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路上,你錯過了什麼,你做錯了什麼,是否當時的陰差陽錯,就改變了你一生的命運。
20Fall留學黨的申請季落下帷幕,當你羨慕身邊同學們手裡dream school的錄取的時候,有沒有想過,如果當時多花一小時瞭解專案,多花三個月提升背景,早一學期刷高語言成績,早一年提高gpa,多年後的你,是否會在另一條光明大道上,遇見更優秀的朋友,融入更高層次的圈子,發現更好的自己。
這可能是學長學姐們用自己的人生換來的經驗和教訓,希望還在申請路上的你靜靜地看完。
後悔沒有早考GT
後悔大一大二沒有好好學習
大三開始準備留學,才發現成績這麼重要。GPA 90 以上的大神在留學圈隨處可見,85分以上去問中介貌似都只是勉強夠格。想從大三開始好好學習,但是可以修的學分已經所剩無幾,想提高績點要付出超過120%的努力。以前上課都提早去佔最後一排的位置,方便玩手機。後來上課不僅坐第一排,還要想辦法跟老師互動,混個眼熟。以前覺得85和89分沒有區別,後來連1分都要斤斤計較。現在想想,要是大一大二能早點覺悟,又怎麼會在大三大四如此累,累,累。
3
後悔大學裡對人生的方向搖擺不定
大一迷茫而浮躁,大二糾結而搖擺不定,大三回頭看,要麼什麼都沒做,要麼做了的都沒用。要出國留學,要國內讀研,還是要畢業工作,大二之前就應該思考清楚,不要讓剛進大學校園的新鮮感衝散了你對未來的期待與規劃。要出國,要去美國還是英國決定了你要考託福還是雅思,提前想好提前準備。要出國,要繼續發展本專業還是要轉專業,提前想好才能準備相關背景,要知道,學校看中的不光有你的成績,還有你與學校專案的匹配度。就像那個經典的愛情理論,我愛的是蘋果,你給了我一車梨,不是你不努力,而是從一開始就註定有緣無分。
後悔申請時只關注了排名
初入留學圈的你,對學校的評價,可能只是綜合排名或者專業排名的那個數字,申請了排名太靠前的學校,由於申請難度大或者錄取率低,從11月等到來年5月,這樣的過程既煎熬又痛苦,看著別人從12月開始就拿offer,而你的錄取或拒信來年5月才姍姍來遲,這樣的結局,對你還有什麼意義。然而還有一種比較幸運的小夥伴,拿到了排名好看的學校,開開心心去上學,卻發現校園又小又破,城市又髒又亂,學生又多又雜,你的留學夢,是否從踏進那個城市踏進那個校園的一刻起就破滅了?
後悔申請時違背了自己的初衷
申請時你的心中若有夢想,放手去追,結局不論如何都不會遺憾。如果你的dream school是校園空曠清幽而美麗的老式風格,申請時聽了不知從哪來的強力安利就改選校園擁擠狹窄而混亂的某校,不論這所學校在別人眼裡多麼天花亂墜,當你真正踏入那片土地,嗅到那方空氣的時候,你渾身的每個細胞都在告訴你,別人的眼光都是鏡花水月,真正要在這裡度過青春的是你,那個愛著別的學校的你。
後悔申了太多保底,太少衝刺
正如那句玩笑,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留學圈的光景一年一變,也許去年只錄年級第一,今年就改了性子喜歡年級前十;也許去年還是高冷女神,今年就來者不拒。看過太多人在藤校發錄取的時候感慨著:這個人被錄了和我的條件也差不多啊,背景還沒我好呢,我當初怎麼就畏畏縮縮沒申請呢,可能就這樣生生地錯過了走向人生巔峰的機會。看過太多人在集齊九張保底offer時感慨:這些學校就算錄了我也不回去,為什麼要多交那麼多申請費送分費,省下的時間和金錢都夠出去玩一趟了。有的東西,得到了也不會珍惜的,從一開始就不要去爭取;有的東西,沒爭取過就會後悔一生的,從一開始就別放棄。
後悔簽了垃圾中介
這一年,看慣了同學們與中介鬥智鬥勇,有的結果尚可,有的慘不忍睹。首先,如果你時間精力和實力都上佳,歡迎加入diy大軍,畢竟你的申請,在中介眼裡只是一份業績,在你眼裡才是一生命運。其次,如果你時間精力和實力都尚可,可以選擇半diy,找一個專門寫文書的機構,為你量身定做個人陳述,材料、網申、選校都自己上心,總是比撒手掌櫃強。最後,如果你沒時間沒精力沒語言功底,迫不得已找中介的時候,一定避開規模小的私人中介或者打著小而精旗號的留學工作室,規模小,就意味著學生少,老師經驗不足,能力不夠。不要把自己命運的主宰權完全交到一個無關緊要的人手裡,結局一定不會多光明。
— J. K. Rowling. “Harry Potter and the Half-Blood Prince.”
最後感謝提供素材的每一位留學黨,祝你們前程似錦,謝謝你們。
往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