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開年,黃仁勳便在CES扔出一連串王炸。
在2025年的CES展會上,英偉達先後推出了RTX 50系列顯示卡、世界基礎模型Cosmo、“掌上AI超算”Project Digits。黃仁勳的這場演講不僅為英偉達在AI時代的戰略佈局和技術創新路徑提供了清晰的指引,更展露了黃仁勳的下一個野心:將目光投向機器人和 AI 代理,作為公司下一階段的增長。
演講中,黃仁勳對AI PC的未來、自動駕駛技術的前景、以及AI在遊戲領域的應用等問題進行深入分析,為業界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參考和啟示。
現在的問題是,黃仁勳和他的英偉達,要用這些軟硬體組合而來的“計算系統”,去描繪一個什麼樣的故事?以下,Enjoy:
來源丨騰訊科技(ID:qqtech)
騰訊科技編輯組
編輯 鄭可君
英偉達把CES辦成了“GTC”。
北京時間1月7日,黃仁勳在2025年的CES展會上發表主題演講,大談計算、人工智慧,相當一部分都是對去年GTC的修正和補充,包括NIM微服務、Omniverse虛擬世界等,唯獨RTX50系列顯示卡是全新亮相。
作為新一代產品,RTX50系列匯入了全新的Blackwell架構,最高階的RTX 5090擁有920億個電晶體,提供每秒超過3352萬億次(TOPS) 的計算能力,配備32GB GDDR7、1792GB/秒的記憶體頻寬和 21760 個 CUDA 核心,這也是首個突破20000萬CUDA大關的消費級顯示卡,“核彈”效能直接拉滿。
與高效能匹配的則是高價格,RTX 5090售價1999 美元(約 14659 元人民幣)。此外,英偉達還提供了包括5080、5070 Ti與5070在內的SKU,AI算力分別為1800TOPS、1400 TOPS與1000 TOPS。
除了RTX50系列顯示卡之外,英偉達還推出了全新一代的車+機器人兩用晶片“Thor”,並且官宣即將與豐田合作研發下一代自動駕駛技術——黃仁勳稱其為“一個百億美元的產業”。
軟體和服務上,相比Omniverse、GR00T的“炒冷飯”,Cosmos則是一個全新虛擬資料合成模型:可接受文字、影像或影片的提示生成虛擬世界狀態,這也是黃仁勳所謂的英偉達的“三大計算系統”當中模擬系統的一部分。
1
三年了,終於等到了新顯示卡
“RTX50系列顯示卡換新Blackwell架構 效能直接翻倍”

作為今年主題演講最大的看點之一,英偉達CEO黃仁勳開場就扔出了全新一代GeForce RTX 50系列顯示卡這顆重磅炸彈。
新的50系列顯示卡依然有“桌面”和“移動”兩個版本,四個產品系列,從高到低分別是RTX5090、RTX5080、RTX5070Ti和RTX5070。

定價方面:
● RTX 5090售價1999 美元(約 14659 元人民幣)
● RTX 5080售價999 美元(約 7326 元人民幣)
● RTX 5070Ti售價749 美元(約 5492 元人民幣)
● RTX 5070售價549 美元(約 4026 元人民幣)

這一代RTX50系列顯示卡最大的變化來自架構的更新,全新的Blackwell架構首次出現在消費級顯示卡上。

作為目前處理能力最強的GPU,RTX 5090 擁有920億個電晶體,提供每秒超過3352萬億次(TOPS) 的計算能力,配備32GB GDDR7、1792GB/秒的記憶體頻寬和 21760 個 CUDA 核心,這也是首個突破20000萬CUDA大關的消費級顯示卡,而它的TDP高達575W。

英偉達官方給出的資料顯示,得益於DLSS 4技術和Blackwell架構,這款GPU的速度將比RTX 4090快兩倍。

英偉達演示了一段《賽博朋克2077》的遊戲對比動畫,在啟用完整光追技術的情況下,配備DLSS 4技術的RTX 5090上,這款遊戲可以以238fps的畫面重新整理率執行,而配備DLSS 3.5的RTX 4090上只能以106fps的重新整理率執行。
RTX 5080的設計速度是RTX 4080的兩倍,將配備16GB GDDR7記憶體、960GB/秒的記憶體頻寬和10752 個CUDA 核心。
英偉達還推出了RTX 5070 Ti和RTX 5070兩款面向中端市場的GPU。RTX 5070 Ti配備16GB GDDR7記憶體,記憶體頻寬為896GB/秒,擁有8960個CUDA核心。RTX 5070配備12GB GDDR7,記憶體頻寬為672 GB/秒,擁有6144個CUDA核心。英偉達官方表示,RTX 5070 Ti和5070的速度將分別是RTX 4070Ti和4070的兩倍。
除了桌面端之外,英偉達還發布了RTX 50系列的移動版,配備RTX 5090的筆記型電腦首次配備擁有24GB GDDR7視訊記憶體。RTX 5080 GPU將配備16GB GDDR7視訊記憶體,RTX 5070 Ti 將配備 12GB GDDR7視訊記憶體,RTX 5070 僅配備 8GB GDDR7視訊記憶體。
定價方面,英偉達提供了整機的參考定位:
● RTX 5070筆記本定價1299美元(約9520元人民幣)
● RTX 5070 Ti筆記本定價1599美元(約11719元人民幣)
● RTX 5080筆記本定價2199美元(約16116元人民幣)
● RTX 5090筆記本定價2899美元(約21247元人民幣)
2
AI超級計算機走向桌面
“全球最小的AI計算機,但卻能提供執行200B引數模型的能力”
除了消費級的顯示卡,黃仁勳在演講中也不忘照顧商業使用者。在演講中黃仁勳表示,英偉達擁有多種計算網路系統,例如NVLink 36和NVLink 72,能夠滿足全球幾乎所有資料中心的需求。
同時英偉達還在設計一個名為Grace Blackwell NVLink72的巨型晶片,該晶片將使用72個Blackwell GPU,效能超越世界上最快的超級計算機。
巨大晶片的願望還在實現的道路上,英偉達先解決了個人使用者對於桌面級AI計算機的需求。

在釋出會上,黃仁勳拿出了一臺名為Project Digits的個人AI超級計算機。它被設計在一個方形的盒子裡面,整機的設計類似於Mac mini,靠一隻手掌就可以托住。
驅動它的核心是全新的GB10 Grace Blackwell Superchip,尺寸足夠小,透過標準電源就可以為其供電。每個Project Digits都配備了128GB的統一記憶體和高達4TB的NVMe儲存。

英偉達號稱它可以處理多達2000億個引數量的AI模型,使用者可以在Project Digits上本地開發和測試 AI 模型,然後使用相同的Grace Blackwell架構和Nvidia AI Enterprise軟體平臺將其部署到雲服務或資料中心基礎設施。
最絕的是,如果一個Project Digits的算力不夠,英偉達可以讓使用者透過NVIDIA ConnectX網路將兩臺Project Digits連線到一起,處理4050億引數量的模型。這意味著你可以在兩臺Project Digits上,部署完整的Llama 3.1 405B模型。
Project Digits的起售價為3000美元,約合22000元人民幣。
3
人工智慧代理時代已經到來
“每個公司的 IT 部門將成為未來 AI 代理的人力資源部門——黃仁勳”
在本次CES大會上,黃仁勳探討了AI代理(AI Agent)的未來潛力,強調其將成為一個價值數萬億美元的行業。AI Agent作為全新的數字工具,透過“思考和學習”能夠協助人類完成和分解各種複雜工作任務,最終提供高質量的反饋。黃仁勳提到,AI代理不僅能夠提升工作效率,還能透過智慧化的任務管理和執行,開創全新的商業模式和服務領域。

英偉達推出了一款具備“測試時間縮放”功能的創新Agentic AI系統。這個AI系統能夠根據實際需求動態規劃、評估,並利用計算器、網路搜尋、語義搜尋、SQL查詢和生成播客等工具來解決問題。

英偉達宣佈推出基於 Llama 的完整系列模型,採用 Nvidia Llama Nemo Tron 語言基礎模型,服務於其AI代理。具備強大的內容生成能力,能夠生成多樣化的影片、互動式研究內容以及自動化的任務解決方案。AI代理將與人類協同工作,分擔繁重的任務,使人類能夠專注於更具創造性和戰略性的工作。

此外,英偉達與生態系統上下游的合作伙伴緊密合作,共同推動AI代理在各類應用中的廣泛部署。這包括與軟體開發商、資料供給平臺以及其他技術合作夥伴的協作,旨在透過整合AI代理提升整體系統的智慧化水平,進一步增強工作效率和創新能力。黃仁勳表示,AI代理的廣泛應用將徹底改變多個行業的運營模式,釋放出巨大的經濟價值和社會效益。

4
物理世界AI,這就是未來
“NVIDIA Cosmos,為理解物理世界而設計的全球基礎模型”
英偉達推出了“宇宙”,一個基於2000萬小時影片訓練的全球基礎模型,該模型可以生成合成資料以訓練機器人 。

物理AI是AI發展的下一個前沿領域,旨在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和模擬複雜的物理現象,如重力、潮汐等自然規律。

“Cosmos”作為一個基礎性的AI模型,能夠透過多模態的模擬生成不同的結論和結果,實現對複雜物理世界的即時理解和互動。黃仁勳指出,物理AI不僅能夠自動化生產過程,還能最佳化物理世界的模擬,提升AI在實際物理環境中的應用能力。
他提到,英偉達透過大規模的影片和影像資料訓練,賦予“Cosmos”模型強大的物理環境理解和預測能力,使其能夠在工業自動化、環境監測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黃仁勳還介紹了“Cosmos”平臺的開放許可,表明英偉達致力於推動工業級AI發展的決心。透過開放“Cosmos”,英偉達希望與全球的研究機構和工業夥伴合作,共同推動物理AI技術的進步和應用普及。他強調,物理AI將成為連線數字世界與現實世界的橋樑,助力各行業實現智慧化轉型和創新發展。

5
針對汽車產業的“三個計算系統”
“自動駕駛時代已經到來”
黃仁勳援引Waymo特斯拉FSD的例子說,“自動駕駛時代已經到來。”
在這個背景下,汽車行業需要大量的算力來訓練汽車自動駕駛,生成資料,甚至是利用人工智慧來改造傳統汽車生產線,英偉達主要提供三類計算系統:用於AI訓練的訓練系統、用於模擬的虛擬世界“Omniver”以及使用者資料合成的系統“Cosmos”以及車載計算機。
黃仁勳表示,包括特斯拉在內的車企,都在不同程度的與英偉達合作,採用其中一個、多個計算系統。

黃仁勳表示,“豐田汽車將與英偉達合作,打造下一代智慧自動駕駛汽車。”
在黃仁勳看來,全球每年有150萬輛自動駕駛汽車誕生,這些汽車都應該完全自動化,即具備L4、L5級別的自動駕駛能力,因此這是一個數百億美元的產業。
對此,英偉達正式釋出了第四代Thor智駕計算平臺。
藉助車載攝像頭、感測器、雷達等裝置捕獲到的資料,利用Thor晶片進行計算處理,“它的效能相比上一代產品快20倍,還可以用於機器人等產品線”,黃仁勳說。

按照英偉達的設想,基於Blackwell晶片提供的算力,Omniverse等軟體服務的能力,可以重構汽車製造產線。
同時,基於自動駕駛汽車獲取的真實資料,可以在Omniverse中生成新的資料,構建全新的虛擬生成場景,來輔助自動駕駛能力的訓練。
也許你還想看:
經緯張穎:2023,不只克服困難而是習慣困難
經緯張穎內部講話:2024,四大關鍵決策
經緯2023年終盤點:Adaptability is the key to thriv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