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野:白天當演員,晚上是間諜,隱姓埋名75年,94歲被授勳,屬於“姜子牙”傳奇一生

藍天野,國內稱得上是藝術家的第一人。
他在94歲高齡被授予"七一勳章",其一生堪稱中國現代文藝史與革命史的傳奇縮影。
白天當演員,晚上做間諜,他的傳奇經歷恐怕連電影都不敢這麼拍!!!
1927年,藍天野在河北饒陽出生,本名王潤森。
他自幼在北平胡同裡浸潤於書畫戲曲,17歲考入國立北平藝專油畫系,夢想成為齊白石那樣的畫家。
然而……
時局動盪,讓這位有志青年的命運發生改變。
1945年,藍天野離家六年的三姐石梅突然回家,彼時她是一名優秀的戰士,在姐姐的影響下,家變成地下聯絡點,她還帶回了《論聯合政府》等紅色書籍。
受姐姐影響,18歲的藍天野開始負責記錄電臺資訊並油印分發的工作,慢慢也踏上革命道路。
同年9月23日,他秘密入黨。
解放戰爭時期,藍天野的"演員"身份成為最完美的掩護。
他加入由周總理領導的抗敵演劇二隊,白天在舞臺上演《日出》裡的黃省三,晚上則騎著腳踏車穿梭於淪陷區與解放區之間傳遞情報。
19歲那年,他以"國民黨少校"軍銜潛伏敵營,將道具箱變成藏匿機密檔案的保險櫃,用演話劇的臺詞技巧發展進步青年。
最驚險的是1948年,面對新任隊長的嚴密審查,他假意籌備歡迎儀式獲得三天假期,實則帶領全體隊員金蟬脫殼撤往解放區。
轉移當晚,組織要求他立即改名,於是,"藍天野"這個充滿詩意的名字從此伴隨他一生,而"王潤森"則永遠留在了歷史暗線中。
這段經歷被後人評價為——
比《潛伏》更真實的諜戰傳奇。
北京人藝成立後,25歲的藍天野成為建院元老。
他開創了"戲從生活中來"的表演體系。
為演好《北京人》裡玩鴿子的沒落公子曾文清,他專門向養鴿人學習馴鴿技巧,讓領導人都讚歎"演活了";
他塑造《茶館》秦仲義時,泡在茶館觀察市井百態三個月,從意氣風發的青年演到滄桑暮年,374場演出成就"中國話劇活化石";
他在84歲高齡挑戰《家》中的反派馮樂山,親自設計服裝語調,摔傷後仍堅持排練。
這種極致追求讓濮存昕感慨——
他教會我們戲比天大。
不過,對於年輕一代觀眾來說,大家所熟悉的還是他在1990年版《封神榜》裡飾演的姜子牙。
拍攝前,他赴白雲觀研習道家禮儀,於是才有了劇中那個"白髮如雪、仙風道骨"長者形象。
隨著年齡的增長,藍天野逐漸淡出熒屏。
而鮮為人知的是,他晚年重拾畫筆,師從李苦禪舉辦畫展,完成年輕時未竟的藝術夢想。
並且,作為人藝的"戲骨製造機",他培養出宋丹丹、濮存昕等中堅力量,到了94歲依然拄拐執導歷史大戲。
他的那句“進人藝先學做人",影響著後面每一代表演者。
可以說,藍天野在舞臺上演盡悲歡離合,現實中歷經槍林彈雨;
他留下了《茶館》裡秦二爺的傲骨、《封神榜》中姜子牙的仙姿,留下了"組織讓幹什麼就幹什麼"的純粹信仰,帶走了屬於一個時代的記憶。
正如他晚年所言——
演員要像修行者,永遠保持對藝術的敬畏。
這或許正是傳奇最好的註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