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印度總理莫迪訪美,雙方隨後舉行的聯合記者會,不過尷尬的一幕發生了。
當天會議上川普和莫迪一同站在會議廳裡,臺下的一名記者向川普詢問有關塔赫烏爾·拉納(Tahawwur Rana)引渡的問題。

拉納是加拿大公民,原籍巴基斯坦,被指控參與了2008年孟買恐襲事件,該事件導致166人喪生。

川普最初表示:“我們可以回答幾個問題。” 隨後,他指向那名未透露姓名的印度記者,說道:“請講,請講。對,就是你,藍色襯衫的。”

記者隨即開口提問:“謝謝您,總統先生。印度人民對您決定將塔赫烏爾·拉納引渡回印度表示歡迎。在此背景下,我想問您一個問題……近幾年,我們看到美國國內一些團體不斷髮表反印言論,甚至涉及分裂主義和恐怖活動。您認為這類情況應該在美國繼續存在嗎?”
川普聽後回應道:“你得大點聲。”

記者再次開始提問:“總統先生,印度人民歡迎您引渡塔赫烏爾·拉納的決定… …”
然而,川普打斷了記者,說道:“我完全聽不懂他在說什麼。是口音問題,我聽得有點吃力。”
記者試圖繼續:“我可以再試一次嗎?”
但川普沒有再給他機會,而是轉向另一名記者,說道:“那你來說吧,請。”
目前,拉納因向伊斯蘭極端組織“虔誠軍”提供支援而在美國服刑,美國方面已批准將其引渡至印度。
雖然川普聽不懂,但是印度網友不這麼認為。
有網友寫道:他不懂基本的英語,這沒什麼驚奇的。He can’t understand basic English so this isn’t a surprise
還有人寫道:不如把標題改為 “健康警報”:美國總統因聽力問題而失聰。How about changing your headline to Health alert..President of the USA ios going deaf with hearing problems.
還有人嘲笑第一夫人表示:那他怎麼聽得懂他老婆說話?How does he understand his wife? LOL
還有人直接罵道:他連自己的母語都說不出連貫的句子,卻還要對記者擺架子?如果那是一個帶著濃重口音的富有沙特人,我敢肯定他一定能聽懂。他只是不想回答這個問題,因為他是個愛抱怨的小慫包。(He can’t string together a coherent sentence in his native language and he’s going to be a xxx to a reporter? If that was a wealthy Saudi with a thick accent I’m sure he would have understood him. He just didn’t want to answer the question because he’s a whiny little xxx.)



有人說川普是在故意聽不懂。
也有人說是真的聽不懂。
大家聽聽呢?
其實這已經不是川普第一次聽不懂外國記者問題了。
本月早些時候,在與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的聯合記者會上,川普同樣聽不懂一名阿富汗記者的提問。
2月4日,阿富汗記者納茲拉·卡里米(Nazira Karimi)在白宮新聞釋出會上向川普提問:“您對阿富汗人民未來有什麼計劃?”

她進一步追問:“您是否計劃改變阿富汗的現狀?您是否會承認塔利班政權?我是阿富汗記者。”
川普聽後表示:“我有點聽不太懂你的問題,你來自哪裡?”
在場的其他記者回答:“阿富汗。”
川普接著說:“其實你的聲音很美,口音也很好聽。唯一的問題是——我聽不懂你在說什麼。但我只能說,祝你好運,和平相處吧。”

在川普第一次擔任總統時,2018年11月,一名日本記者剛剛開口:“總統先生,您能告訴我們您如何專注於經濟……”
川普隨即打斷:“請問你來自哪裡?”
記者答道:“日本。”

川普隨即說道:“好的,幫我向安倍問好。” 現場隨即傳來笑聲,記者似乎有些驚訝,但還是答道:“好的。”
川普接著說:“我相信他對汽車關稅一定很滿意。請繼續提問。”
記者隨後問道:“這正是我的問題。那麼,您如何處理與日本的貿易和經濟問題?您是否會要求日本做出更多讓步?您是否會改變語氣?”
川普回答:“我不……我真的聽不懂你在說什麼。”

記者試圖再次澄清:“我的問題是,您如何處理貿易和經濟……”
川普打斷道:“關於與日本的貿易?”
記者答道:“是的。”
川普隨後展開長篇大論….
來源:華人生活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所有觀點代表作者觀點,本平臺僅作分享





點選上方標題閱讀推薦文章 ▲
投稿請加微信ID: usa001888,說明投稿內容。投稿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如果此文由【大紐約生活網 】獨家約稿、創作,此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否則追究法律責任。如果此文由本網獨家整理編輯,取自網路的圖片屬於原作者。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或立場。編輯致力於保護作者版權,部分作品來自網際網路,如涉侵權,請聯絡刪除。微訊號:GreaterN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