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 The Guardian 6月30日 報道 川普政府正在悄然推動一項引發廣泛擔憂的新政——剝奪入籍公民國籍。這一政策目前透過司法部內部備忘錄實施,“優先處理”那些“非法獲得美國國籍”或在入籍過程中“隱瞞重要事實”的案件。

司法部的這份備忘錄指出,如果一名公民在申請入籍時存在“虛假陳述”或“隱瞞關鍵事實”,哪怕已入籍多年,也可能被提起民事剝奪國籍訴訟。這項新政恐涉及多達2500萬人——這些人雖然在美國出生或生活多年,但因身份背景、歷史行為或法律瑕疵被列入潛在清查名單。

據美國司法部6月官方公告披露,一名名為Elliott Duke的男子成為“去國籍”新政下首位被除籍的入籍公民。Elliott在入籍申請中隱瞞了其2013年因傳播兒童性虐材料而被定罪的事實。司法部稱其行為構成“重大虛假陳述與隱瞞”,聯邦法院最終裁定撤銷其美國國籍。

司法部強調,此案標誌著該機構將繼續優先處理“非法獲得公民身份者”的除籍程式,特別是針對那些涉及嚴重犯罪行為的個體。這一進步表明。即便已獲得美國公民身份,如果入籍過程中存在隱瞞或欺詐行為,依然可能面臨被追溯剝奪國籍的法律風險。

司法部的民事權利司(Civil Rights Division)本應致力於維護少數族裔與邊緣群體的權利,如今卻被川普政府用於推動剝奪國籍政策;終止跨性別治療相關保障;以及強制取消聯邦機構與高校的“多樣性、公平與包容”(DEI)專案。
據此前《NPR》報道,僅在2025年前五個月,就有約250名律師(佔該司70%)集體辭職,理由包括“部門職責偏離原本宗旨”、“無法再為當前政策辯護”等。


面對一系列新政,法律專家建議:如曾有刑事記錄、難民背景或特殊歷史的入籍人士,應儘早諮詢專業移民律師,確保自己的入籍過程無可追尋瑕疵,並持續關注未來是否有大規模“審查入籍記錄”的清查行動,務必保留好自己所有入籍、綠卡、簽證過程的材料副本,以應對潛在審查。
洛杉磯最值得關注的兩個微訊號

看新聞 追熱點 關注這個油管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