星失聯的事發地很近,在事件的輿論中,泰北幾乎成為了“不安全”的代名詞。果然,第二天開始,旅行社的線上機酒訂單開始陸續被取消。
不僅是泰北,整個泰國的旅遊業都受到了波及。林廣衡在泰國曼谷經營一家民宿,也做機票代理的生意。1月8號,他開始接到遊客的電話,要求退訂機票和住宿,他身邊幾乎所有同行都在那天接到了退單要求。
簡安就是退單人中的一個。她和丈夫原本計劃春節去泰國度蜜月,為了這一天,他們已經期待了兩個多月。
之前她上社交平臺,刷到的都是泰國度假,泰國養老,悠閒舒適的圖片令人嚮往。可這段時間,她越來越頻繁刷到描寫泰國旅遊的可怕經歷,翻著評論區網友自述的真實遭遇,她越想越害怕,最終決定把機票退了,損失了3500塊。 
小鹿是因為家人的強烈反對而選擇了退票。兩個月前,她就訂完了機票和酒店,做了完備的攻略,在泰國要穿的衣服、鞋子、配飾,也都已經購置妥當,甚至因為擔心泰國水質不好,她特地買了洗澡用的過濾頭。
星星事件衝上熱搜的那天,小鹿一晚上接到了父母三個電話,家人的態度非常強硬,併發來一長串截圖,都是社交媒體上旅客失聯的資訊。事實上,小鹿之前有多次出國旅行的經歷,在她看來,泰國並沒有社交媒體上說得那麼不安全。但考慮到正逢春節假期,她不想讓家裡擔心,而且如果揹負著這樣的壓力,“即使去了也玩不痛快”。她迅速取消了行程。
社交平臺上,不少網友表示迫於家人的壓力選擇退票,還有人稱“這個時候如果堅持去泰國旅遊,會被釘在家族的恥辱柱上”。
對艾米來說,說服全家一起去泰國過年本身就不容易。
訂的是一家六口的跟團遊,她和丈夫,兩個孩子,還有丈夫的父母。行程很實惠,人均2000塊出頭,包括了往返機票和酒店。因為是第一次出國,她和丈夫都很期待,做了很多攻略,還答應幫朋友“人肉”代購很多東西。
但初一的兒子一開始就不想去。艾米和丈夫一直安撫他,答應帶他去實彈射擊,他才開心一些。過了兩天,兩位老人也不想去了,覺得不安全。
王星的事件一齣,誰也不用說服誰了,艾米和丈夫一致決定放棄泰國旅遊。旅行團扣留了 5700塊的機損,幾乎是報團費用的一半。艾米有點心疼,但只能安慰自己,“一家人安安全全在家裡過年就是最好的”。
除了取消春節旅行計劃,原本打算去泰國看演唱會的粉絲群體也遭受了衝擊。
葉子是陳奕迅的10年老粉,去年11月就搶到了陳奕迅曼谷演唱會門票。她原計劃2月22日去泰國看演唱會,順便玩一趟,沒想到這張票最後變成了一個燙手山芋。
星星事件一齣,各種傳聞在粉絲群刷屏,傳說中的“電詐團伙內部聊天記錄”甚至聲稱要潛入演唱會現場幹票大的,專門誘騙年輕漂亮的女孩和富貴多金的男人。這讓歌迷們越發膽戰心驚,紛紛詢問官方能否退票。
二手市場上開始出現大量低價轉讓的演唱會門票。葉子買的是1180元的票檔,七八個人來問票價,甚至有黃牛來收票,直接問300塊出不出。
眼看著出票無望,葉子不想讓票砸在手裡,想著大不了訂當天往返的機票,飛到曼谷直接約車送至場館,看完立刻回機場,凌晨回國內。
直到1月10日下午5時,葉子正和朋友在前往餐廳的路上,突然收到了大麥的退票簡訊,得知陳奕迅曼谷演唱會取消,她如釋重負,高興到連去餐廳的方向都走反了。

陳奕迅方面宣佈取消曼谷站演唱會。圖/網路

陳奕迅取消泰國演唱會的同時,趙本山原定於2月22日在曼谷舉辦的趙本山“歡天喜地中國年”巡演也官宣延期,並表示“將全額退款”。
種種反饋讓社交平臺上“泰國是否安全”的結論更加一邊倒。
在陳瑞的判斷裡,目前還沒有達到退訂高峰。因為比起單獨的機票酒店訂單,跟團遊型別的遊客預定的消費金額比較高,退訂的流程也相對繁瑣,會有緩衝期。經過這個週末的發酵,退訂的高潮可能會從下週開始,自由行的訂單至少要減少一半,跟團遊訂單也會減少三四成。
進退兩難
除了堅決退訂的人,還有一些人處於進退兩難的境地。
雨恩是在反反覆覆之後才下定決心,放棄泰國行程。說來她和泰國也真是無緣,疫情前她就想去泰國,因為疫情擱置了。2024年11月末,她訂過一次去泰國的行程,打算帶父母一起去過春節。但就在那個月,雨恩奶奶家鄰居的孩子被騙去了緬甸,沒有回來。她的媽媽覺得事情有點嚴重,不太願意去泰國,就取消換成了雲南的西雙版納。
後來雨恩有些不甘心,覺得“更想去看海”,又把西雙版納的訂單取消了,訂了三亞。後來她左思右想,覺得還是很想去泰國,也能看海,且物價便宜,更有鬆弛感,又訂回了泰國。
沒多久,星星的事情出來了。考慮到父母的擔憂,雨恩安慰自己,以後還能有去的機會,最終取消了去泰國的機票。還好她可以全額退款,沒有經濟損失。
涵秋一直糾結到上飛機前的12個小時。她原本不甘心機酒損失三四千元,還是決定咬咬牙繼續出行。
轉變發生在網上發了一條帖子之後。她發帖的本意,是想後續分享落地泰國的實際見聞,給和她有同樣兩難困境的人一個參考,沒想到兩個小時內就收穫了100多個收藏,300多條評論。有人擔心她的安全,有人分享了一些出行的建議,也有人說她“落地就會被綁走”。評論的反饋超出了涵秋的想象。四個小時後,她寫了第二條帖子,決定不去了。
最終讓涵秋決定放棄行程的,不是因為泰國到底安不安全,而是她突然意識到,這趟旅行已經違背了放鬆、快樂的初衷。在決定出行前,男友甚至說要把銀行卡託付給朋友,彷彿在“交代後事”,那一刻,涵秋決定算了,因為旅途已經失去了它本身的意義。

涵秋考慮再三,終於選擇退票。圖/小紅書博主@飛行大王

除了反覆斟酌後選擇退票的人,也有人決定繼續去泰國旅行。不去的損失實在太大了。
程峰印象深刻的一位客戶,報的是一家五口的私人定製團,全程住國際五星級酒店,獨立用車和導遊,核算退訂的損失經費達到七萬元。經過幾天協商,客人還是覺得虧損太多,最終決定繼續行程。
廣東姑娘秦可心也是因為不想承擔高額退票損失,決定繼續出行。她上個月就訂好了1月中旬前往泰國的機票和酒店,花費7000塊,且不可退款。
泰國是她準備帶媽媽出國旅行的第一站。意識到媽媽在變老,可心想趁有時間多帶她出國走走。想到曼谷和芭提雅的慢節奏,加上老年人簽證不好辦,免籤的泰國非常適合媽媽,既能欣賞異國風情,旅途又不會太過勞累,現階段她的經濟能力也足夠承擔。
星星事件剛發生那幾天,秦可心對此的感受並不強烈,“好像跟我的關係不太大”,直到她開啟社交平臺,全是泰國旅遊勸退的帖子。秦可心開始出現心理恐慌,“有幾晚睡不著,腦海中彷彿上演了800種恐怖場面”。
察覺到媽媽強烈的不安情緒,可心決定冷靜下來。1月8日,她發現訂的機票價格還在上漲,酒店依然滿房,銀行的泰銖預約也是爆滿,似乎一切還沒有太大變化。換個角度想,所有的地區都可能出現類似事件,何況泰國是個旅遊業成熟度很高的國家。“對我而言,僅僅因為一個機率事件,讓這筆錢直接打水漂,不太值當。”決定按原計劃出發之後,她的心情瞬間平靜,並給媽媽做思想工作,光去旅遊還是安全的。
落地泰國的人
這幾天的社交媒體平臺上,“泰國”成為了爆款關鍵詞,小紅書“泰國還能去嗎”話題下有3787萬筆記,知乎上相關討論也有數百萬瀏覽和回答。評論區充斥著各種聲音,疑惑的,擔憂的,憤怒的,謾罵的,不一而足。越往後,“理性分析”的聲音越容易被淹沒,或被當成“園區”人攻擊。
泰國遊的直播間熱度飆升,開播五分鐘內,直播間人數能從幾十直升兩千,評論紛紛湧入,“保證安全嗎?”“去年有遇到遊客失蹤嗎?”“是園區的人?”種種質疑逼得主播不得不展示出經營許可證,再三承諾自己是正規團體。觀眾並不買賬,“非得做泰國遊”“忽悠幾個了”的評論此起彼伏。“正在申請修改了,之後做別的地方”,剛開始主播還會無奈地允諾,後面問得急了,主播開始和評論區互懟,“你們想去就去,不想去就別去”,直播陷入一片混亂。有一些直播間不堪其擾後關閉了評論區,只留下背景裡高糊的泰國風景影片迴圈播放。

在一些泰國旅遊產品的直播間,不少網友在評論區表達自己的擔憂。圖/網路

1月9號晚,00後博主思佳落地曼谷機場,起飛前,她隨便發了一篇小紅書,告訴大家將要起飛前往曼谷,落地時,她漲了100個粉絲。思佳告訴每日人物,之前她也曾有過幾條上千讚的帖子,但漲粉都沒有這一條多。
決定出行的時候,思佳有想過這次泰國的流量會很大,但是“真的沒有想到會這麼大”。一些人希望透過關注她,看一看這段時間曼谷、泰國到底是什麼情況。
她記錄自己輿論暴風眼中的泰國之旅:去市中心的莊園吃了個早飯,又慢悠悠地打車去了一個本地人的水上市場,做串珠手鍊,喝咖啡,又去仙后商圈購物,買了一個包和一點衣服,最後去朱拉隆功大學百年紀念公園看了日落,晚上七點多慢悠悠地走回酒店。彷彿沒什麼不同。
“其實真的來到當地,你不會覺得很擔心,我現在就坐在我那個民宿的門口,在跟你聊天,我旁邊還有兩個泰國當地的男孩子,他們也在那邊玩手機。”思佳說。
但因為星星事件,家人每天都要問好多次她在幹嘛。為了讓家人放心,思佳也會在晚上七點半左右就會回到酒店,給家人報備。按照以前的習慣,她可能會在夜市逛到深夜十一二點。
一位朋友看到她的朋友圈後,也選擇在1月10日落地曼谷,和她匯合了,之前他也有過是否退票的焦慮。
泰國到底安不安全?“其實總不能是這一兩天突然間變得這樣的吧,只是因為這件事爆出來了,泰國突然間就(在人們眼中)變得非常非常可怕。我記得去年12月 31 號,來泰國跨年的熱度還非常高,沒幾天好像來泰國就馬上會被綁架了。我覺得泰國沒有變,變的是人的看法。”
但思佳也不敢勸人去泰國旅遊,因為萬一出了什麼事,她擔不起責任。對於仍然決定前去旅行的人,她的建議是:不要想著去體驗比較特殊的專案,好奇心也不要太重,安安心心做一個遊客,少跟陌生人說話。“其實出門旅遊長點腦子和心眼就好。不帶腦子的話,不止泰國危險,你在哪都是危險的。”

思佳在星星事件後去到泰國,行程在社交平臺上被很多網友關注。圖/小紅書博主@阿拉斯嘉

社交平臺上,不敢去泰國團建擔心被整團送去“園區”的憂慮之外,還是有公司去泰國團建了。大概因為公司行政策劃了好長時間,大家湊出年底的時間也很不容易,但旅行的氛圍還是有了微妙的變化。
1月10日,程峰從國內前往曼谷,就是為了全程接待一個公司團,走完為期6天的“曼谷+芭提雅”經典團體行程。
這是一家公司為獎勵2024年全國各地優秀員工,提前1個半月預定好的行程。團裡都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而且大家都是第一次出國。
團隊出發前兩天,有人在群裡提出質疑“到底能不能去”,擔心下飛機就被車拉走。程峰還沒來得及解釋,公司行政先幫忙安撫說“跟團遊結伴行動,只要不去偏僻的地方,不會出問題的”。程峰也向客人保證,旅行社有專業資質,接機會提前將大巴車牌號發到群裡,車前的擋風玻璃貼上公司名稱,避免上錯車。
幾十號人從全國各地出發,在曼谷機場集合。和以往不同的是,程峰在機場接到客人的第一件事,就是喊客人跟家人報個平安,發個定位。其中有位客人因航班晚點,沒能趕上接機大巴,得獨自從曼谷機場打車到酒店,期間程峰時不時提醒他盯著導航有沒有偏離路線。
星星事件後,程峰對安全問題始終繃著一根弦,對團隊的行程安排進行了細微的調整。在夜市繁華的曼谷,相較往常的九十點,程峰決定晚上七八點就結束行程,帶客人回到位於市中心的酒店,並提醒客人出門一定要結伴,不要去偏僻的地方。
1月11日旅程正式開啟第一天,程峰帶團來到知名景點大皇宮,明顯發現中國面孔變少了。以往中國旅遊團的大巴車一輛接著一輛,數都數不過來。如今路邊總共停了4輛大巴車,只有2輛載著中國遊客。
有著同樣體感的,還有已經身在泰國旅遊的王夢迪。來泰國旅遊的第四天,除了偶爾見到公司年會組織的中國旅遊團,周圍以泰國、歐美人居多。在芭提雅沙灘的躺椅上,王夢迪和旁邊的人都說著中文,話題因此開啟,結果發現都來自同一個城市,將在同一天從芭提雅前往曼谷。雙方提了一句要不要一起搭車,話音剛落,王夢迪轉念一想,網上都說小心在泰華人,沒法確認他的身份,還是單獨行動更好。於是中國人之間的默契再次出現,大家心知肚明都沒有再提這件事。
王夢迪總結本次行程為“渡劫式旅遊”,快樂還沒享受到,腦中就如同安裝了自動警鈴般,一旦過於放鬆警鈴就會適時響起,提醒自己注意安全。她們一行四人,始終以團體方式行動,除了點餐、入住、打車等交流外,基本不和陌生人說話。自落地泰國後,王夢迪隨時和父母報備行程,打車得先拍車牌號,提前告知下個行程目的地。
在聲勢浩大的退票、勸退聲中,也有人逆勢而上,趁機撿個便宜。在那些急迫低價轉手,想撈回點本的帖子下方,同時會出現骨折收泰國旅遊機票和酒店的評論。有位中國網友在泰國上學,昨日凌晨刷到普吉皇帝島度假村酒店20-22號半價(原價5000多元)轉讓,去攜程對比完價格,再搜了下酒店評價,立馬收了,“剛好最近放假,為了這個酒店選擇去那玩”。
泰國旅行還安全嗎?
程峰發現,這兩年關於泰國旅遊安全的討論越來越多了。無論是2023年的槍擊案,還是其他負面傳言,對旅遊業的影響切實存在,一般持續兩到三個月,短期內客人都有害怕心理,等風波漸漸平息,想來的客人依舊照常來。
可今年顯然開局不利,特殊之處在於趕上了春節,而每年從12月的聖誕節到新年跨年,再到次年春節前後,都是泰國旅遊的黃金期,一年中生意最好的時候。
春節旅行退單首先影響的是包機市場。旅行社通常提前半年,甚至一年,買好足夠的機位,等到春節期間賣給客人,突然產生大量退票,空座就得降價處理,如果依然處理不掉,旅行社至少承擔50%。 
酒店和民宿也損失慘重。福建人林廣衡,之前二三十年都在各國做旅行接待業務,足跡遍佈非洲、東歐等地。去年年初,他看中了東南亞市場的旅遊潛力,決定來到曼谷紮根。和淡季相比,旺季酒店、民宿的價格能翻兩三倍。林廣衡原本六七十元一晚的民宿,價格能提到150元左右,至於那些服務更好的連鎖快捷酒店,淡季價格在130元到150元之間,旺季就能賣三四百元。即便如此,旺季的房間往往提前一月就全部訂滿,一房難求。五星級酒店也往往早就訂滿了。
每年的這幾天,各個酒店的經理、銷售都會來旅行社拜年。近日由於大量退單,原本喜慶的見面活動也變了味,簡直成了訴苦大會。有一家開在曼谷市區的五星級酒店,主做中國遊客的業務,前天見到陳瑞時,酒店經理說已經被取消了十幾單,在聊天過程中,資訊提示音一響,又有兩單被取消了。
中國遊客來到泰國,在語言方面仍會有一些障礙,因此他們常常會選擇華人開的酒店、民宿。相應的,在泰華人開的店,也會將中國遊客作為主要的服務物件。這一次事件的震盪,對他們的影響是最大的。
導遊、包車等服務都產生了連鎖反應。原本從除夕開始,2024年12月29 號到2025年1月 4 號這段時間,陳瑞所在的旅行社,會講華語的導遊,有牌的,有資質的,基本上已經預定完了,團隊已經接不了任何額外的訂單,商務麵包車,也都訂不到了。大規模退單將會導致一系列影響。
林廣衡感知到,國內對東南亞“不安全”的看法,在之前就有了端倪。去年他剛剛定居曼谷時,有一位認識了二三十年的朋友恰好來泰國旅遊,他打算請朋友一起吃個飯,逛逛夜市,聊一聊這些年的變化。但當他發出邀請的時候,他察覺到了對面的遲疑,最後,朋友以“沒有辦法脫離旅行團”為由拒絕了他。
林廣衡知道“無法脫團”其實只是託辭,但他也明白朋友的顧慮。“跟我見面,是不是要把我騙走,把我拉走?現在很多過來東南亞玩的人,都會有這樣一種戒備。”
這種戒備感,也體現在對其他遊客的態度上。林廣衡的民宿類似於青年旅社,以四人間、六人間居多,以前在他這裡住的遊客,常常會在路上尋找有同樣愛好的旅遊者,結伴而行,互相分享經驗。去年四五月份開始,林廣衡發現,來曼谷的中國遊客很少在路上“找搭子”了,公共區域的交流也在變少,陌生人之間“互相都有些防備”,都害怕被對方騙。
泰國在中國遊客中口碑的斷崖式下跌,也令泰國官方感到緊張。《曼谷郵報》報道,根據泰國旅遊和體育部的資料,中國是泰國最大的旅遊客源市場,去年有超過670 萬人次的中國遊客訪問泰國。而這遠未達到疫情前水平。
2019年是泰國旅行最輝煌的一年,全年共接待外國遊客3970萬人次,在這之中,中國遊客達1099萬人次,為泰國創收5430億泰銖,約佔外國遊客旅遊總收入的28%。
隨後,疫情席捲全球,泰國旅遊遭遇大寒潮。
在泰北做旅遊的十年間,陳瑞經歷了旅遊的黃金期,也面臨過數次低谷。疫情是泰國旅遊業整體的一個轉折點。疫情前,他業務的90%是大陸團。疫情期間,面對大陸訂單的急速縮水,他只能不斷調整,把主營業務拓展到整個華語區,包括臺灣、東盟等地。2023年初疫情放開,但東南亞的旅遊一直沒有恢復,陳瑞覺得,“目前最多也只恢復到了疫情前的一半”。
2023年3月前後,網路平臺上開始流傳中國人在泰國被“噶腰子”的傳言,後雖然國內主流媒體進行了闢謠,泰國駐華大使館也緊急釋出澄清宣告,表示“泰國高度重視中國遊客的旅遊質量、安全以及對泰國的美好印象”,但還是讓泰國的口碑急劇下降。
2023年10月,泰國曼谷市中心商場內發生槍擊事件,造成3人死亡,5人受傷,其中中國公民一死一傷,很多人看到新聞後才知道,泰國是不禁槍的。槍擊事件後,泰國旅遊再次遇冷,至少6萬名遊客取消赴泰行程。
同時,近年國內的熱門電影《孤注一擲》《消失的她》,影片中也都涉及東南亞國家的不安全因素。很多觀影者看完之後直呼可怕,再也不敢有去東南亞旅遊的念頭。
2024年,泰國旅遊整體回升,結果2025初始,星星事件發生了。人們對泰國逐漸淡去的負面印象,又被清晰地拉回眼前。
泰國旅遊直播間裡,有主播“發瘋式”吐槽:動不動就會來一下子,崩潰了,不做旅遊了,準備賣牙膏了。
(講述者均為化名)
參考資料:
[1].《被陰影籠罩的東南亞旅遊,還能翻身嗎?》,每日人物
[2].《泰國:2024年赴泰外國遊客超過3500萬人次》,中新社
[3].《去泰國旅遊會被“噶腰子”?多方回應》,南風窗
[4].《泰國曼谷購物中心槍擊事件新增一名遇難者》介面新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