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共1726字,閱讀大約需4分鐘。
近年來,國家持續推進網路安全能力與體系建設,密集出臺相關戰略與法規,數字化轉型、資料基礎設施建設與跨境資料流動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綠盟科技釋出的《網路安全2025:衝刺“十四五”》報告,深入剖析了當前的網路安全趨勢與挑戰。本文為報告系列解讀之藍軍攻防篇。
在網路安全領域,藍軍演練被視為“磨刀石”,透過模擬真實攻擊場景,全面揭示防禦體系的薄弱環節。隨著高階持續性威脅(APT)、勒索軟體等攻擊手段的複雜化,傳統的防禦策略已難以應對層出不窮的挑戰。藍軍演練的“智”變,正是基於威脅情報與人工智慧技術的深度融合,意圖打造更智慧、更精準的攻防體系。
一
智戰威脅:基於威脅情報的藍軍攻防
1. 從威脅情報到實戰演練
威脅情報驅動的藍軍演練,不再是單純的攻擊模擬,而是透過真實對手可能採用的技術、戰術與程式(TTPs),深度還原攻擊全過程。例如,針對資料竊取場景,藍軍能夠精準模擬從邊界突破到資料滲出的完整路徑。這一過程不僅揭示了防禦體系的盲區,還為最佳化策略提供了科學依據。

圖1基於威脅情報的藍軍攻防演練流程
2. 精準模擬:三階段還原攻擊全鏈條
· 行為分析階段: 從初始入侵到內網滲透,藍軍透過威脅情報深入分析攻擊者的TTPs,揭示潛在風險。
· 工具開發階段: 藍軍基於情報開發高度模擬的攻擊工具,包括竊密器、勒索器等,確保攻擊模擬的真實與高效。
· 藍軍行動階段: 透過全流程攻擊模擬,藍軍模擬釣魚攻擊、橫向滲透等場景,檢驗防禦能力。
這種深入的演練方式,使企業能夠從攻防對抗中提煉出精準的防護措施,構建主動防禦的能力。
二
對抗升級:藍軍演練的智慧突圍
1. 常態化演練的對抗性升級
常態化攻防演練成為趨勢。延長的演練週期和對抗強度,要求藍軍具備更強的隱蔽性、靈活性與持續性。藍軍透過模擬高階威脅的永續性攻擊,揭示終端防禦體系的脆弱點,推動企業防禦能力的精細化發展。
2. 四大核心能力,藍軍的技術儲備
· 隱匿執行能力: 透過反沙箱、無檔案載入等技術,規避檢測,保障攻擊隱蔽性。
· 安防對抗能力: 以自動化方式獲取核心控制權,繞過終端安全防護。
· 許可權提升能力: 智慧化識別目標主機環境,提升許可權,為深度滲透提供支撐。
· 持續控守能力: 透過多點布控、零暴露的方式,確保植入的永續性。
這種全生命週期的對抗升級,使藍軍具備了持續性和動態性,能夠在複雜多變的網路環境中保持高效的攻擊能力。
三
智驅攻防:人工智慧賦能藍軍演練
1. AI的四大核心技術,藍軍的新武器
· 大語言模型(LLM): 提供強大的自然語言處理能力,自動解析攻擊意圖並生成指令碼。
· Agent智慧體: 自主學習與決策,動態調整攻擊策略,管理藍軍資源。
· 知識圖譜: 構建全域性檢視,識別關鍵節點,最佳化攻擊路徑。
· 強化學習: 基於試錯機制,持續最佳化攻擊策略,提高成功率。
2. 自動化與智慧化,藍軍的全面進化
人工智慧不僅提升了攻擊策略的執行效率,還使藍軍能夠根據即時威脅情報動態調整攻擊路徑。例如,LLM透過解析威脅情報,生成個性化的攻擊指令碼,Agent智慧體則根據網路環境的變化即時選擇攻擊工具。這種自動化與智慧化的結合,使藍軍在複雜網路環境中游刃有餘。
四
破局之道:持續威脅暴露管理(CTEM)的新風向
1. CTEM與AEV的興起,攻防演練的戰略升級
Gartner提出的持續威脅暴露管理(CTEM)和對抗性暴露驗證(AEV),為藍軍的發展指明瞭方向。與傳統滲透測試不同,AEV具備更廣泛的範圍與更高的頻率,適合大型網路的持續性測試需求。
2. AI加持的CTEM,藍軍的戰略武器
透過AI賦能的CTEM,藍軍可以動態監測和管理攻擊面,基於威脅情報即時調整策略。例如,知識圖譜在CTEM中的應用,使藍軍能夠快速識別攻擊面變化,並做出針對性的調整,確保企業的防禦體系始終處於有效狀態。
五
智戰未來:智慧化藍軍的進化方向
1. 從攻到防,藍軍的雙重角色
智慧化藍軍不僅僅是攻擊者的角色,更是防禦策略最佳化的推動者。透過模擬複雜攻擊場景,藍軍為防禦團隊提供了科學的決策依據。例如,基於AI的自動化滲透測試與AEV,使企業能夠快速發現新漏洞並調整防護措施。
2. 從戰術到戰略,藍軍的全域性視角
未來的藍軍演練將更加註重戰略性防禦,透過智慧化手段進行全面的風險管理。例如,基於大語言模型的攻擊路徑分析與強化學習的策略最佳化,使藍軍能夠在攻防演練中不僅揭示當前的防禦弱點,更能預測未來可能的攻擊路徑。

攻防演練的“智”變,不僅僅是技術手段的升級,更是戰略思維的變革。透過威脅情報與AI技術的深度融合,藍軍演練在精度與深度上實現了質的飛躍。未來,只有持續創新、不斷積累和精進,才能在複雜多變的網路空間中立於不敗之地。
《網絡安全2025:衝刺“十四五”》


點選“閱讀原文”檢視報告完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