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作者:
美國矽谷公立小學老師
美國雙語教育學碩士
分享美式教育經驗談
座標加州,10年教學經驗
我的美股賬戶已經不敢開啟看了,生怕我這個小心臟承受不住。內心OS: 只要不看,就不會恐慌!


街頭也不太平。美國多個城市都有抗議者走上街頭,高舉“Hands Off!”的大牌,希望老川政府能趕緊收手。


在美國小學廣泛使用的“解碼書”,國內很多家長竟是頭一次聽說!這個發現源自我每週的直播,每次講到這個概念時都會問問直播間的朋友,大家是否聽說過解碼書,但知道的寥寥無幾…
第一次接觸解碼書,還是十幾年前,我當實習老師的時候。有一次我在觀摩老師上課時,發現指導老師的教室書架上擺著滿滿一個書櫃的白色小書,並不是那種精裝版,而是打印出來的一本本小冊子。

我好奇地問:這是什麼書呀?
這位年過6旬的老師笑眯眯地告訴我說:這是咱們上課常常會用到的解碼書,而且每個小朋友一冊,老師在教到某個拼讀技能的時候,就會發給全班的孩子們,讓他們一邊閱讀,一邊練習拼讀的技能。
直到我自己開始教學後才發現,這樣的解碼書對於訓練孩子的閱讀能力太有用了!它不同於分級讀物的地方在於,分級讀物裡面的拼讀規則很雜,而且還有很多單詞是不能解碼的。
而解碼書就如它的名字一般,裡面的單詞全部可解碼(decode),而且還遵循著某些特定的拼讀規則。
但是在國內,解碼書的概念還很新。家長們似乎只聽過“分級讀物”,但是對於“解碼書”卻十分陌生,而且目前引進國內的解碼書更是少之又少。

所以今天就想跟大家來聊一聊解碼書到底是什麼?什麼時候使用?到底怎麼用?以發揮其最大的價值!
什麼是解碼書?
解碼書的英文是Decodable book,就是可以解碼的小書,而且這些書籍按照自然拼讀的規則編寫,是專門練習拼讀規則的書。
那分級讀物不能練自拼嗎?大部分的分級讀物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解碼書,比如熟悉的牛津樹、RAZ、海尼曼,他們是按照語言難度來分級的,而不是按照拼讀規則來編排。
但是為了適應零基礎閱讀能力的孩子對於解碼書的需求,RAZ也推出瞭解碼分級系列。這種上面標註Decodable的就是解碼系列啦。

解碼書也是近30年開始在學校裡面廣泛使用的,它的發展也經歷了長達一個世紀的演變和改進。
美國小學的閱讀教學有兩大流派:一個是全語言教學(Whole Language ),一個是結構化語言教學(Structured Literacy)。
全語言教學的支持者們認為,小朋友的單詞學習主要依靠記憶,他們把單詞看作一個個的整體。
所以擁護全語言教學的人認為分級讀物就夠了,因為分級讀物通常有著相同的句式,只替換其中的一個單詞,孩子們可以透過圖片去猜測單詞是什麼,然後將單詞讀出。

這一方法雖然幫助一些孩子快速認讀單詞,但對於許多兒童,尤其是閱讀困難的學生來說,缺乏拼讀能力的訓練導致他們在遇到新詞時無法獨立解碼。
到了20世紀50年代,擁護系統化拼讀教學(Systematic phonics)教學的學者應運而生。

他們認為更加註重運用拼讀技能來解碼單詞,強調教授字母-聲音的規則,並透過解碼練習發展閱讀能力。這裡的解碼練習為後來解碼書的全面普及奠定了基礎。
所以進入20世紀90年代,一種新的閱讀教學方法再次出現,叫做平衡語言教學(Balanced Literacy),也就是兼具全語言教學和結構化語言教學的精華,是不是有點既要、又要、還要的意味?
於是老師們開始在課堂上推崇平衡式的語言教學,既要重視孩子的拼讀技能,也要重視孩子將單詞放在分級讀物中,進行整體的認讀訓練。
所以美國小學的低年級課堂,同時出現瞭解碼書和分級讀物的身影。

學生先從閱讀解碼書開始,訓練自己的拼讀能力,等具備了比較成熟的拼讀能力後,再轉向分級讀物,大概是在美國小學1年級學期末的時候。
解碼書怎麼用?
那麼我們如何使用解碼書呢?接下來我就結合課堂經驗,跟大家說一說解碼書如何來使用。
我們把閱讀的過程分為閱讀前、閱讀中和閱讀後。
1. 閱讀前
首先,在閱讀前我們帶小朋友來做拼讀的練習。老師示範拼讀,然後教小朋友自己來練。
比如這本書叫做《The Rat and the Hat》,裡面主要訓練的是短母音a.

有心的老師會製作這樣的拼讀練習卡片,從字母音、到CVC單詞、再到句式的過渡,循序漸進搭建拼讀能力。

如何在家幫助孩子建立拼讀習慣呢?我們可以遵循兩個步驟。
1. 指著單詞,說出每個字母的聲音。比如單詞wish的三個聲音是/w/,/i/,/sh/。

(文末附模板下載)
2. 就像滑滑梯一樣,將字母的聲音順滑連在一起。這就是拼讀的過程。

(文末附模板下載)
有了基本的拼讀練習後,老師會抽出書中的高頻詞,帶著孩子們先讀一讀。
比如這本書中,有以下高頻詞。對於高頻詞要保證會讀、會認、而且知道意思。對於咱們非母語國家的小朋友,即使給孩子直接翻譯也是可以的。

2. 閱讀中
接下來我們要開始閱讀了!通常老師會全程聆聽學生的閱讀。
尤其是在第一遍閱讀的時候,如果發現小朋友出現了拼讀錯誤,老師會及時指出,並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拼讀。

遇到不會讀的單詞或者讀錯的單詞,老師通常不會直接告訴學生答案,而是啟發學生思考:這個單詞聽起來有意義嗎?幫助學生進行音節的劃分,或者把單詞分成不同的部分,從而實現正確的拼讀。

光會讀還不行,不知道意思怎麼辦呢?這時候可以藉助圖片來猜詞義。
比如這個單詞Cab,透過圖片馬上可以猜出它的意思是車子的意思。但是前提是孩子要想知道in the是什麼意思,而這兩個單詞都是高頻詞。又回到剛才說的,一定要讓孩子提前把書中的高頻詞搞定,再來開啟閱讀才最高效!

每本書至少讓孩子讀3遍,第一遍側重於單詞的解碼,第二遍側重於理解,可以跟小朋友討論一下每一頁內容講的是什麼?第三遍可以嘗試自己獨立閱讀。
3. 閱讀後
閱讀結束後,主要和學生進行閱讀理解的訓練。像上週末跟大家分享的這套解碼書,每本書都配套了相應的閱讀理解題目,可以跟孩子們來做口頭理解的討論。

如果小朋友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書寫基礎,也可以來做這樣的閱讀理解題目。

最妙的是,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小朋友同時鍛鍊著自己的口語能力。如果是把答案寫下來,還可以順便將拼讀技能應用於寫作之中!
免費解碼書
解碼書資源哪裡找呢?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套免費的解碼書,簡直不要太寶藏!
這套解碼書來自The measured mom的網站,按照不同的拼讀規則為孩子們設計了幾十套的解碼書資源。

比如有CVC的拼讀練習:

有子音組合的訓練:

有母音組合、R-controlled發音的訓練:

還有更多複雜發音規則的訓練:

而且這套解碼書有個很吸引我的細節:每本書都明確標記了會練到的拼讀技能。
比如這本書,灰色部分標記出的所練習到的拼讀技能:

還有會訓練到的高頻詞:and 和 the。

接下來是小故事:


讀完了故事,還有閱讀理解的題目,抓孩子流利度的同時,還能培養閱讀理解的能力。


希望今天的文章能給各位刷分級路上的家庭帶來啟發!
雖然目前國內市面上最多的就是分級讀物,但其實在美國小學,孩子們的閱讀啟蒙是從解碼書開始的!因為有了流利度,才能有理解力。
所以不妨給孩子的書架增加一套解碼書,從此開啟流利閱讀之路!今天也給大家準備了一整套的免費解碼書資源,在文章最後福利區下載吧!
本期福利:送給大家一整套的解碼書資源。麻煩點選下文章底部的“贊”和“在看”,然後點選下方卡片關注,在後臺回覆“圖片資源”,就能收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