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人是自帶韓劇體質嗎?
好抓馬,泫雅和龍俊亨居然官宣了。

內娛觀眾可能不太懂,但吃瓜不分國界,區花簡單給大家科普一下。
龍俊亨和張賢勝曾經是大熱的cp,泫雅和張勝賢隱隱約約有談過的樣子。
他們間的關係類比一下,就好像關x彤和鹿x分手,然後又和吳x勳談了。

還很抓馬的是,泫雅那個金髮腎虛感前男友,和他的現男友,以及緋聞男友都是一個公司的。

(所以人到中年只能和窩邊草在一起嗎😭)
而且姐的男友們都很相似,放到一起時,臉盲的人會想要消除吧…

所以姐,誰才是你的純元啊?
吃瓜歸吃瓜,藉著戀情,泫雅審美又上了熱搜。

泫雅早期真的美絕了,幾乎是人人想copy的時尚模板。
盤靚條順+色彩狂魔,讓她像野馬兒一樣性張力十足,男女通殺。

但後期她似乎每經歷一次戀愛分手,都要換一次謎一般的風格,性張力也驟減。

說回泫雅。現在她的審美已從“客觀意義上的漂亮”逐漸變為“我要有我自己的氛圍和特色”。
雖然大眾很難接受,不過她開心就好吧…

氛圍感是近幾年頻繁被提到的時尚熱詞,雖然沒人能對氛圍感做出精準的定義,但大家約定俗成的認為「氛圍感」要比「客觀美」的美學地位高很多。

氛圍感其實不等於好看,而是一種靈魂被擊中的感覺,愛的人瘋狂迷戀;不好這口的人再怎麼看也不會有好感。
這種對特定人群胃口的氛圍感,好像
能篩選出更「忠誠的迷戀」。

所以我們才想要擁有氛圍感,哪怕是票圈裡幾張照片有氛圍也好,潛意識裡是想用它,換取更為深刻的愛。

但是提到營造氛圍感,大家卻總把它定格在「海藻長髮」、「和煦陽光」、「面部平整度」等幾個死板的關鍵詞上,未免太生硬。

而如果僅用故事感去解釋氛圍感,又過於虛無縹緲。
所以氛圍感到底是什麼?
到底能做什麼,才能get一張驚豔票圈的美照,打通美女氛圍的任督二脈呢?
今天我們就來嘮嘮這說不清道不明的氛圍感。

氛圍感的本質
是一種讓五感合力的想象
客觀美女,總是先調動起我們理智,讓我們意識到她的外形,和我們過往認知中的美女相匹配。
進而認定她是美女。

美女框架
比如張鈞甯,她健康、臉美、身材好、很陽光,一下子就和我們印象中的美女掛上鉤兒了。

但你若提起感覺——她不鹹不淡,索然無味。
而氛圍美女總是先調動了人們的五感(形、聲、聞、味、觸),刺激起人們感性,然後才使人沉醉。
喜歡金敏喜的人,總說不出具象的喜好。
而是愛她的鬆弛感,像一杯鑲嵌櫻桃的雞尾酒,嚐起來層次豐富。又覺得她像煙,聞起來凜冽而曖昧。

喜歡易夢玲的人,也不會拿著尺子量他的嘴咧是否夠標準。
而是喜歡她像檸檬汽水一樣的爽甜,感覺她有汽水泡泡般噼裡啪啦的夏日韻律,令人心情愉悅。

先由感性的產生牽引出心中的悸動,探索欲才開始生根發芽。
等人們回過神,
才想起用理性去覆盤
氛圍美女到底下了什麼蠱?
先調動感性和還是理性,就是氛圍美女與客觀美女的不同,感性也就成為了營造氛圍感的核心。

現在讓我們把思緒拉回到理性這方。
氛圍美女到底具備什麼客觀實在的東西,才能第一時間觸動了人們情緒感受?
想解答這個疑惑還是要從五感上去挖掘。

一張具備氛圍感的照片,我們只能透過眼睛去看,但五感還能連通,說明畫面上這些看得見、客觀實在的東西,給了我們很多暗示,間接調動了不同的感官。
比如飄逸的髮絲會散發出費洛蒙的氣味;肌膚的通透會給我們吹彈可破的觸覺想象;動態定格的表情會給一種發出聲音的聯想;風格的百變又給了我們酸甜苦辣的感受。

最後他們彼此交織纏繞,形成一種五感合力,把個人特質發揮到最大,也就帶來的氛圍感。

拆解五感,營造氛圍
驚豔朋友圈!
接下來咱們就從理性的角度,具體拆解一下,一張具備氛圍感的定格照片,到底靠什麼打通五感。
1⃣️打通視覺美:
強調優勢、弱化劣勢
雖然我們前面說過氛圍美女不一定等同於標準美/大美女,但氛圍美女看上去絕對還在好看的範疇內。
而且她們往往有某幾處特質特別驚豔。

水原希子的深邃眉眼就很驚豔
然後在特定的環境下,氛圍美女的
一些劣勢被弱化,一些優勢被激發
,就很容易讓我們
調動聯想,補全美女形態
,然後倍感驚豔。

叫我靈魂修圖師
還是拿張曼玉舉個例子吧。
她就是典型的氛圍美女,一張臉平鋪直敘展示在你面前的時候,和客觀美女沾邊的部分不多。
所以你不會在第一時間調動理性,把她對號好入座到客觀美女的行列。

不過張曼玉身材足夠修長,眼睛尤其嫵媚,這是她的優勢。
至於她的輪廓、嘴巴、鼻子、紋路的短板就很明顯。

只要她能借助光影、髮型修飾輪廓、鼻子等劣勢,再利用服裝、色彩對比突出眼睛、身材的優勢時,就很容易呈現給人一種驚豔的美女氛圍。

所以姐妹們get到如何加強視覺美了嗎?就是強調優勢、弱化劣勢。
如果你某個五官好看,就可以利用髮型、道具遮擋其他五官,凸顯這個優勢五官。

如果你五官細節平平,但比例舒適耐看,就可以在暗光下拍攝模糊五官細節。

如果長相也平平,還可以不露臉展示身材、穿搭。

總歸可以找到自己的閃光點,在畫面中著重突出它。
2⃣️打通氣味美:
認真對待頭髮
在一些影視作品中,頭髮總和情慾掛鉤。

或許是因為女生的頭髮是釋放資訊素的載體。


於是藉助
頭髮打通嗅覺感知
,便能增強整體的氛圍美感。
順直髮會給人一種不加雕琢的清新味道,更能助攻清純捕手散發純潔氣息;
捲髮則感覺有複雜多層次的香水味,隨意抓一抓髮絲,朦朧的氣息就透過照片散發出來。

而長髮給人一種香味持久不易消散的厚重感,短髮則給人感覺香味更短促,若有若無。

漂染過濃墨重彩的頭髮,會降低嗅覺的感知,稀釋氛圍美女身上的獨有味道。
而原生黑棕色,最容易讓人聯想到美女身上的味道,最能帶來氛圍感。

當你想借助某種氛圍達成一些目的時,就可以考慮一下藉助髮型帶來一些情感刺激。
3⃣️打通聽覺美:
定格動態瞬間
照片是沒有聲音的,但神態、動作卻可以傳遞一種談吐、聲音的聯想。
很多生活中的小美女最怕表情崩盤,時刻繃緊姿態,但其實不追求面面俱到的完美,才能擁有被不被束縛的快樂。
那種直擊心靈氛圍感,往往都由微小的崩壞散發。

所以我們才覺得劇照截圖永遠比自拍更動人,因為劇照是在連續的動作中捕捉到的一個動態畫面,區域性的肌肉調動微小的情緒,你就可以根據這瞬時的動態揣摩她的談吐,想象她的聲音。

駕馭很好的氛圍美女是高允真。
她原本是客觀的、標準意義上的「工業美女」,好看但無味。

不過高允真美商真的很高!
她發照片從來不在乎臉是不是狀態絕佳,清晰感也不太重要,她的照片都是無規律的動態定格,帶有一點點模糊的影影綽綽感。

你能大概透過她的動作神態推測到當時發生了什麼?
比如這張,像同朋友聚餐時,被遠處嬉鬧的聲音驚擾,她轉過頭會對著你嬌嗔地說一句:“嚇我一跳。”音色敏感但溫柔。
片刻的小插曲過後,你們接著品嚐美食,互訴少女心事,享受當下的鬆弛和美好。

妹們拍氛圍感照片時,可以動中取靜。
結合當下的情景,適當做一些符合邏輯的聯想,稍微說幾句當下可能會說的話,做一些有可能發生的動作。

然後捕捉這個動態時刻的定格,最為動人。

(live圖的意義就在於此)
4⃣️打通觸感美:
保留皮膚的真實質感
皮膚往往是氣質的底色。
畢竟觸碰真實的皮膚,就能感知鮮活的生命力,看到真實的皮膚,也便調動起我們對生命力的聯想。

如葉舒華宛若凝脂的肌膚,就給氣質帶來甘潤清純的底色,若隱若現的粉紅血色又為她的氣質一些媚態。

從膚色中彷彿可窺見她的成長過程一直被保護得很好。

蛇蠍辣女的皮膚則要更厚重,甚至可能有雀斑、曬傷等瑕疵,正如他們多年沉澱和打磨留下的痕跡。

如伊娃格林她皮膚乾燥、滿臉雀斑也不遮。皮膚和她的性格一樣,把桀驁不馴平攤在你面前,可你還是看不透她的過往。

氛圍感美女的皮膚重點不在於白透到無暇,而在於真實、有血色。
那我們在營造氛圍美女時,就不能只注重遮瑕、高p、磨皮,而是適當的還原皮膚的瑕疵和顆粒感。
這裡區花教大家一個小技巧。
如果你原生皮膚狀態不佳,還是需要磨皮的話。可以放大圖片,在區域性細緻磨。

這樣能保留皮膚的光影結構,也能儲存鮮活的氣血感。

或者在高度磨皮後新增顆粒度,也是強調質感的好方法~

5⃣️打通味覺美:
用色彩展示酸甜苦辣
我們常用味道去描述氛圍感美女——甜妹、辣妹、鹽系少女、清苦美人。
之所以會想用味道去描述他們,是因為色彩對我們的大腦產生一種刺激,和我們在品嚐美食時帶來的感覺很相似。

所以我們可以透過色彩,連通味覺,傳遞給我們對氛圍感的最佳設想。
比如去年大火的多巴胺馬色彩就能讓人聯想起可口的水果、甜美的馬卡龍。
當甜妹把多巴胺穿到身上時就好像草莓味兒奶油小點心,檸檬味的蜜糖蛋撻,真是到了秀色可餐的程度。

我們改變色彩,也就可以改變觸感,將個人氛圍融入一些多層次的趣味性。
張元英本身的長相是頗具果凍感的,柔若無骨但通透,她的長相底色是甜的。

在甜的味道底色上增加不同調味,就有多變的驚喜。
比如和淺淡的粉色融合,就夯實了甜味,整個人更甜美可口;和冷亮色系融合,就有酸甜可口的清爽,中和了甜膩;加入高對比度的深色,她的味道也濃郁起來,清純有餘,嫵媚也有幾分。

如何藉助顏色調和味道與氣質?
當你想營造一種高愉悅、低刺激感的甜妹氛圍時,就可以聯想甜味食物,如水果、蛋糕、飲料等彩度較高、亮且飽滿的色彩去進行搭配。
比如洋紅+淺粉就有一種類似紅絲絨蛋糕的甜軟感。

如果你想營造一種高愉悅感、高刺激感的辣妹氛圍,就可以想象辣味食物,高飽和高對比的色彩,宛如辣椒給味蕾強烈的震撼。

低愉悅、低刺激感的清苦美人,則與大地色和菜色更匹配。
取之於自然的顏色,飽和度低、彩度低,給人一種包容永珍的感覺,本就有自然本味。

低愉悅感、高刺激感的酸鹹美人,適合明黃、冷灰、醬瓜綠之類飽和適中、冷暖適中的色彩。
彷彿一口調味豐富的酸酒,淡淡的憂傷中藏著濃烈過往,給人一種探索的慾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