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入過萬,就已經超過了90%的人

前不久,國家稅務總局披露了一組資料。

在取得綜合所得的人員中,無需繳納個稅的人員佔比超過七成。
在剩餘不到三成的實際繳稅人員中,60%以上僅適用3%的最低檔稅率。
年收入100萬元以上的高收入者約佔申報人數的1%。
這幾個數字背後,是關於中國社會收入的真相。
國稅總局沒有披露2023年個人所得稅繳稅人的數量,但根據中國統計年鑑的資料,2022年個人所得稅納稅人是6512萬人
2023年全國就業人員較2022年增幅不大,全年個稅納稅人也不會有太大變化。
以2023年個稅納稅人在6500萬到7000萬之間這一規模推算,2023年取得綜合所得的人員大約在2.3億到2.5億之間。
根據現行的個稅專項扣除規則,大多數納稅人都有2000元到3000元的專項附加扣除標準。
根據國稅總局的說法,年收入10萬元以內的納稅人,大多無需納稅。全國繳納五險一金之後,算上年終獎平攤到每個月,月收入超過8000元的人,只有不到7000萬。
而在這其中,有超過60%的人的綜合個稅稅率適用3%,換言之,在個稅納稅人中超過4000萬人的年總收入(交完五險一金之後的稅前收入)都是低於13.5萬的,算下來,基本上稅後月薪不過萬。
無需交個稅的人超過七成,不到三成的人中超過六成適用3%的稅率,這兩個數字疊加,最保守的估計,全國超過88%的綜合所得申報人,稅後月薪不過萬。
也就是說,稅後到手10000塊,你已經基本超過了全國90%的稅收申報人。(全國還有近5億就業人口不是申報人,收入普遍低於一個月5000的個稅門檻)
年入100萬元以上的高收入者(這個口徑是交完五險一金之後的稅前收入)有多少呢?申報人數的1%,也就是200多萬人。
全國7.4億就業人口,4.7億城鎮就業,交完五險一金之後稅前年薪過百萬的,只有200多萬人,不到城鎮就業人口的千分之五,全部就業人口的千分之三。
2023年,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四個城市,光是繳納住房公積金的規範就業人口總計達到3153萬人。200萬 VS 3000萬,這個比例可想而知,所以,即使在一線城市,百萬年薪也是“鳳毛麟角”。
網際網路時代,到處都是“人均年薪百萬”的資訊,極大地刺激著人們的焦慮。
而只有最沒有水分的資料,才是中國人收入的真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