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即掃碼,開啟勞斯萊斯尊享之旅)
本文參考來源:7news/abc/dailymail/網路
注:本文綜合整理媒體資訊,無任何立場!
在澳洲昆士蘭州連日暴雨和洪水之後,一種鮮為人知卻極具致命性的細菌感染——類鼻疽(Melioidosis),正在引發寵物主人們的廣泛擔憂!

近日,澳大利亞衛生部門發出緊急警告,一種致命性土壤傳播疾病正在迅速蔓延,對人類和寵物都構成了極大威脅。
這種疾病不僅威脅動物生命,更被專家警告有潛在的人畜共患風險。

什麼是類鼻疽?
類鼻疽由類鼻疽伯克氏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引起,主要存在於潮溼土壤和積水中。

每當暴雨或洪水來襲,這種細菌就會大量活躍。
截至目前,昆士蘭州已有211例確診,其中28人不幸身亡。

根據昆士蘭衛生部(Queensland Health)確認,凱恩斯內陸地區(Cairns Hinterland)與湯斯維爾地區(Townsville)病例最為集中。
兩地在今年秋季經歷了嚴重暴雨與洪水,為細菌滋生提供了理想環境。

這種由土壤和汙水中潛伏的細菌引發的熱帶疾病,在今年的發病率明顯上升,引發了當地醫療機構和公共衛生部門的高度關注。
1949年,這種疾病首次在澳大利亞綿羊中被確診,如今,它正在以另一種方式引起關注——寵物感染。

寵物中的“偽裝者”
悉尼大學獸醫學專家克里斯滕·李(Krysten Lee)指出:“細菌在潮溼環境中極易繁殖,因此洪水後動物感染病例激增。”
寵物可透過呼吸道吸入、食入口腔,或是皮膚傷口與眼睛接觸被感染。

更可怕的是,類鼻疽有著“偉大的偽裝者”之稱,其臨床表現多變,常被誤診為其他常見感染或腫瘤性疾病。
克里斯滕·李補充:“症狀從呼吸道問題到腸胃痛、四肢無力,甚至突發死亡,變化多端。”

典型警示症狀包括:
-
持續不愈或反覆感染的膿性皮膚創傷
-
頭部歪斜、步態不穩(感染侵及腦部)
-
關節腫脹、眼睛炎症(尤其是貓)
-
呼吸困難、尿液帶血
-
明顯的嗜睡與食慾下降
詹姆斯庫克大學(James Cook University)的菲利普·賈奇(Philip Judge)強調:“雖然在醫學界已有廣泛研究,但在獸醫學領域,類鼻疽依然被低估和漏診。”

一個真實案例:米洛(Milo)的抗爭
昆士蘭州居民蒂亞拉·理查森(Tiara Richardson)的兩歲虎斑貓米洛(Milo)最近確診感染類鼻疽。

蒂亞拉在網路上發起求助:“我的小米洛剛被診斷出患有類鼻疽,一場罕見且危及生命的戰鬥正在展開。”
治療將是漫長、密集且高昂的,但她表示:“我不會放棄他,米洛也沒有放棄自己。”這場人寵之間的抗爭,凸顯了疾病威脅的現實與沉重。

寵物是否能傳染給人?
關於寵物是否會將類鼻疽直接傳給人類,專家意見並不統一。
北領地政府(Northern Territory Government)指出:“這是一種具有人畜共患潛力的疾病,免疫系統較弱者尤其需要提高警惕。”

據默克獸醫手冊(Merck Veterinary Manual)資料,動物間或動物對人類的傳播可透過受汙染環境或體液如傷口分泌物、唾液、鼻液、乳汁、糞便和尿液發生。
然而,初級產業與區域發展部(Department of Primary Industries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澄清,目前沒有確鑿證據表明寵物可直接將類鼻疽傳染給人類,整體風險被評估為極低。

菲利普·賈奇總結道:“雖然存在人畜共患的可能性,但傳播風險很小。”
克里斯滕·李也認同這一觀點,並提醒:“絕大多數情況下,人寵共患案例多源於接觸了同一感染源。”

重要提醒:
-
處理感染寵物時戴手套
-
徹底洗手消毒
-
免疫功能低下的人需限制直接接觸
-
獸醫操作時需格外小心,避免針刺傷

為什麼“早診斷”至關重要?
無論對人類還是寵物,早期診斷都是降低死亡率的關鍵。
昆士蘭衛生局(Queensland Health)強調:“感染類鼻疽後,死亡率可高達50%。迅速識別與及時治療至關重要。”

在動物身上也是如此,克里斯滕·李指出:“如果感染侷限於皮膚,經過正確治療許多寵物可以完全康復;但若細菌蔓延到大腦或全身,則預後極差。”

治療流程通常包括:
-
長時間的聯合抗生素療程(通常需2-3種抗生素)
-
長時間住院觀察
-
持續隨訪,防止復發
菲利普·賈奇補充道:“復發仍是主要挑戰,因此即使症狀消失後,長期隨訪至關重要。”

如何保護你和你的寵物?
類鼻疽的致死率在澳大利亞約為10%。史蒂文·多諾霍(Steven Donohue)博士強調,年長者或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尤其脆弱。
清理洪災時,他建議大家務必穿戴長褲、長袖、靴子,並在使用高壓水槍時佩戴口罩。

他直言:“如果你年紀大或有健康問題,那應該是坐在家裡做三明治,而不是親自上陣清理。”
除類鼻疽外,醫院還陸續接收了大量因傷口感染、呼吸道感染入院的患者,尤其是那些在洪後過度勞累的老年人。

在經歷極端天氣後,尤其是昆士蘭和新南威爾士州北部地區,居民應儘量:
-
避免接觸洪水與泥濘地區
-
阻止寵物進入受汙染區域
-
密切觀察寵物健康狀況
-
保持良好衛生習慣

在洪災後的泥濘和積水中,類鼻疽細菌潛伏,等待著下一個不設防的目標。
類鼻疽或許陌生,卻不容小覷。無論是為愛寵,還是為自己,早防範、早發現、早治療,才是守護健康最有力的武器。

在類鼻疽肆虐的當下,無論是寵物主人還是普通市民,都必須保持警覺。
做好防護,及時就醫,保護自己和心愛的寵物,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

今日話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