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聽取對華開戰簡報?特朗普為何氣得發抖?!這是一盤很大的棋!

親民主黨《紐約時報》3月20日放了一個大新聞,宣稱自己援引多名美國官員的話披露,馬斯克將於當地時間21日在五角大樓聽取美國軍方有關潛在對華戰爭計劃的絕密簡報。
這個訊息還是很炸裂的,兩個原因:一是對華開戰,那不就是世界大戰了嗎?這種訊息,當然炸裂。
二是因為美國國防部向馬斯克彙報工作,這簡直是太誇張了,畢竟馬斯克在美國政府內其實連個正式職務都沒有,又怎麼可能五角大樓專門向馬斯克彙報呢?如果是真的,那這種訊息豈不炸裂?
報道還煞有介事地說,此舉意味著馬斯克將獲得接觸國家最高軍事機密的許可權,極大增強他作為特朗普總統顧問以及政府改革領導者的影響力。也有批評者稱,馬斯克在華擁有廣泛商業利益,這與他獲取有關中國的戰略機密相沖突。

其實,看完這第二段,就難怪特朗普對《紐約時報》如此報道暴跳如雷了。在報道發出當日深夜,特朗普急忙在“真相社交”平臺上否認了上述訊息,炮轟美媒“荒謬”“無恥”。
那麼,上述訊息有多少可信性?《紐約時報》又為何如此報道?特朗普又為何暴跳如雷呢?
首先,《紐約時報》報道的這則訊息發生的這件事可能是真的,也就是說馬斯克到五角大樓是真的,但所報道的內容的實質性99.99%是假的,大機率這不過是五角大樓給馬斯克做的一個局而已!

之所以這麼判斷有兩個原因:

一是這種訊息太過荒誕。五角大樓正常情況下是沒有義務向馬斯克通報這種訊息的,他沒有理由這樣討好馬斯克,更不至於單獨安排一場專門給馬斯克的這樣的一場簡報,這既不合乎程式,也實在是沒有支撐這件事的邏輯基礎。所以,在正常邏輯下,五角大樓向馬斯克彙報這種最高階的機密資訊完全不可能,更不會有官員透露給媒體。按照正常的邏輯,如果紐約時報改稱五角大樓向特朗普彙報,馬斯克旁聽了彙報,這樣還符合邏輯一些。畢竟,特朗普的確給了馬斯克不少特權,只是還不至於單獨聽一場美國向中國開戰的簡報。
二是美國在特朗普這屆政府的任期內是不太可能與中國開戰的。
之所以這麼判斷,基於兩個原因:

一是美國如果有與中國開戰的實力,2016年在南海兩艘航母艦隊與中國三大艦隊對峙,最後跑什麼?現在又過去了八九年了,中國實力早已不是那個時候的中國了,美國實力更不可能與中國輕易談開戰。而且,美國真的開戰了,會很快打輸,八九年前都不敢,現在哪來的勇氣呢?
二是所謂與中國開戰和美國現在的國家戰略不符。美國現在是要戰略撤退,是要去吞併盟友和抽盟友的血,所以他現在根本不可能去與中國開戰,這和特朗普上臺後的戰略完全邏輯不匹配。
雖然中國在武統臺灣的戰術安排中是一定把美國、日本等國的介入都考慮在內的,而且中國一直是這麼考慮的,所謂從最不利的視角去考慮解決問題的辦法。但是,在中美開戰的問題上,真正沒有勇氣攤牌的絕對不是中國,而是美國。為了統一臺灣,必要的情況下中國是不惜與美國一戰的,中國又不是沒有和美國打過仗,但客觀上美國真的缺少這種勇氣,畢竟抗美援朝戰爭打輸了。
基於上述兩點,在特朗普任期內,中美開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美國也不該可能去制定非常詳細的對華作戰戰略,方向不對。美國現在的目標是吞併和抽血盟友,然後搞亂世界養肥美國,真要和中國開戰,美國將會被直接耗幹,別說霸權,美國的全球利益都會快速被其他國家勢力給搶走。

所以,《紐約時報》放的這則訊息,99.99%是缺乏實質內容的假訊息。
那麼,我們不禁要問,為啥《紐約時報》放這種訊息呢?特朗普又為何暴跳如雷,要馬斯克起訴《紐約時報》呢?
其實,《紐約時報》之所以如此,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為他是親民主黨的媒體,現在特朗普在上任後帶著馬斯克瘋狂削砍民主黨的“黨產”,同時又在砍各部門的預算,這絕對是傷害了《紐約時報》的利益,也傷害了美國國防部的利益。在這樣的背景下,五角大樓就與《紐約時報》合作起來對付起了馬斯克。
說白了,《紐約時報》就是想給馬斯克拉仇恨,讓更多的力量反對馬斯克“干政”,以及塑造出來特朗普過於讓馬斯克越界的形象。之所以還涉及中國,要製造一個與中國開戰的所謂噱頭,目的就是要讓更多的人“相信”,因為在美國“反華”是政治正確。當然,再考慮到馬斯克在中國還有業務,他們就更加希望中國與馬斯克之間的關係產生猜忌。而五角大樓之所以給《紐約時報》提供這種資訊“炮彈”,肯定是馬斯克沒有被五角大樓忽悠,沒有聽五角大樓的解釋,於是五角大樓惱羞成怒,給馬斯克來了個背刺!
《紐約時報》和五角大樓的這一計不可謂不毒!但是,在這種事上,馬斯克和特朗普是完全一致的,而且應對都是駕輕就熟。大家看一下特朗普在X上發的帖子,以及馬斯克轉發的評論,就能明白他們在這種問題上應對是非常有一套,《紐約時報》的這種打法很難在他們身上奏效。特朗普抨擊的是《紐約時報》,而馬斯克目標瞄準的則是五角大樓。他們都明白,這是兩者的苟合,只是特朗普不能直接批評五角大樓,馬斯克則可以。
那麼,馬斯克是不是可能去國防部聽一個簡報呢?這事應該是確認的,要不《紐約時報》不會那麼言之鑿鑿。聽取的所謂簡報也的確可能與中國開戰相關,譬如可以借所謂臺海衝突的由頭,美國可能介入的情況下去如何合理應對。

所以,這件事本質上是一盤大棋,既有美國內部政黨之間的鬥爭,也關乎到國際局勢。坦率說,如果說特朗普和馬斯克去聽取一場關乎打擊伊朗的簡報,這個可信性會高得多。但聽取所謂與中國開戰的簡報,這事的真實可信度就大打折扣了。
其實,大家看看紐約時報披露的內容,也能感受到這則訊息缺乏實質支撐。據紐約時報報道稱,相關了解該計劃的官員透露,對華戰爭計劃絕密簡報由20到30頁幻燈片構成,展示了美國會如何應對這樣的衝突。簡報內容從中國發出威脅和警告開始,到美軍針對中國目標的各種打擊選項及時間表,這些內容用於提交給特朗普總統以供決策。看完這些我們不禁要問了,後邊所說的展示內容,如何在三十頁幻燈片上展示?又如何作為參考依據?
坦率說,如果說美國五角大樓曾經有過對華作戰方案,在之前的總統任期中是可能有的。《紐約時報》也稱,數十年來,準備對華戰爭一直是五角大樓思考的核心問題,美軍圍繞這一目標構建了空軍、海軍和太空部隊,甚至最近還包括海軍陸戰隊和陸軍部隊。
但特朗普現在這種狀態基本不太可能討論這樣的內容。在《紐約時報》釋出這篇報道後,五角大樓首席發言人肖恩·帕內爾發表宣告稱:“國防部很高興在週五歡迎埃隆·馬斯克訪問五角大樓。他是由國防部長赫格塞思邀請的,只是來這參觀。
因此,我們從馬斯克正在削減各個部門的預算,五角大樓為了讓馬斯克放自己一馬,於是簡單搞了個對華開戰的簡報,意思是說,你看我們在策劃“大活”,錢就不減了吧?!然而,很顯然五角大樓這幫自認太不懂人情世故了,在當下美國戰略下,這種所謂計劃是缺少政治支撐的,即美國的最高決策者不會同意。但是,哪怕如此,如果五角大樓真的是這樣的想法,那隻會激發馬斯克更大力度地削減國防部的開支,因為馬斯克的特斯拉超級工廠在上海,他怎麼可能隨便支援美國國防部的計劃呢?所以,當馬斯克無法滿足他們要求的時候,他們就開始搞么蛾子了。
中國面對美國的這種報道,當然是一頓輸出。國防部新聞局副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張曉剛大校對此回應強調,近年來,美方以自己的霸權思維映象中國,以競爭和威脅的視角看待中國軍隊,渲染炒作所謂的“中國軍事威脅”已經到了無可救藥的地步,其用意不過是為擴充自身軍力找藉口。中方歷來堅決反對美方抱持冷戰思維、製造激化矛盾、損害中國戰略安全和利益的言行。“我們要求美方樹立正確對華認知,客觀理性看待中國軍力發展和戰略意圖,多做有利於維護兩國兩軍關係、促進地區和平穩定的事。”張曉剛說。
這事一個局,一個很大的局,一個很大的棋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