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府訊息|特朗普把魯比奧列為理想接班人選

今天是《華府訊息》連續更新的第1795
教皇選舉會議已選出羅伯特·普雷沃斯特(Robert Prevost)為新任教皇,使他成為教會歷史上第一位在美國出生的教皇。普雷沃斯特將以教皇良十四世Pope Leo XIV)為名執掌教廷。
普雷沃斯特出生於芝加哥,通曉多種語言,被視為一位跨越國界的教會人物。他曾在秘魯工作二十年,期間被任命為主教並取得該國國籍,隨後領導其國際修會。如今,他擔任梵蒂岡最具影響力的職位之一。他的支持者將他描繪為在教皇方濟各包容性議程與迴歸保守教義路徑之間的一種平衡選擇
有意思的是,巴倫主教曾在談到下一任教宗可能性時表示,新教宗是美國人的可能性很小,這主要是因為美國已經掌控了全球政治、經濟以及流行文化。他也引用了喬治樞機主教的話稱:“只要美國還是世界上最強的超級強權,就不太可能出現美國教宗。結果第二天,史上第一位美國人教宗就出現了。而與此同時,昨天“軟實力”概念的提出者約瑟夫·奈也去世了。
新教皇曾在今年早些時候直接點名批評萬斯,說“萬斯錯了,耶穌並未要求我們將對他人的愛進行等級劃分”。
正如昨天的《華府訊息》提到的,特朗普稱和斯塔默達成一項兩國間的“突破性”貿易協議。但美國外交關係協會(CFR)資深研究員Brad Setser分析稱,這其實是一個非常小的協議。美國對英國新加徵的大多數關稅仍然保留著,對美國對英出口的限制(本來就不多)也沒有取消。協議帶來的變化不大。英國確實爭取到了兩項關稅調整:一是將對10萬輛英產汽車的“232關稅降至10%;二是將鋼鐵關稅降為零(恢復了原先的關稅配額制度)。這兩個變化在即將到來的美國與歐洲、日本和韓國更具影響力的談判中,具有重要的先例意義 — 也就是說,“232關稅是可以調整的
特朗普將對英國豪車徵收10%的關稅描述為一次性的特例因為他個人喜歡勞斯萊斯和捷豹。但這種做法對歐盟和日本是行不通的。他們也會至少要求類似的配額安排。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汽車的最低關稅似乎是10%(對等)+ 2.5%
這項協議還打開了英國市場對美國產乙醇的准入。這類農業讓步通常只在真正的自由貿易協定中才會出現,儘管這些協定幾乎從未完全開放農業貿易。據英方資料顯示,乙醇在英國被用於釀造啤酒。該協議還放開了英國市場對美國產無激素牛肉的進口,同時英國也獲得了一項針對美國市場的小型牛肉配額,作為對等開放。 英方檔案顯示,英國並沒有改變其農業和食品安全標準。
此次“232協議(將25%的行業性關稅配額下調)對未來談判最為關鍵,因為10%的汽車關稅和鋼鐵零關稅是其他汽車和鋼鐵出口國(歐盟、日本、韓國)的目標,而這三方不會接受比英國更差的待遇。因此,如果美國堅持“25%關稅(勞斯萊斯除外)這樣的政策,或只向主要汽車出口國(以及加拿大和墨西哥,他們現在也面臨25%關稅)提供每年10萬輛的10%關稅配額,那麼美國與其他國家的談判可能會破裂。
英國接受符合其標準的美國牛肉是本協議中最有意思的讓步。歷史上,美國大型農業企業一直要求貿易協定迫使對方接受美國的標準。這是一項“明智的妥協”,如果美國真的想讓其出口再次偉大就必須願意按外國標準和口味進行生產。不過,這種妥協之所以可能,是因為這項協議只是回撤了行政命令層面的措施,而非國會立法層面的關稅,因此不需要經過國會批准。顯然,美國在這次協議中沒有為有機散養雞爭取到市場準入,只是就牛肉達成了協議。
儘管宣傳很多,但這項協議的實際情況是:英國基本接受了10%的對等汽車關稅,並就部分“232關稅進行了有限的調整。
歐盟宣佈一項計劃,準備加大對美國的施壓力度,希望促使特朗普政府認真進行貿易談判。歐盟官員列出了一份總額達950億歐元(約合1070億美元)的商品清單,這些商品可能會成為歐盟對美國加徵報復性關稅的目標,以回應美國已經宣佈或實施的關稅措施。他們還表示,歐盟將就美國徵收的普遍性關稅以及針對汽車及其零部件的關稅向世界貿易組織提起爭端解決程式。
這兩項措施都不會立刻生效。在接下來的一個月裡,歐洲各國政府將就可能加徵關稅的美國商品清單展開磋商。擬議清單中包括一些農產品,如大豆、肉類和波本威士忌,以及一些工業製成品,如縫紉機、飛機零件和汽車零部件。此外,該措施還可能限制歐洲自身對外出口某些關鍵化學品(用於食品加工)以及廢金屬。歐盟尚未公佈這些商品的具體關稅稅率。但一位歐盟高官承認,如果歐盟真的採取行動,波音公司可能會受到影響,美國的食品公司也可能波及其中
儘管馬斯克已退出聯邦政府相關工作,但他領導的“政府效率部”團隊已準備推出一款軟體,用於加快美國聯邦政府的裁員程序
“政府效率部”的影響力也波及到聯邦航空管理局(FAA)。交通部長肖恩·達菲(Sean Duffy)準備啟動一項計劃,用現代化系統取代老舊的通訊和跟蹤裝置,但聯邦航空管理局的多位關鍵領導並未參與這項改革,他們正因馬斯克團隊主導的人事裁減而大批離職。
本週,特朗普總統小心翼翼地淡化了他可能謀求第三個任期的想法,卻也由此引出了一個新的懸念:他心目中的接班人是誰?特朗普在接受全國廣播公司採訪時,幾乎在同一句話中提到魯比奧和萬斯可能是潛在候選人,而且他先說的魯比奧、後說的萬斯。當主持人問他有什麼信心能讓MAGA運動在他卸任後延續下去時,特朗普回答道:你看看馬可,你看看萬斯,他太出色了。你再看看——我現在就能一下子說出十幾二十個人的名字。
據白宮的一位高階幕僚稱,特朗普公開提及魯比奧本身就頗為耐人尋味,因為這是他首次如此明確地把魯比奧列為理想的接班人選。雖然這對了解魯比奧長期以來對白宮心懷抱負的人來說並不意外,但這一表態迅速在特朗普團隊內部注入了競爭與對抗的元素——這正是特朗普一貫喜歡在屬下之間營造的氛圍。但據接近魯比奧和萬斯的人士表示,外界對兩人之間潛在衝突的猜測為時過早且被誇大了。二人在意識形態上是盟友,私下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如果兩人都決定參選總統,那麼他們可能會事先商量一下。
印度與巴基斯坦再次瀕臨戰爭邊緣。近期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發生一起恐怖襲擊後,印度將這起襲擊歸咎於巴基斯坦,巴方則否認這一指控。作為報復,印度本週對巴基斯坦及其控制的克什米爾地區發動空襲。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印巴已發生過三次重大戰爭,而這一次是幾十年來這兩個擁核對手之間最嚴重的一次衝突。現在事態是否會進一步升級,將取決於巴基斯坦的下一步選擇。巴方在交火中擊落了幾架印度戰鬥機,這使巴方擁有足夠理由宣佈勝利並結束此次衝突。而巴基斯坦是否真的會這樣做,在一定程度上還取決於其如何評估其與印度發生更大規模衝突的風險。
中國不久前剛剛啟用了全球最大的一艘航天支援船——瞭望1號,引起美方關注。該船由中船集團在上海長興島的江南造船廠設計並建造,於2023年下水並完成舾裝,在20241219日至2025123日間通過了廣泛的海試,並於20254月中旬正式交付並列裝服役。這艘船長225米、寬32米,排水量達3萬噸,由400名船員操作,配備有大型球形雷達罩和高增益天線,是世界上體量最大的航天支援船。這不僅是為了應對全球地面站數量有限而因需造艦的做法,更加強了中國在航天作戰支援方面的海基優勢。除中國外,只有美國擁有大型航天支援艦隊,但其船隻數量遠少於中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