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美國,一紙公民身份曾是移民奮鬥的終極目標。如今,它可能也成為了一檔真人秀節目的“冠軍獎品”。你沒聽錯:美國國土安全部(DHS)正在審查一個真人秀節目的構想,參賽者是一群移民,獎品是美國國籍。
這檔設想中的節目叫《美國人》(The American),由加拿大裔製片人羅布·沃索夫(Rob Worsoff)提出。他曾參與製作知名真人秀《鴨子王朝》。而這一次,他提出的“創意”是:把移民過程包裝成一場全國巡迴挑戰賽。
而在這背後,竟然是美國國土安全部長克里斯蒂·諾姆……

根據36頁的企劃案,節目將在紐約象徵移民歷史的埃利斯島開啟,參賽者從這裡登陸,象徵性踏上“追逐美國夢”的旅程。
他們將搭乘一輛火車橫跨全美,在不同城市完成各類任務,例如在舊金山模擬淘金熱,在底特律拼裝T型車,在NASA挑戰太空任務,在緬因州挖蛤蜊,甚至還得跳“威斯康星木頭舞”。
每集結束淘汰一人,最終勝者將在國會山臺階完成入籍宣誓,背景是雷鳥戰機飛過、美國國旗飄揚的壯觀場面。

比賽的獎品同樣“美式”:百萬航空積分、1萬美元星巴克禮卡、終身免費加油卡——以及,美國公民身份。
沃索夫強調“這不是移民版《飢餓遊戲》”,參賽者不會被驅逐出境,失敗者還能獲得加速稽核資格。
但比起少年互殺的極權寓言,這檔節目更像是《魷魚遊戲》——一場制度化的社會篩選,用鉅額獎品包裝移民焦慮,把現實困境變成大眾娛樂的背景布。

圖片由AI製作

這檔節目的審查交由國土安全部進行,而負責該部門的是因造型浮誇、作風爭議而出圈的部長克里斯蒂·諾姆(Kristi Noem)。

克里斯蒂·諾姆(Kristi Noem)
她的標籤包括“ICE芭比”、“真人秀部長”,不僅頻繁帶攝影團隊突襲邊境,還曾在員工會上配著BGM《Hot Mama》入場,自帶美劇女主濾鏡。

此外,她還因為戴了個超貴的名錶,在監獄裡“怒斥黑幫嫌犯”引發爭議。

據《每日郵報》爆料,諾姆可能支援這檔節目,還為此派員參與過前期對接。
儘管國土安全部發言人特麗西婭·麥克勞克林否認諾姆知情,但隨後又承認與製片方確實進行了溝通,目前仍處於審查階段。


不過,不知道是不是這個想法爭議太大,隨後,美國國土安全部特意發了宣告,千言萬語總結成兩個詞:fake news…

而諾姆的公關形象也被媒體拿來對比這檔節目的調性:重表演、輕實務,熱衷宣傳,少問執行。
華爾街日報就直言,她是“為鏡頭而生”的官員。

媒體爆料說,有次她帶著攝制團隊凌晨突襲紐約,行動沒完呢,就先發了自拍上網:“我現在正在紐約參加清晨突襲,現場直播中”,配圖是她戴著ICE棒球帽跳進車裡。
結果因為她“劇透太早”,這次突襲的戰果大打折扣,目標都跑了。


一經曝光,《美國人》引發的輿論反應堪稱“全民觀影式”熱議。
-
“這是《Running Man》和《魷魚遊戲》的結合體。”
-
“下一任總統是不是也該靠上綜藝決出來?”
-
“我們的稅金,是為了拍這種東西?”
美國網友的諷刺一針見血:中國用高考篩人,美國用真人秀選公民。

圖片由AI製作
批評者認為這不是“賦權”,而是“異化”:將移民的命運變成觀眾的娛樂消遣,讓生存、努力和價值的判斷,依賴於剪輯、評分和人設。現實比諷刺文學還走得遠。
有人甚至指出,如果節目成真,參賽者將無法享有醫保,也要自行承擔受傷醫療費。“這簡直就是《魷魚遊戲》的現實劇本。”
讓人更寒心的是:這個節目並非一時興起。
沃索夫稱早在奧巴馬、拜登時期就曾提交過提案,只是無人理睬。如今特朗普迴歸,政策收緊,在這樣的背景下,這種“娛樂化解構現實痛點”的手法反而更容易出圈。

而就在節目方案被媒體曝光的同時,特朗普政府也在加速推進一系列移民收緊措施,包括取消多國移民的臨時保護身份(TPS),意圖透過第三國轉移等方式驅逐“不可遣返者”。
移民政策一手用行政令關門,一手用綜藝節目開後門,這場景,或許正是美國當前撕裂狀態的真實縮影。

你會為一個陌生人的公民資格投票嗎?
你會因為他們在電視上騎馬送信感動落淚嗎?
你相信,一個人是否配得上國籍,可以透過節目任務來決定嗎?

當一切政治、制度、身份都能進入“真人秀邏輯”的時候,我們或許需要反思的不是節目本身,而是整個社會對於移民制度、國家身份與公共價值的想象,已經變成了什麼樣子。
所以,《美國人》如果真的開播了,你會看嗎?你會支援嗎?
又或者,你會感到不寒而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