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氣拔掉愛犬16顆牙意外死亡!飼主怒控獸醫,求償460萬美元

美國一名心理學家因愛犬在拔牙手術中意外死亡,憤而提告兩家動物醫院及兩名獸醫,指控其“罔顧生命、篡改記錄”,並索賠460萬美元。這起涉及醫療倫理與動物福利的訴訟,揭露了寵物醫療行業中“將動物視為財產”的法律漏洞,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60歲的法比安娜·法蘭可(Fabiana Franco)是紐約知名創傷心理學家,她領養的茶杯約克夏犬“可可”(Coco)不僅是家人,更是治療患者的“助療犬”。今年1月,可可因一顆臼齒感染被送往巴特里公園獸醫醫院(Battery Park Veterinary Hospital)手術,卻因獸醫的連串失誤喪命。  
根據訴狀,可可體重僅1.72公斤,且患有先天性氣管塌陷,原主治獸醫長期謹慎避免麻醉風險。然而,在原醫師休產假後,接手的獸醫道格拉斯·柏格(Douglas Berger)未如約親自操刀,反而由另一名獸醫黛安妮拉·赫藤莫瑟(Deianira Huettenmoser)執行手術,更在未獲主人同意下,一次性拔除16顆牙——遠超最初計劃。  
“手術中可可心跳驟停,臨床死亡長達6分鐘,但赫藤莫瑟卻謊稱‘它沒事’,甚至拒絕送往動物重症專科醫院。”法蘭可哽咽回憶,可可被轉至普通醫院後,一名急診護士私下建議她緊急轉往上東區動物醫療中心(Animal Medical Center),並全程陪同輸氧。儘管可可抵達後立即接入呼吸器搶救,仍於1月19日離世。  
更令法蘭可震驚的是,三家涉事醫院事後提供的醫療記錄存在明顯篡改痕跡,包括虛構她與獸醫的“術前同意對話”,且總計收取近3萬美元費用。她痛斥:“他們為保住執照,竟拿我的狗當犧牲品!”  
目前,涉案獸醫及醫院尚未回應指控,但訴訟檔案顯示,可可手術麻醉時間超過2小時,遠超小型犬安全時限,且術後轉院決策被指“嚴重延誤急救時機”。  
法蘭可的律師佩吉·柯倫(Peggy Collen)指出,現行法律將動物歸類為“財產”,導致獸醫責任難以追究,“我們必須推動立法改革,承認動物是生命而非物品,建立獸醫過失追責機制”。她強調,此案“為可可爭取正義”的同時,更意在終結寵物醫療行業的灰色地帶。  
紐約州獸醫協會資料顯示,過去五年該州動物醫療糾紛投訴增長37%,但僅5%進入司法程式。動物權益團體呼籲,應效仿加州等州透過“獸醫責任法”,強制公開手術風險與麻醉記錄。  
生者之痛:“它救了無數人,卻救不了自己”  
作為心理治療師,法蘭可曾讓可可陪伴數百名創傷患者,包括911倖存者。“它用溫暖化解了那麼多痛苦,最後卻連基本醫療權都被剝奪。”她含淚表示,“我希望這是最後一隻因人類疏失而死的寵物。”  
目前,此案已進入紐約州高等法院審理程式。若勝訴,將成為美國動物醫療糾紛史上最高額賠償之一,並可能推動全美寵物醫療法規革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