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供應鏈的影響,近期一把青蔥的價格漲到1.5元到2元不等,雞蛋也因禽流感等影響調漲,一打雞蛋也漲到3.99元左右,下週恐持續上調。
華人超市業者27日指,部分商品只是暫時漲價,青蔥的價格將逐漸回落,且隨著貨櫃費用降低,11月的亞洲進口副食品價格會再減少10%左右。

居住在布碌侖(布魯克林)的來斌斐表示,近期的米麵、蔬菜與雞蛋等生鮮食品價格調漲,即使她在當地最便宜的商店購物,也比平日貴出30%到40%左右,以青蔥為例,當地的一捆青蔥價格約1.5元,遠高於過去一元兩到三捆的價格,且因選擇有限,改以韭菜代替,便宜就是硬道理。
在皇后區秋園居住的楊芬表示,上週末至法拉盛的華人超市購物,看到平日所需的青蔥漲到1.99元一把,嚇了一條,原本還想淘便宜,沒想到蔥都這麼貴。
同樣居住在當地的王Eris也有同感,部分生鮮產品價格漲了至少一倍,疫前30元左右就能買到兩袋食物,現在100多元都不能滿足兩三天所需。
中美超市的經理吳建錫表示,青蔥因農場供應鏈的問題,上週開始價格調漲,預計到下週,價格會逐漸恢復正常;他指,受禽流感的影響,雞蛋價格漲幅較大,預計下週會繼續上調。
不過,吳建錫表示,這些生鮮產品的價格調漲都是暫時性,各家超市每週都會提供優惠商品,比如本週的優惠商品主打有機牛奶,回饋顧客,再漲都受不了。
昌發超市老闆王傳厚表示,生鮮食品的價格受供應鏈影響有所波動,之後會逐漸恢復正常;他指,隨著美中貨櫃價格的下調,從亞洲進口的副食品的價格會下降,有望恢復到疫前價格。
吳建錫補充,美中的貨櫃價格已從疫情高峰期的2萬元左右,降到約8000元,預計今年11月醬油、醋等調味料與亞洲特色零食等都會下調10%到15%左右。
紐約親子互助會負責人黃妮可表示,物價的調漲對華裔居民的家庭帶來負擔,尤其是不少低收入家庭依靠糧食券,但近期糧食券頻頻被盜,有如雪上加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