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像新鮮的屍體在抽搐,這個機器人是來幫你做家務的

一個全身慘白的機器人,被繩索吊著脖子懸掛在天花板上,詭異地轉頭和活動手臂,未來感裡帶著些毛骨悚然。
創造它的公司稱,這種機器人即將能進入家庭,為你打掃衛生、洗衣做飯,招呼上門來玩的朋友。
機器人Protoclone | Clone Robotics
這是目前在解剖學上最接近人類的機器人,有著逼真的人造骨骼和肌肉,還能“出汗”降溫。
不過,只為幫忙做家務的話,把機器人造得這麼像真人,有必要嗎?
從最像人的一隻手,到會做所有家務的機器人
圖片裡的機器人叫做Protoclone,由波蘭初創公司Clone Robotics製造。這家公司成立於2021年,致力於製造解剖學上最接近人類,並且能模仿人類動作的家用人形機器人。
公司創立當年,發明了人形機器人身上的人造肌肉Myofiber。
2022年,公司首先展示了一隻機器手Clone Hand。這是解剖學上最像人手的機器手,公司希望它可以完成人手能做到的所有事情。在演示影片中,機器手成功拿起了啞鈴、接住了球,還按下了電鑽按鈕。
Clone Hand手及前臂的結構與人類接近,關節能向27個不同的方向活動,數量與人類一致。機器手具備一定的力量和靈巧性 | Clone Robotics
2024年,公司從雙手推進到整個上半身,釋出了機器人軀幹Clone Torso的影片。除了活動手部,它還可以點頭、轉頭、聳肩和抬起手臂。
Clone Torso具有可以活動的肘關節、頸椎和肩關節,肩部像人類一樣有胸鎖關節、肩鎖關節、肩胛胸關節和盂肱關節 | Clone Robotics
今年2月,機器人Protoclone具有了完整的人形。影片中,它被懸掛在天花板上,雙腿踢來踢去,略顯鬼畜的動作讓Protoclone一時走紅。
Protoclone可以活動髖、膝、踝關節,因為“上吊”、人形、慘白和類似抽筋的動作出圈 | Clone Robotics
今年4月9日,公司釋出了文章開頭那段影片。這一次,Protoclone演示了上半身的運動,包括頭、肩、手臂和手的動作,依然那麼僵硬。
這個還不能自己站起來的“吊死鬼”是一個原型機,公司將根據它製造Clone Alpha人形機器人,計劃今年開放Alpha的預定,價格還沒有確定,限量279臺。公司希望有朝一日Alpha能進入世界各地的家庭,為人們提供服務,它將在出廠時具備以下技能,並能向你學習新的技能。
出廠預裝技能
  • 記住你家整潔時的物品擺放位置、記住廚房儲存的物品;
  • 為地板吸塵、開關燈、擺放餐具、把餐具放進和拿出洗碗機,倒飲料、做三明治,洗淨、烘乾和疊好衣服;
  • 跟著你走、為你拿東西、為你找東西、自行充電;
  • 進行機智的對話、與你的朋友握手。
Clone Robotics預想中的未來 | Clone Robotics
人形的機器人有很多,Protoclone的不同在於有骨有肉
除了Clone Robotics,製造人形機器人的公司至少還有數十家,僅2024年一年,投入到人形機器人上的資金就超過百億元。
大家聽過的人形機器人可能有,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研發的天工(亦莊人形機器人半馬冠軍)、宇樹科技的H1(春晚表演舞蹈《秧Bot》)、智元機器人的靈犀、波士頓動力公司的Atlas、亞馬遜的Digit和特斯拉的Optimus。
宇樹科技的H1 | 2025年春節聯歡晚會
波士頓動力公司的Atlas | Boston Dynamics
研發人形機器人的公司相信,現在的大部分體力勞動,未來將由人形機器人承擔,包括洗衣做飯等家務、分揀包裹等倉庫工作和製造汽車等工廠工作。
這樣,體力活不再需要人類動手,也不用把任務分配給好多個專用機器人,比如掃地機、拖地機和炒菜機,一個人形機器人就能全部兼任。而且,有手有腳的人形機器人,可以邁上為人類設計的樓梯,也能拉開冰箱門,端出一盤飯菜。
現在,已經有一些人形機器人可以穩定行走,做到拿取物品、倒水等簡單家務。
初創公司1X的人形機器人Neo把杯子放進洗碗機,目前這種動作還需要技術人員即時遙控 | Loren Elliott / The New York Times
Protoclone與其他機器人的區別,主要在於它的結構和活動方式與人類最接近,這是它的優勢,也是劣勢。根據Clone Robotics公司的描述,它有206塊人造骨骼,數量與人類的一致,形狀也類似,是由聚合物經3D打印製造的。這讓它有著與真人一樣的身體比例。
人造骨骼系統 | Clone Robotics
人造骨骼之間由人工韌帶和結締組織連線,形成關節。關節的活動方向與人類相近,比如膝關節只能彎曲伸直,肩關節則有20個獨立運動方向。因此,Protoclone可以做出與真人基本相同的動作。
除了外觀,Protoclone的運動方式也與人相似。它有超過1000根人造肌肉,兩端固定在骨骼上。電力液壓系統使人造肌肉縮短時,肌肉拉動骨骼,骨骼圍繞關節運動,機器人就會以跟人相近的運動軌跡活動。理論上,只要知道人做動作時用了哪些肌肉,就可以讓Protoclone學著做。
人造肌肉系統 | Clone Robotics
而多數其他機器人的動作,是由電機直接驅動關節產生的,與人類不同。再加上結構的區別,目前Protoclone能做的接球動作,其他機器人可能做不到,未來Protoclone能學會按摩時,它們更是難以複製。
人類的肱二頭肌收縮,拉動肩胛骨和前臂橈骨,肘關節彎曲,舉起啞鈴;驅動Protoclone的人造肱二頭肌縮短,也會產生類似效果 | jatypesofcells
Protoclone體內配備了數百個感測器,其中4個位於頭部、提供視覺資訊,相當於人的眼睛。70個感測器提供關節層面的角度和速度資訊,320個壓力感測器提供肌肉層面的力反饋,類似於讓人閉著眼睛也知道自己胳膊腿角度的人體感受器。
甚至,Protoclone還可以用“出汗”冷卻身體。劇烈運動時,機器人透過小孔釋放出冷卻液體,液體蒸發,冷卻機器人的內部系統,與人類出汗功能類似。
感測器系統及液壓系統 | Clone Robotics
把機器人造得這麼像真人,有必要嗎?
看完解剖最精確的機器人,你可能會想,是挺像真人的,但關鍵是啥時候它能獨立洗衣做飯,價格也降下來啊。
目前,Protoclone距離做好家務很遠,功能還不如簡單的專用機器人,成本也很高。那麼,公司為什麼投入巨大精力,執著於“像真人”這件事呢?
就像前面提到的,初具人形,方便機器人使用人類的設施和工具。而進一步接近真人的結構和功能,有可能使機器人更加的好用、輕巧、節能、柔軟和容易被人類接受。
好用,是指接近人形的機器人可能學做家務更快。因為,結構與人類幾乎一致,機器人就可以直接利用人類運動資料庫、影片等學習動作,也許最終能實現,觀察人類演示一遍就完美複製動作的功能。
輕巧,在於人造骨骼和肌肉,可能比大量電機和金屬重量輕。輕可以保護傢俱,也避免機器人摔倒的時候砸傷人、寵物或地板。
節能,是因為肌肉拉動骨骼移動的力臂,大於電機驅動關節的,有可能耗能較低。
柔軟,是人造肌肉的特性,讓人不小心撞到機器人或者被它攙扶的時候,不那麼難受。機器人拿起雞蛋、握住玻璃杯的時候,也不易碰碎。
容易被人類接受、溝通直觀自然,來自機器人更接近真人的外觀(在一定限度之內,太像會引起不安)。特別是對於兒童和老人,能看得出人形,讓控制機器人更加容易。
當然,成為“最像人”的機器人,也是讓大家知道它的一種途徑。
理想中的未來——演示一次,你就可以永遠交給機器人了 | Clone Robotics
不過,目前想要發揮出這些優勢,需要付出一定代價。
不同於簡單的專用機器人,人形機器人需要複雜電機、複雜感測器、強大計算能力和人工智慧,所以研發、生產和維護的難度和成本都更高。比如下肢的設計,使用兩條腿比更多腿或者輪子更難保持平衡,會明顯增加機械複雜性、控制系統計算能力、功率和重量。
相對於其他人形機器人,最像人的Protoclone某些結構更加複雜、穩定性更差,想要像上面圖中的Neo一樣站穩並拿起杯子,所需要的研發時間更長,短期內成本也更高。
結構和功能與人類接近,是優勢也是劣勢 | Clone Robotics
這麼說來,用來做家務的機器人,一定是越像真人越好嗎?
目前暫時還不是,一些為特定任務設計的專用機器人成本更低,某些功能更強大,比如拖地機清理地面的能力遠遠高於人形機器人。
不過,如果有一天人形機器人像智慧手機一樣普及,大概你會希望它可以看一遍就做好所有家務,用恰到好處的力度為你按摩放鬆肩頸,或者跟你面對面一起跳支舞。
參考文獻
[1]https://clonerobotics.com
[2]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7dhwFcuUn0
[3]https://www.livescience.com/technology/robotics/watch-human-like-robot-with-bionic-muscles-dangle-as-it-twitches-shrugs-and-clenches-its-fists-in-creepy-video
[4]https://newatlas.com/robotics/clone-robotics-realistic-hand/
[5]https://www.nytimes.com/2025/04/04/technology/humanoid-robots-1x.html
作者:代天醫
編輯:odette
封面圖來源:Clone Robotics / 圖蟲創意AI

本文來自果殼,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如有需要請聯絡[email protecte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