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曉芳 殷盛琳
編輯 | 王珊瑚
萬物皆可拆
凌晨2點,700多人還遲遲沒有睡去,他們出現在同一個直播間。
直播畫面裡是一位長相甜美的女主播,但鏡頭焦點在她飛速動作的雙手上,容易磨損的小拇指纏繞保護膠帶,熟練地重複同一套動作:一隻手清點小馬寶莉卡牌盲袋,另一隻手乾脆利落剪開,倒出一沓卡牌。
幾十張卡牌像流水一樣從主播手上滑過,每個人的運氣也在此刻揭曉,如果沒能拆到好卡,主播會甜甜地鼓勵一句,“寶寶再接再厲哦!”而一旦稀有卡片出現,整個直播間都會亢奮起來,主播聲音高昂,“來一手,恭喜寶寶!”“哦呦!雙爆!恭喜寶寶!”旁邊的幸運鈴被急促摁響,清脆的聲音不斷挑動耳膜和情緒。
彈幕翻飛,“吸歐氣”“這個有點牛”“666666”,不斷有新人入場,詢問玩法,或者不時催促,“前面幾單?馬上能排嗎?”
46歲的Cara曾經也是直播間裡的一員。今年夏天,她迷上了小馬寶莉卡,這原本是她11歲女兒的愛好。女兒去年11月跟著班上其他孩子入坑,半年多時間買了一堆小馬寶莉卡,大部分等級和稀有度偏低的“普卡”被胡亂塞進抽屜,只有精美又稀少的卡牌有資格被女兒珍重放進隨身攜帶的卡冊裡,能隨時向同齡小夥伴展示。
5月底,幫女兒整理卡牌時,Cara突然覺得小馬寶莉卡製作得挺好看,“每天晚上陪她一起看卡冊,說你還差哪張卡,我就開始慢慢抽一點。”

●陪女兒看卡冊 講述者供圖
她不太記得第一次在直播間下單拆卡的情形了,大約是沒拆出什麼好卡,“不過也不貴,幾十塊。”後來工作間隙、做家務時,她都習慣開啟熟悉的直播間,隨手下一單。
“我剛開始玩卡的時候,都跟朋友說我在‘賭博’。”Cara開玩笑地說,“這不是很像嗎?主播拆開之前,你不知道能不能拆到想要的那張卡,確實就是賭運氣。”
根據公開資料,僅在抖音平臺,頭部卡牌公司——生產小馬寶莉卡牌的卡遊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在2024年上半年的銷售額達到2.78億,比2023年全年多了近2億,僅次於泡泡瑪特。除了每個直播間都必備的頂流IP小馬寶莉,各種動漫人物、娛樂明星、熱門綜藝,甚至四大名著、非遺文化,都能做成卡牌直播拆卡。
還有一些拆盲盒直播間裡,甚至出現了拼多多上十元一大把的樹脂小烏龜、做工粗糙的美甲、水果茶、衛生紙、內褲、假睫毛。用不確定性和運氣一包裝,有人戲稱,義烏賣不掉的“醜東西”都能拿來拆盲盒。

●直播間裡的“烏龜對對碰”
深夜,25歲的小白在觀看另一場700多人線上的直播。直播間裡同樣是一雙飛速移動的手,還有一個木質九宮格擺臺以及五顏六色的樹脂小烏龜。主播清點盲袋,撕開,將烏龜擺放在九宮格上。語調誇張的聲音溢位話筒,盈滿房間。
今年夏天,因為奧運冠軍全紅嬋曬出自己的“夜光烏龜大軍”,“烏龜對對碰”遊戲出圈。這個夜晚,被幾百人圍觀的“運氣遊戲”正式開場。遊戲規則相對簡單,在下單時選擇一個“幸運色”,如果拆到相同顏色的小烏龜,或者拆到幸運色,就可以加拆一包。直到九宮格上的小烏龜不再有重複的顏色。也可以十來個人組團拆,能加拆幾包取決於彼此的運氣疊加值。
最歐的是“清檯”,九宮格因為“對對碰”而清空,直接可以加拆5包。在她觀看直播的那晚,只出現過一次清檯,那單的主人成為當晚的“歐神”,公屏上不斷重新整理著留言,“吸吸歐氣”“羨慕哭了”“吸吸吸吸”。
或許是受到直播間集體氛圍的感染,小白迅速下了一單。
拆到她和團員們那單時,大家在公屏區集體“祈禱”。主播聲音高昂,給足了情緒價值,“一個碰”“兩個碰”“寶寶們又歐中了!”每加拆一包助理就會按下“幸運鈴”。小白的心臟隨著鈴聲更劇烈地跳動。那單最後拆出來32只烏龜,整整加拆了19袋。
所有人在公屏上慶祝起來,互相恭喜,好像這個瞬間她們就是世界上最幸運的人。

人人都想賭運氣
卡牌圈裡有經驗的玩家都會說一句話,“你要去拆(卡),不如收(卡)。”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你看中了某張稀有卡牌,最理智的做法是直接去二手市場,收購別人轉手的卡牌,那是明碼標價的。但如果試圖在直播間證明自己的運氣,最後付出的往往會比預想的多太多。
這是他們用金錢換來的教訓。
生活在南京的橘子曾經在一個晚上花光了3000塊。他是一位資深二次元,最早收集《名偵探柯南》、《火影忍者》等動漫IP的徽章、人物手辦,2020年左右開始收集卡牌。

●橘子收集的名偵探柯南卡牌,卡牌經專業機構評級後,會提升在二手市場的價值。講述者供圖
“激情上頭”的那個夜晚,橘子在直播間拆的是《名偵探柯南》卡牌,他記得那套卡牌裡只有兩張卡位(注:指稀有卡牌數量),“當時一整箱裡我已經讓主播拆了四分之三,發現還有一張卡位沒出,我當時就上頭了。”橘子說,那次他原本計劃只花一千元,“不管拆不拆得到,一定收手。”他最後花了三倍的錢。
“那天晚上我基本沒睡著,一睜眼就想這個事情,我說怎麼就會花這麼多錢?”橘子當時沒多少積蓄,3000元是他轉賣其他閒置卡牌,一點點積攢起來的,“然後一晚上全部砸進去,最後得到了幾張卡,實話講,卡最後算起來可能一千塊錢都不一定有,我的錢就都花光了,飯也沒得吃了,只能回家住。”
那是橘子最後一次在直播拆卡上花那麼多錢,“我去拆就是賭我的運氣,運氣這個東西永遠沒有確定性。”
但他也承認,恰恰是這種不確定性能帶來快感,“花10塊錢去抽一包,抽中一張價值200塊錢的卡,是不是會覺得特別爽?”
事實上,直播間推出的各種玩法都是在不斷增加這種“爽感”。例如直播間都有的基礎玩法“疊疊樂”,消費者購買盲盒卡包,主播代拆,拆出某個卡位就免費疊加一包。“抓小狗”,看卡面有幾隻狗就免費加幾包。
菜菜在今年9月初迷上拆卡,一開始,她只是偶然刷到直播間,覺得拆卡玩法挺刺激,價格也不貴,“花個位數就能拆一包。”拆到最高級別的稀有卡牌——儘管這還是少數情況,或者是玩疊疊樂時多加了幾包,都能讓菜菜高興上好一會兒,“會覺得今天運氣還不錯,就會想再拆一單,感覺有一種賭博的心態,萬一拆到更好的呢?”
菜菜說,一次花29元、19元買卡包,但累積起來一天能花大幾百。前段時間,她計算自己在直播間投入的金錢,大吃一驚,“玩了半個月,我以為就花4千多,統計後都9千多了。”
27歲的小飯在去年10月成為一家直播公司的拆卡主播,度過了8個月的職業生涯。做主播前,小飯是資深消費者,買過很多明星小卡,知道其中的利潤空間有多大。入職後,她發現公司人氣不錯,但本質仍是個草臺班子——在做拆卡直播前,公司主打的業務線是化妝品、服裝、魚竿的賣貨直播。
由於單量大,公司有完整的發貨流程,有專門打單的人、客服,也有專門的打包人員。老闆租下寫字樓的一整層作為直播基地,裡面分隔出許多小隔間。有些面積小的,只有不到10平米,“就是一個小車間”,小飯說。她被分到一個30平米左右的“大車間”,每天需要對著鏡頭不停講話、拆卡7小時。
小飯記得主播崗前培訓的主旨是,說的每一句話都要刺激消費者下單。對待老粉,她一般不會特意維護,“老粉如果今天要下單的話,我會讓他把所有錢都在我這裡給花完,直到他離開我的直播間”。至於新粉,她會不斷丟擲話題,跟具體的人互動,並不厭其煩地重複當天的活動規則,對新人進行科普。
小飯拆的主要是小馬寶莉、迪士尼系列,以及內娛韓娛明星小卡,客單價不高,在9.9元—29.9元的區間。但據小飯說,她直播間的日流水可以達到8千元左右。對於一個新人,這已經是很亮眼的成績了。
小飯當時的老闆腦袋靈光,也有做主播的經驗,經常帶頭更新玩法規則,下面的主播照貓畫虎就好。小飯記得,“拆4選1”、“復活”(如果拆到不喜歡或者重複的卡牌可以上覆活臺,別的顧客喜歡可以直接拍下連結帶走,原主人再重新拆一次)、“對對碰”都是不斷“內卷”推出的新花樣。
無論哪一種玩法,共通的底層邏輯都是利用“人類的賭徒心理”。小飯說,類似於大家花同樣的錢去開一個大獎,也許你只拿到5塊錢保本的,但也可能是拿到500塊錢的獎品。慾望推動玩家不斷參與遊戲。另一個技巧是,在賬號主頁發那些特別歐的玩家的“高光時刻”,“讓人感覺好像大家都能抽到,但實際上這個東西量很少。”
幸運的始終是少數。

●拆卡直播間

拆卡的價值止於謎底揭曉時刻
小飯觀察過自己直播間後臺的使用者畫像:大部分是19歲到25歲之間的年輕人,以二線城市使用者為主。因為所賣卡包客單價不高,大額消費的顧客幾乎沒有,但她聽說,朋友的直播間有人一晚上就玩幾千或者幾萬的卡。
她有時在想,也許別人玩個5萬塊錢,就像我們花50元那樣輕鬆;也許對方也沒有錢,玩幾千塊,其實月收入也只有幾千塊。“你永遠不知道你直播間那個人收入多少,”她說,“現在生活壓力都很大,你消費了,別人還老闆老闆地叫你,然後在直播間倍有面兒,他就一直下單,爽到了。”
每個人來到直播間的理由都不一樣。河南周口一位10歲女孩試出了親人的賬戶密碼,在直播間花了近六千元,女孩說自己瘋狂買卡的原因是,班上“高階卡就和高階卡的人玩,低階卡就跟低階卡的人玩,想跟他們高階的人玩”。
有人看重的是直播間的情緒價值,一位玩家常常在失眠時點進拆卡直播間,無論多晚,直播間裡總有人遊蕩,遇到人少的時候,主播還能一對一陪聊。她常常會下一單,像是付上一筆診療費。
一位女士最痴迷直播拆卡的時候,正面臨裁員危機。她拆5元一包的三麗鷗卡牌,端盒(直接購買一整套卡牌)只要一兩百元,拆出隱藏款的機率就能大幅上漲。無法左右工作結果,好歹她還能掌控卡牌結果。
也有路人發出疑問,一張小小的卡片到底有什麼價值?曾經有玩家在“烏龜對對碰”直播間買了18包,最後拆出來111個小烏龜,彈幕區人人高呼“王八女王”,“歐是真的歐,但除了得到一堆塑膠小王八,好像又沒什麼用。”
但對聚集在直播間的年輕人來說,非要為所有事情賦予價值和意義是無聊的做法,求好運、解壓的必要性遠遠大於物品的實用性。
在小白看來,塑膠小烏龜的價值在主播解開謎底的時刻就結束了。她一度已經忘了這件事,直到她在一堆快遞盒子裡拆開那32只烏龜,它們雜亂堆疊在一起,被廉價泡沫袋包裹著,比想象中輕很多。她拿出幾隻細看,發現有烏龜的眼睛已經脫落,另一隻則少了一條腿。離開直播間的打光與濾鏡,烏龜的顏色顯得更深、更鈍。
它並不美觀,也沒什麼實用性,她將烏龜們匆匆塞進了日常看不見的角落,再沒開啟過。

●小白收到的烏龜 講述者供圖
在直播間的粉絲群混久了,小白知道好幾位老顧客都是寶媽,每天要忙完家務,哄孩子睡著後,才能有空閒開啟直播間抽盲盒。有人在群裡和人溝通換款時消失了一陣子,再出現時,很抱歉地說,剛才孩子醒了,去給娃衝了杯奶粉。更多的人是上班族,觀看直播,抽盲盒,已經成為她們日常裡的一部分。偶爾主播停播,她們會在群裡問,社畜剛下班,今晚還能等到“電子榨菜”嗎?
今年年初,小馬寶莉卡火遍各大中小學時,抖音在2月釋出了《關於直播間拆卡涉賭專項治理公示》,表示發現部分直播間拆卡存在涉賭行為,比如誘導消費者繼續加包等,平臺將進行專項整治。各個拆卡直播間也總會擺上“未成年人禁止下單”的牌子。
某種程度上,一些拆卡直播間的確帶有博彩色彩,拆卡更像刮彩票,用小錢賭運氣。
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拆卡直播間,以及類似的“烏龜對對碰”火了。2022年彩票銷售資料大漲時,《國家彩票》雜誌曾發文《經濟越不景氣,彩票越受歡迎?》,其中提到:消費者在縮減較大支出的同時,較以往更加希望用“小型娛樂活動”來犒賞自己……彩票在帶來期待的同時,也讓人們擁有了一個”逃避現實”的空間,在現實不盡如人意的時候,這種功能顯得格外重要。

像流星一樣消失的樂趣
Cara在陸續轉賣手上的小馬寶莉卡牌。幾個月過去,在拆卡上花了三萬五左右,她和女兒都漸漸對此失去興趣,“我女兒開玩笑跟我說,媽媽你成功用錢打敗了我的興趣。因為我已經買得太多了,我什麼卡都有了,沒有收集的慾望。”
她關注的直播間還在不斷提供新的玩法,有時主播也會招呼她,要不要來一手試試運氣?她沒多大波動。
一次轉手卡牌時,一位小朋友給她寫了長長的一封信,信裡寫道:祝姐妹天天開心,在自己熱愛的世界中閃閃發光。Cara很感慨,“說實話,在我們這個年紀很難得再找到一個你比較喜歡的東西,願意沉浸一段時間。我還能花錢買一個經歷,我就覺得在我中晚年的時候,還是蠻好的。”

●Cara和女兒拆出的小馬寶莉稀有卡牌 講述者供圖
橘子如今偶爾還會在直播間下一單,就像另一些年輕人路過彩票店,會花上一點小錢買一張刮刮樂一樣。但他說,自己對消費結果其實已經不抱任何期待,“我不在乎我能拆到什麼樣的卡位,純粹是拆的過程還能讓我開心,我還享受就OK了。”
做主播的8個月裡,小飯幾乎在過一種晝夜顛倒的生活。她一般凌晨1點下播,直播間的地面上已經堆積厚厚一層塑膠卡袋。回到住處,刷一刷手機,每天睡覺時要4、5點鐘。疲憊與麻木是不可迴避的感受。
在這樣的時刻,她也會為自己尋找提供情緒價值的去處。遇到喜歡的IP出新品,她會去看別的直播間有沒有賣。作為消費者,小飯判斷要不要下單的方式也是相似的,“看你這個直播間是不是提供給我一些很好玩的玩法,或者那個裡面很熱鬧,大家都在玩,我覺得那是我花錢的理由。”
而不再拆烏龜的小白,在社交軟體的演算法推算下,很快又迷上了另一些美麗的手工品盲盒——那些被淘汰的泡泡瑪特玩偶成為水杯、鬧鐘、包包、手機背夾的裝飾。
小白在不知不覺間下了很多單。最“上頭“的時刻,她打算收集所有顏色的手機背夾,以及所有款式的手鍊。很快,買來的包掛、手機背夾、長短不齊的鏈子塞滿了一箇中型儲物盒。同事們不理解她的沉迷,閒置的塑膠小烏龜也一個沒能送出去。
但某種意義上,這是她在頹喪生活裡能擁有的一點掌控感和新鮮感。過去兩年,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她都覺得彷彿陷入僵局,努力也並不對應處境的改善,自己就像是北方隆冬裡被凍在水缸的魚。
因為工作原因,小白見過不少自以為對潮水的流向相當敏銳的聰明人,他們說很後悔沒有躺平,也許那樣就可以躲過樓市的衰落,首付款不會煙消雲散。在這樣的頹喪裡,她習慣沉浸在虛擬世界。遊戲、電影、一個又一個拆卡直播間,藉此捱過失眠的夜晚。
但幻象被戳破同樣輕而易舉。一次她搶購了盲盒手機鏈,直播時發現,她的那款手機鏈變成了“福利款”, 比正常DIY的鏈子還便宜一些。她找到客服,對方辯解開播時已經提前告知,只是她沒有聽到。等她再次開啟直播間,發現自己被拉黑了。
她說也許是那家店提醒了自己,那只是一種虛假的平靜,只是商業邏輯的一環,沒有供人躲藏的遊樂場,網路只是現實世界的延伸。
在直播間抽東西的樂趣像流星一樣迅速消失了,她再也沒有下過單。一天午後,她開啟軟體,在關注列表裡取關了那些直播間。
(文中講述者為化名)
版權宣告:本文所有內容著作權歸屬極晝工作室,未經書面許可,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形式使用,另有宣告除外。
– END –

