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力挺,美股開始反攻?

來源|極速財訊

美股繼續遭遇大波動!

3月11日,美股三大指數低開震盪,截止發稿,標普500指數跌0.18%,道指跌0.64%,納指微漲0.55%
熱門中概股開盤普漲,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漲近2%。小鵬汽車漲逾10%,蔚來漲超6%,理想汽車、阿里巴巴漲超4%,網易、百度漲逾2%。
值得一提的是,華盛頓時間3月10日24時剛過,特朗普在其社交平臺發文稱,將購買一輛新的特斯拉,以表達對馬斯克的信任和支援。受此訊息影響,特斯拉股價一度上漲超5%。
就在昨日,美股剛剛經歷“黑色星期一”堪稱史詩級暴跌,這場突如其來的大動盪,讓全球投資者陷入恐慌 —— 是短期調整還是經濟衰退前兆?答案依然籠罩在重重迷霧之中。

但可以確定的是,這場暴跌的本質是特朗普關稅政策引發的滯脹擔憂,與美國科技股估值泡沫破裂,以及中國科技企業崛起的三重共振的結果。
雖然這場風暴的餘波仍在持續,但一個嶄新的時代正在悄然開啟。在這場危機的催化下,全球經濟與科技格局的變革,或許已在不經意間加速演進。
01
如果美國股繼續下跌,特朗普可能施壓美聯儲降息
美股下跌,這其中既有短期因素,也隱含著長期預期改變的分歧。從短期來說,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影響巨大,它引爆了市場,讓大家擔心美國可能會陷入滯脹或者經濟衰退。
尤其是在週末,特朗普一句“關稅可能繼續上升,我不確定這是否可預測”,而當被問及經濟衰退風險時,他給出的回答是:“總會有過渡期,需要一點時間。”特朗普的態度嚇壞了投資者,昨晚美國科技股七巨頭(美股“七姐妹”)總市值單日縮水近7600億美元。

特朗普的前經濟顧問斯蒂芬·摩爾(Stephen Moore)就批評了特朗普總統的關稅政策,並稱這一戰略並沒有為“本已不穩定”的美國經濟提供所需的提振。他說:“我認為總統現在對關稅的強調是錯誤的。”
美國前財政部長薩默斯也警告稱,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可能性已“接近50%”。他在社交媒體平臺上的一條帖子中寫道:“我認為經濟衰退的可能性確實存在。”
需要注意的是,美聯儲內部對一季度經濟增長資料的分歧也加劇了這種恐慌,有的認為一季度GDP增長可能低至 – 2.2,而紐約州聯儲預期卻還保持在2.5。
中航基金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指出,如果美股繼續下跌,特朗普政府可能會向美聯儲施壓,要求降息。降息不僅可以託底股市,刺激股市反彈,還符合特朗普政府弱美元的政策傾向,有助於推動美國再工業化和減輕財政債務負擔。
回顧2023年11月,當時在經歷了一場嚴重的股市調整後,美國國債收益率一度高達5%,美聯儲暗示降息速度可能快於市場預期,推動股市在年底前大幅反彈。
然而,這一次投資者對類似的情景並不抱太大希望。賓夕法尼亞互助資產管理公司的投資組合經理喬治·西波洛尼(George Cipolloni)表示,隨著股市跌破關鍵技術門檻,華爾街幾乎沒有人指望特朗普或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會出手救市。
美聯儲理事沃勒在3月初明確表示,他強烈反對美聯儲在即將舉行的3月政策會議上降息,但他認為,如果通脹壓力繼續減弱,今年晚些時候仍有可能降息。
目前,金融市場普遍認為美聯儲在3月降息的可能性極低,但對5月會議的看法存在分歧,預計6月降息的可能性較大。鄧海清覺得,現在6月份降息的可能性更大。
而對於這次暴跌後會不會反彈,鄧海清認為這主要取決於美國大型科技股上市公司的財報。“如果財報顯示公司收入下降嚴重,那這次調整可能不是抄底機會;要是業績依然強勁,抄底者可能會成功。現在很難判斷美股這波下跌後是短期調整,還是長期趨勢發生了改變,一切要看財報結果。”
02
中國迎來科技大爆炸,資金會流向中國資產
美股下跌的長期因素便是中國科技企業迎來大發展時代,這也使得科技股成為重災區。
鄧海清指出,美國科技股此次暴跌的一個重要誘因在於其估值水平已嚴重偏離合理區間,亟需迴歸理性。
由於AI熱潮在2023-2024年推動英偉達等科技巨頭連創新高,使蘋果、微軟等“七巨頭”佔據標普500總市值(51.8萬億美元)的近三分之一,該指數週期調整市盈率也逼近2000年初網際網路泡沫水平。

此前,這就引起了不少人的擔憂。
倫敦商學院金融學教授保羅·馬什曾指出,如果你持有全球指數基金,按定義其中三分之二是美國資產,且很大比例集中在矽谷。” “這意味著你在AI這場豪賭中風險極大。”阿波羅首席經濟學家託斯滕·斯洛克直言,這些科技公司的估值已經“高得離譜”。
然而,科技股的調整並非僅僅是估值修正的結果。
在鄧海清看來,更深層次的邏輯在於,中美的科技資產與美國科技資產的差距在縮小,中國在人工智慧、醫藥、航空發動機等多個領域取得進展,可能迎來科技大爆炸時代,有望顛覆美國科技企業的壟斷地位,促使全球資金進行分散投資。
中國科技股更有增長彈性,估值也更合理,逐漸成為一種替代選擇。“資金流向中國科技資產可能性很大。”

鄧海清解釋稱,DeepSeek的衝擊確實很大,“關鍵他還免費,還能做得這麼好,對像首席經濟學家這類行業都是顛覆性的。”
花旗集團釋出最新全球宏觀策略報告,將美國股票評級從“增持”下調至“中性”,同時將中國股票評級上調至“增持”,整體股票配置保持中性。
花旗宏觀研究和資產配置全球主管Dirk Willer甚至明確指出,中國科技板塊的投資邏輯是明確的,具有技術進步、政策支援以及估值優勢等要點。DeepSeek等中國科技企業處於與西方並駕齊驅甚至領先的技術前沿。即便經歷大幅上漲,相較於全球其他人工智慧資產,中國科技股估值仍具相對優勢。
此外,鄧海清覺得美元升值週期出現拐點,也為全球資產配置帶來了新的變化。過去,美國高通脹和加息政策吸引了全球資金流入。但隨著通脹下降,市場對美聯儲降息的預期增強,弱美元時代即將到來。從中長期來看,人民幣資產的吸引力將因人民幣升值而顯著上升,全球資產配置的拐點已經顯現。

 👇【 熱門影片推薦 】👇

點選在看 持續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