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我是馬可婷。
年年都有明星跨界開店/搞品牌,但是今年就是特別的熱鬧!!!

前有吳彥祖跨界賣咖啡、教英語,後有范冰冰重出江湖,賣起了自己的面膜。

當然了,最熱鬧的還是wuli韜韜開始搞衛生巾了!
從315衛生巾暴雷,黃子韜在直播中直言“看不下去”,並透露收購工廠的計劃
之後,黃子韜高調宣佈跨界創立的衛生巾品牌"朵薇"。
就在5月18日,"朵薇"正式上線,首小時銷售額突破3000萬元,15分鐘內售出19.5萬件產品;
當天最終的資料是現貨全部售罄,超4000萬元的交易總額,直播間訂單數量更是達到了80萬單,取得了顯著的市場成功。

過去不少人對黃子韜的評價是中二、傻乎乎的;
但這場商業冒險目前的成功,小馬能說一句,並非偶然,而是一系列精心設計的營銷策略——
01
巧妙入局與差異化定位
黃子韜跨界衛生巾行業的決定源於一場行業亂象。
在今年的3·15晚會,曝光了衛生巾存在殘次品翻新、二次銷售等亂象,社會女性對衛生巾行業的信任度跌至冰點。在這種行業危機後,消費者渴求尋找到一個良心衛生巾企業,來填補衛生巾質量問題後帶來的擔憂。
黃子韜在315後在直播中稱自己真的看不下去了,那些賺衛生巾黑心錢的人真的太噁心了。正式宣佈做衛生巾,這樣的入局時間就很巧妙,精準切中了市場痛點。
為了打消女性對衛生巾的不信任,黃子韜首先提出的是兩點:
一點是提出打造“24小時透明工廠”。
生產線24小時即時監控,並且消費者可以透過溯源二維碼,隨時掃碼檢視生產線的具體情況。
此外,黃子韜多次強調,從原材料入庫到包裝完成的整個流程中,衛生巾僅在出廠後被消費者首次觸碰,生產環節無任何人工直接接觸。

第二點是衛生巾的“醫護級”品質。
在此之前,醫護級衛生巾就曾衝上過熱搜,其以指標更嚴格收到追捧。
黃子韜曬出工廠收購合同與生產線升級清單,展示工廠獲得的醫護級認證書。
"朵薇"採取了"透明化+醫護級"的雙重核心競爭力去解決信任危機,並且,為自己的品牌在衛生巾市場上形成了顯著差異化定位策略。
02
多元化的營銷把握網際網路輿論場
在黃子韜宣佈採取"透明化+醫護級"後,基本上,只要“朵薇”有點風吹草動,品牌都能上一個熱搜。
▍創始人的明星效應
這背後,有黃子韜作為創始人的明星IP加成,首場品牌直播就吸引779.6萬觀看量,為品牌帶來了直播流量和輿論流量;
而黃子韜粉絲畫像中,18-35歲的女性粉絲,更是能成為衛生巾的首批購買的主力軍。
但,與此同時,品牌還藉助多元化的營銷手段,不斷打造熱度,建立深層次使用者信任。
▍1分錢試用活動
4月11日時,黃子韜在抖音直播間推出1分錢試用裝,30秒內4.95萬單被搶空。
這場活動,透過1分錢的極致的低價策略,在9號黃子韜提出活動時,就迅速登上熱搜,快速吸引了使用者。

該活動還要求使用者關注直播間、分享三個群的連結,實現社交裂變,當晚黃子韜抖音漲粉超50萬,觀看峰值突破2000萬。
並且,使用者需在後期提交體驗報告,再收取消費者意見的同時,積累初步的試用後的市場口碑。
▍徐藝洋的試用背書
從最初,黃子韜表明要做衛生巾開始,黃子韜就以“家人試用”為一大亮點,並表示妻子徐藝洋已經試了3、4款。

(圖源@封面新聞)
最近,在品牌釋出會上,黃子韜又公開感謝徐藝洋,徐藝洋作為首席體驗官已參與8個月實測,稱其 “一遍遍試用衛生巾,是最有底氣的試驗品”。
此前,黃子韜與徐藝洋的相處模式就曾受到不少人的關注,因此,有徐藝洋作為衛生巾的試用者當背書,這種以“家人”為主,製作產品的個人情感,很容易引發共鳴。
03
社會責任營銷與情感連結
值得一提的是,"朵薇"首次銷售的成功還離不開黃子韜團隊對行業趨勢的精準和社會責任的巧妙把握。
這幾年,不少衛生巾品牌都在高舉“拒絕經期羞恥”的大旗,這背後是當代女性思想的解放,以及在思想解放下,創造女性更友好社會的大趨勢。
而“朵薇”同樣如此,從黃子韜一遍遍地感謝徐藝洋,甚至經常在公開場合談論經期問題,這背後對外傳遞的就是品牌對女性的重視,以及拒絕經期羞恥的態度。

本身“朵薇”的入局就恰逢了衛生巾質量問題暴雷的社會情緒,之後“朵薇”主打讓天下沒有衛生巾焦慮。
似乎,“朵薇”從出生到現身都建立在了創造“女性更友好社會”社會責任營銷上。
總結來看,此次黃子韜衛生巾品牌的成功是多因素營銷共同作用的結果。
其實,在315衛生巾暴雷後,還有凡客誠品創始人陳年在3月17日的直播時向大家表示:“凡客很快就會有衛生巾了”“等一等,很快就可以上”;東方甄選也宣佈將最快於今年暑假推出自營衛生巾產品。
目前,黃子韜的“朵薇”暫時突出重圍,而距離東方甄選說的暑假也馬上到了,之後衛生巾的市場會掀起怎麼樣的水花呢?
我們拭目以待吧!
素材來源於網路
文章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