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說愛情無常,
搖滾才是永恆。
韋小寶風流一時,他師父風流一生。
在98年TVB版《鹿鼎記》裡,陳小春飾演的韋小寶油嘴滑舌、娶七個老婆。
而他背後那個“又兇又穩”的師父陳近南,也是讓人印象深刻。

▲《鹿鼎記》劇照
可嫌少有人知道,現實中,這個師父比徒弟還風流,還“搖滾”。
臺上是俠客,臺下是真浪子,他的人生,比戲劇還要傳奇。
他曾用一把吉他唱出無數市井人生,也用半生執著,把港式搖滾唱成了骨子裡的自由與反叛。
他是TVB御用的“反派專業戶”,更是樂壇公認的“香港搖滾之父”——夏韶聲。

▲夏韶聲
01
“見錢咪亂扒”
1979年,一個穿著花襯衫、神情玩世不恭的年輕人,一開口就驚豔了很多人。
“見錢你就扒,見錢你就Sar。你嚮往豪華,有心博命扒。”
粗糙、直白、帶著一點憤世嫉俗,唱的是底層人的生存狀態,也唱出了他自己的命。
沒人知道,這個擁有沙啞嗓音的年輕人,其實是從香港北角木屋區爬出來的窮小子。

15歲那年,夏韶聲曾是紮鐵工、搬運工,洗碗工。
最多的時候,他一口氣打了五份工,只為貼補家用,也為攢夠一把吉他的價錢。
六七十年代的香港,是搖滾啟蒙的年代。
夏韶聲站在舞廳後門,看臺上的樂隊表演,看得入迷;下班後他偷偷摸摸地學吉他,彈得一手老繭。

他說過:“我不是科班出身,所有東西都是靠自己摸出來的。”
所以,他的音樂不是洋派的技巧,而是街頭的呼號、工地的喊聲、夜生活的嘆息。
後來,他憑藉第一張專輯《童年時》一炮而紅,成為香港“草根搖滾”的代表。
02
“吉他低泣時”
在香港樂壇那個百花齊放的年代,有人以甜美情歌取勝,有人靠舞臺魅力出圈,但夏韶聲走的,是一條最不討巧的路。
他的嗓音沙啞、低沉、帶著一點破音,像是深夜工地傳來的哼唱,又像是大排檔最後一口啤酒後的嘶吼。

他的代表作《吉他低泣時》,就是這麼一首充滿夏韶聲風格的作品。
“就像我這把吉他,它一直在哭。”
一把吉他,一段失意情歌,歌詞沒有華麗詞藻,卻句句扎心。

這首歌唱盡了男人的脆弱,唱盡了漂泊在城市裡、在感情中找不到位置的人。
有人說,夏韶聲的音樂裡沒有“情聖”,只有“情傷”;沒有“主角光環”,只有“日常的崩潰”。
可就是這種“崩潰的浪漫”,讓無數聽眾從他歌裡聽見了自己的影子。

到了80年代中期,夏韶聲已經穩坐“港產搖滾一哥”的位置。
但他自己從不承認,“我不過是一個唱歌的,唱給還願意聽我說話的人聽。”

這就是他,永遠清醒,永遠不爭不搶,只在自己的那條小路上走。
03
“空凳”
《空凳》是一首旋律緩慢、歌詞極簡的作品,但卻是夏韶聲演藝生涯裡最具代表性的一首歌。
歌詞就像一幅畫,畫裡有一把椅子,有一個人影,有一些沒有說出口的情緒。
“一張丟空了無人坐的凳,仍令我再不禁地行近。”
這首歌唱的是等待,但更像是在唱一種缺席的狀態。

那時候的夏韶聲,經歷了感情的波折,身邊的樂隊也開始有人離開。
整個香港的流行音樂逐漸轉型,電子、舞曲、偶像當道,曾經屬於搖滾的黃金年代似乎正在落幕。
可他沒有離開。

他把失去的、沒來的、走了的、忘了的,都唱進這首《空凳》裡。
一把椅子,一把吉他,他坐下,自彈自唱。
正是這種“一個人也唱”的氣魄,讓這首歌成了不少中年聽眾心裡的白月光。
在KTV、酒吧、老友聚會里,《空凳》常常被點唱,一開口,便是共鳴。

而夏韶聲自己呢?
在電視臺、在Live House、在街頭,他從不挑舞臺大小,只要有人聽,他就唱。
“我就像那張凳子,空了又滿,滿了又空。”
04
“永不放棄”
1983年,夏韶聲推出了專輯《吉他低泣時》,其中一首《永不放棄》成了他對自己的告白。
“就算全世界都不聽,我也要唱完這一首。”
這不是一句歌詞,而是他對搖滾的執念。

那幾年,香港樂壇已悄悄換了風向。
譚詠麟、張國榮、梅豔芳開始統領舞臺,情歌慢慢取代了搖滾,流行文化開始“去樂隊化”。
許多老牌樂隊或解散,或轉型,搖滾似乎成了“過時的玩意”。
有人勸他:“你轉型吧,唱點情歌,接幾部劇,生活好過很多。”
他聽了,也不是沒試過,但最後他還是回到了自己的錄音棚,回到了那把老吉他前。

夏韶聲的搖滾不是為了標新立異,更不是玩票。
他沒學過音樂學院,也不會什麼複雜的樂理。
他的歌很多人說“土”,但聽多了就像一碗燉得濃稠的老火湯,入口平淡,回味無窮。
《永不放棄》之後,他開始自己寫歌、自己錄音,甚至自己搭建簡單的錄音裝置,一個人搞定一張專輯。

“我不靠唱片公司,我靠的是這口氣。”
這份固執,也正是搖滾的核心。
05
“奸角專業戶”
90年代中期,搖滾樂在香港市場的地位進一步下滑。
夏韶聲說:“那時候,樂隊已經沒位置了。”
但他還要養家、生活,不能光靠理想吃飯。
於是,他轉行做演員。
第一部讓觀眾記住他的,是TVB劇集《烈火雄心》,他演的是消防教官。

▲《烈火雄心》劇照
但真正讓他“刷臉成功”的,是後來的反派角色。
因為一張刀刻般的臉,加上沙啞嗓音與一身江湖氣,他漸漸成了“奸角御用臉”。
在《西遊記貳》裡,他演“黃眉老祖”;

▲《西遊記貳》中的黃眉老祖
在陳小春版《鹿鼎記》裡,他是“陳近南”,雖是正派,卻一身肅殺,看一眼就讓人肅然起敬。

▲陳小春版《鹿鼎記》中的陳近南
連陳小春至今都說:“夏Sir是我演戲的師父。”
儘管角色“壞透”,他卻從沒把自己當“演員”。他甚至說,演反派也能搖滾,“因為反派才有力量。”
這些年,他出演的角色不勝列舉,甚至連《陀槍師姐》《雷霆第一關》這種家喻戶曉的港劇也有他的身影。

他沒有像某些歌手那樣被人遺忘,反而在熒幕上“焊牢”了一個印象——有他在,戲裡就有一股子江湖勁兒。
但無論演多少反派,他在現實裡都不壞。
他說:“搖滾不等於壞人,是不願被馴服的人。”
06
“好比飛機孤身天際飛”
2010年代起,夏韶聲幾度宣佈“隱退”,卻又幾度復出。
原因很簡單:他實在太難割捨那把吉他,那些老歌,還有那些願意聽他唱歌的人。
他唱《空凳》的時候,臺下不少人紅了眼眶。

那首歌寫的是一個人對逝去親人的懷念,但對他來說,更像是對一個搖滾年代的緬懷。
“以前我一唱完,兄弟們就在臺下喊‘Encore’。現在他們很多人都不在了。”
那些年唱片公司的黃金年代早已不再,樂壇變成了流量與快餐文化的賽場,但夏韶聲堅持不變。
演出現場,他永遠是一件黑T恤、老吉他,站在舞臺中間,一聲“大家好,我是夏韶聲”,然後一首老歌接著一首老歌。
哪怕觀眾一半是白髮、一半是陌生,他也照唱不誤。
他說:“有人願意聽,我就願意唱。”

這份固執,讓他成了這個時代少有的“真正的老派歌手”。
他的音樂沒有花活,只有滾燙的人生。
07
“永遠永遠永遠不放棄”
73歲的夏韶聲將於今年8月,在香港紅館舉行《LAST SUMMER》演唱會,為他的音樂生涯的作告別。
他說:“從前我唱歌沒人聽,現在唱歌還要搶票,我知足了。多謝大家撐我到最後。”
搖滾不死,只是換了形狀。
那是他送給自己的註腳。
從木屋區小子、洗碗工、紮鐵佬,到吉他手、樂隊主唱、唱片歌手、御用反派,再到紅館謝幕的“香港搖滾之父”。
▲2007年,《夏韶聲諳v演唱會2007》,夏韶聲在翻唱梅豔芳的《似水流年》時,回溯一路品過的艱辛,憶起香港樂壇上的一眾夥伴,情緒幾近失控
一路走來,他從沒順風順水,卻依舊未改變方向。
當年他唱歌,是喊給生活聽;現在他再唱,聽眾聽到的是一種沉甸甸的堅持,一種老派的、血肉的、真實的男人味。
時代變了,搖滾在香港也幾乎成為了絕響,但夏韶聲還在。
不需要誰替他鼓掌,他自己,就已經把這輩子唱成了一首最硬核的歌。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
等比高畫質復刻,宛若真跡
集齊10幅傳世名畫,攬盡5000年東方藝術
一次收錄中國十大傳世名畫:
《清明上河圖》《千里江山圖》
《步輦圖》《富春山居圖》
《五牛圖》《百駿圖》
《洛神賦圖》《揮扇仕女圖》
《漢宮春曉圖》《韓熙載夜宴圖》



特邀故宮退休修復專家全程監製,且不惜花費重金,採用與文物同源珍稀材料。

博物館/級儲存工藝,百年不褪色。每幅傳世名畫都經過權/威機構色準認證,目光所及,歎為觀止!

全球限量編號發售,每一套都配唯一收藏證書,升值空間無可限量!
現在下單,隨贈一副輕薄白手套,既能防指尖汗漬沾染絹絲,又護畫心彩韻久存,細節處皆是惜物之心。

原價1888元,
現粉絲特惠:只要499元!
限量100套,先到先得
點選下圖,馬上擁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